第一卷_第258章幼儿园 - 薪火 - 慕十七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薪火 >

第一卷_第258章幼儿园

“许泽禹,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到这里来,两个月的时间都不到,你整个人就像是脱胎换骨了一样。”翁思李眼睛里面全是赞许。“那你觉得,我这种改变好不好?”许泽禹冲着她眨了眨眼睛,满是期待的开口问道。

“好,就是有些傻,不过我倒是挺喜欢的。”

“翁思李喜欢我了,真好。”许泽禹一把抓住她的手,高兴地喊道,恨不得能够让所有的人都听见。

翁思李任他抓住自己的双手,并没有像以前一样抽回,脸上笑容温和的同时,又带着一丝不易让人发觉的温情。

许泽禹并没有发现,而是自顾自的继续说的:“以前我一直以为很聪明,不管做什么,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既得利益。

可是到了这里,我发现了有比争强好胜。更能够证明自己的方式和方法。

上海的繁华和进步,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根本就不敢停下来,浏览一下周围的风景,只能一味的向前走,生怕落后了他人一步。

同大里面,更是所有的人都在为着梦想目标进行着奋斗,操心生计是一回事,可迫切的想要出人头地才是所有人的共同目标。

可是在这个地方,不管是交通教育,还是经济发展,都落后的太多太多了,我们站在这一片土地上,身上带着天生的优越感,更能够静下心来,去看看这人生百态。

有多少人为了一日三餐,家庭生活操持,拼命的努力,且不够一家人糊口。

就这么一点点学费和生活费,都有好多家庭拿不出来,十四五岁就辍学在外面进厂上班,少得可怜的工资却成了他们的希望。

十万块钱不到的医疗费用,居然可以把一家人逼到绝境,这是我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的问题。

我总觉得钱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可是我发现,好多人想要挣钱都是非常困难的。”

“是啊!咱们俩不但接受了好的生活环境,还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很多东西不用努力,就可以唾手可得。

而有的人,拼了命地去奋斗,最后也只能图个温饱,这就是差距。

大城市和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不只体现在经济上面,还体现在了教育上面。

因为经济落后,所以导致了教育落后,因为教育落后,同时也导致了经济落后。

这就是一个死循环,如果不从中破出来,双方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翁思李说到这里的时候悠悠地叹了口气,忽然抬头望着许泽禹,开口问道:“你说,我要是毕业之后选择回到这里来,能不能对这里做一些改变?”

“你想多了,咱们的能力,最多也就是资助一下几个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李庄不缺老师,缺的是教育资源,这些东西并不是我们拥有的。”

许泽禹将那一张欠条重新折好放回钱包里,继续开口说道:“我知道你让我保存着一张借条的用意,你对赵家的夫妇还是带着不信任。

有了这张借条,往后如果他们再想打赵同学的主意,也可以借用债主的身份,对照同学做一些适当的保护。”

“确实有这个意思,但最主要的是,我觉得应该对赵同学制造一些压力,我并不希望看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情发生,我只盼着她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寻找到属于她自己想要的生活。”

翁思李说完之后摇了摇头望着外面明媚的阳光说道:“你下午有空吗?不如我们去镇上转转。”

“你不用午休吗?”

“用不着,上周接到了奶奶的来信,说秋天到了,让我拍一点李庄的秋景给她寄过去。

特别是她以前的故居,也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

翁思李带着几分期待的说道,许泽禹应了一声好,翁思李立马拿出了许久不用的相机,锁上了房间门,两人出了学校,按照翁奶奶给的地址方向,一路按照门牌号进行寻找。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时间,地方是找到了,可翁奶奶所说的张家大院却没了影子。

翁思李看着这一所名叫小星星的幼儿园,又仔细的核对了一下他们上面的门牌号,确定自己并没有走错。

“要不,我们找个人问问这里是怎么回事?”许泽禹带着几分试探性的问道。

“不用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肯定是应该有所变化的。”翁思李通过铁门缝隙,看着里面的布局和摆设,显然这是一家设施看起来不错的幼儿园。

园区的墙上,还画着一些好看的卡通图片,木马,滑滑梯这些简单的设施,仿佛能够让人看到小朋友们在上面玩乐的样子。

“我觉得,咱们应该找人问问,这个地方现在是属于谁的,毕竟翁奶奶才是这一处的主人。”

“五十几年的时间,就算这里曾经是奶奶的家,但现在奶奶的家在上海。

就算我去问了,我也拿不出证据证明,一个同大的高才生,一辈子不曾还乡,不管是什么样的理由,都会让人觉得有些忘恩负义。

幼儿园挺好的,我想奶奶也会很高兴,这里能够物尽其用。

以前这一座宅子里,就走出了奶奶一个人,那是奶奶一辈子的伤痛。

可现在,将会有无数的娃娃从这里走出去,他们会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或许其中还会有人,能够进入同大。

无形之中,也是薪火相传了。”

翁思李说完之后,拿出手中的相机,对准幼儿园接连拍了好几张。

因为门是锁起来的,翁思李也就放弃了想要进去看看的想法,临走的时候,还给门栏上面的门牌号拍了一个特写。

“在来的路上,其实我就在想,要是奶奶家的房子还在,我要不要用它来做些什么?

但其实我心里早就有了准备,都已经这么多年了,没有人维护看管,房子也早就腐朽坍塌了。

最好的是,门口的石阶还在,还能从残垣断壁之间,看到一些当年的影子。

我也有在想,或许房子早就不在了,被人进行了翻修,也早就换了主人。”

“你这么一说,变成幼儿园还真是最好的归宿,等到明年六一,咱们买些小礼物,过来送给在你的小朋友怎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