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256章合理的安排 - 薪火 - 慕十七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薪火 >

第一卷_第256章合理的安排

“死丫头,你觉得呢!我跟你爸要是去了省城,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的,你跟着你们老师,我是放心的,可如果你不愿意,就只能让你爸一人带你弟去了。”虽然有了绍清姿的承诺,赵妈妈心里还是有些纠结,不只是放心不下赵晓沐,还担心多一个人跟着去会多一笔花费。

毕竟现在对赵家来说,缺得最多的就是钱。

“我可以的,咱们学校的宿舍,周末是可以留宿的,饭堂那边也有的向开放,只是你去了省城,家里的鸡鸭就没人照看了。”

赵晓沐倒不担心自己,反而担心家里没人看家,忽然眼睛一亮开口说道:“要不我这段时间申请走读,早晚在家还可以照看一下。”

“等你晚自习下课都十点过了,你一个女孩子这么远的路程,别说你爸妈不放心,我们也不放心。”翁思李连忙开口反对。

“是啊!咱们早读六点半就要开始,本来高三的休息时间就不够,你这一来一回在路上耽误这么长时间,不但会影响到学习,还对身体不好。”绍清姿也开口阻止。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让你隔壁的六婶帮忙照应着就可以了。

你现在什么都不用管,把一颗心放到学习上。”赵妈妈自然也不放心女儿走读,连忙开口说道。

“既然大家都商量得差不多了,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赶快转院,尽早手术。”翁思李连忙开口说道。

赵爸爸点了点头:“我先去问一下医生,咱们现在转院需要做些什么,麻烦大家在这里等我一下。”

赵爸爸说完之后,迅速地去了主治医生的办公室,简单地说了一下自己目前的情况。

主治医生是一个特别热心肠的人,之前就了解到他们家庭状况比较困难,现在听说有人主动,顿时表示为他们高兴。

又主动帮他们联系了省城那边医院自己认识的医生,把这边的情况简单的做了一个介绍,等那边医院同意接收后,才开始协助赵爸爸正式办理转院。

有些手续要到下午的时候才能办,赵爸爸离开了主治医生的办公室,回到了病房,赵晓沐正拿着一本故事书给精神看起来还算不错的弟弟读着。

赵妈妈在帮忙整理病床,收拾东西,翁思李和病房里面另一个病人家属聊着天,绍清姿等人静静地听着。

看到赵爸爸,病房瞬间安静了下来,赵妈妈开口问道:“医生怎么说的?”

“已经开始办了,也联系了省城的医院,等咱们过去之后,做一个全面检查,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马上动手术。

医生说下午三点过这边的转院手续就可以全部办好,我们刚好可以坐四点半的那一趟车去省城,过去了之后直接去医院,李医生的同学今天晚上刚好值通宵。”

赵爸爸说完之后,目光停留在了许泽禹身上,好像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即将就绪,现在唯一缺的,就是许泽禹承诺借的那一笔钱。

心里面不由得有些担忧,这个陌生的老师要是反悔了该怎么办?

许泽禹哪里看不出他的意思,淡淡的说道:“这附近有工商银行吗?我先把钱转给你。”

“有的,出门左转大概五百米左右,我带你去。”赵爸爸拼命的压抑着自己的激动,带着几分卑微的语气说道。

“翁思李,你跟我一起去。”许泽禹说完之后,一把抓住她的手腕,拉着她跟着赵爸爸出了医院。

三人来到了银行,许泽禹填写了转账单子,当着赵爸爸的面,率先转了十万到了赵爸爸的存折里。

然后又拿了一张单子,在后面写上的学校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合着那一本折子一起递给了赵爸爸。

“我先转了十万给你,你到了省城那边,如果不够的话再给我打电话。

你只管放心大胆的给你家孩子治病,费用方面你不用担心,如果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一定得记得第一时间跟我们联系。”

“谢谢,谢谢……”赵爸爸双手接过存折和电话号码,冲着许泽禹深深地鞠了一躬,高高大大的汉子,一双眼睛里面饱含泪珠。

许泽禹双手将他扶正,赵爸爸把存折和电话号码装进了上衣的口袋里,沙哑着声音对许泽禹说道:“许老师,翁老师,麻烦你们先等我一下。”

许泽禹和翁思李看着他转身去了咨询台,拿了一张白纸,借了一支笔,在上面写写画画了好一会儿。

期间好像还遇到了几个不会写的字,虚心的向着咨询台的工作人员求助。

过了大约五六分钟,赵爸爸脸上带着一丝释然的笑容,向许泽禹走了过来。

伸手将手中的a4纸递给了许泽禹,许泽禹看着上面欠条两个字,立马对眼前的这个男人刮目相看起来。

“许老师你放心,这笔钱我一定会还给你的,只是可能得求你多宽限一些日子。”

“不用”许泽禹把他的手给推开,开口说道:“之前只是单纯的想要帮助赵同学,让她能够顺利地参加完高考。

可在了解了你们家的情况之后,发现你们并不像外人口中所说的那样的无情无义,相反还是一对非常不错的父母。

这一笔医疗费用,从一开始我就打算资助的,你们只管放心治病,用不着还了。”

如果说之前,有多觉得赵家父母可恨,那么现在,就有多觉得赵家父母可叹,纵然行为不可取,可那也确实是迫不得已。

钱是许泽禹的钱,翁思李并没有发表意见,只是静静的看着他处理,只觉得眼前的男孩,真的在这一段时间里面成长的特别的快。

这样的慷慨侠义,是以前在上海根本就看不到的,最主要的是,同样是扶贫救助,自己却得靠奶奶,而人家用的却是自己挣的钱。

翁思李眼睛里面充满了自豪,颇有一种吾家少年初长成的感觉。

赵爸爸惊讶地看着手中的借条,今天这10万加上昨天的2万,整整的十二万,自己这一辈子加起来挣的钱,恐怕都没有这么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