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267章重整气势
等把每一科的成绩都进行了一个复盘之后,又有同学把话题带回了原点。翁思李虽然对学习作战计划有了一些调整,可这一场输了赌局,确实让班上的士气受到了打击。
为了鼓起大家的士气,翁思李只得再次开口说道:“十一月马上就到了,大家有没有信心再跟四班较量较量,如果咱们这个月赢了他们,老师请大家吃烧烤的承诺还依然算数。”
“干,一定得干”萧恕是第一个举手赞成表决的。
“我们都已经从学校年级倒数第一名冲到了第三名,还有什么不能冲的?”
“我觉得其实我们占了大便宜,因为我们平时的成绩比较差,所以我们的进步空间比其他班上要充足得多。
虽然不能一下拿下第一,可就目前这个成绩,我妈中午给我送饭过来的时候,我都看到她激动地流眼泪了。”
“我也看到了我也看到了,徐峰妈妈高兴地直接大声吼了起来,说这几个星期的回锅肉没有白炒。”
坐在徐峰旁边的同学,因为跟他一起出去拿菜的原因,刚好看到了那么一场充满着喜剧和感动的一幕。
“你别乱说,我妈才没吼!”
这样的否认不但没有让同学们相信,反而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吼了就是吼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又不止我一个人在那里看到了,罗玲也在咧。”
“我没有听到,不过我倒是听彭松奶奶说,家里面还有十几只鸡,以后每个星期给你杀一只,但你成绩要是敢下降,就不杀鸡直接杀你了。”
罗玲很少用这种开玩笑的语气说话,再一次引得班上的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
这样的气氛和刚刚走进教室的时候完全形成的鲜明的对比,翁思李也明白之前的那一场家长会,多少还是有了成效。
把学生们留在学校学习,让家长们偶尔送点吃的用的过来,他们之间的感情反而也跟着更进了一步。
就在大家欢天喜地地讨论着各自的家长送东西过来的时候的样子,教室门口出现了许泽禹的身影。
翁思李冲着他微微的点了点头,许泽禹抱着几箱可乐从外面走了进来,直接放在了讲台上面的桌子上。
学生们发现他后,又再一次安静下来,定定地看着讲台上面的可乐。
许泽禹再一次退出教室,又搬来了两箱,翁思李这才开口说道:“虽说咱们这一次输给了四班,但咱们班上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烧烤就留在下次赢了之后再吃。
今天老师请你们喝可乐,管够,每人可以拿两瓶。”
“两瓶怎么管得了够,我至少可以喝八瓶”有比较喜欢贫嘴的学生,连忙开口说道。
翁思李笑了笑:“好啊!你现在过来喝八瓶给我看看,你要是真能够喝完,我送你一箱。”
“能不能拿回宿舍慢慢喝?”
“要是可以拿回宿舍,我还能喝两箱呢!”
教室里面的气氛再一次活跃了起来,翁思李招呼着几个班干部把可乐分发下去,这一节课就在大家有说有笑之间过去了。
接下来的课是其他老师,翁思李在铃声响起来的时候,便离开了教室回到了办公室。
江尧同样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高兴的说道:“这周星期六上午,我要带我们班上的同学,去走一遍同大路。”
“同大路?有这一个路吗?”翁思李疑惑不解的开口问道。
“我之前和学生们约好,要是咱们这一次的月考胜过你们三班,就带他们出去秋游。
我也了解了一下这附近的几处景点,好一点的地方我又买不起门票,差一点的地方学生们也不见得喜欢。
最后我就想了一下,不如咱们把秋游当成游学,带着他们去真真正正的体会一下风骨之下曾经发生的地方。
用老一辈的学术思想,点燃他们的热血,让青春能够让烧得更绚丽一些。”
“这主意听起来非常的不错,要不我们三班也加入吧!
咱们之前一起表演节目,一起游学,一起努力奋进,岂不更好。”
翁思李说到这里的时候整个人眼睛都亮了,这原本就是一个好的不得了的主意,自己之前就萌生的想法,不过想着安排在寒假。
可听江尧这么一说,不如借着风骨之下的热度,再让学生们加深印象。
学史可以让人明智,这里的历史,却更能让学生们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
“好啊!我还在想,虽然跟你在一起,已经了解了不少李庄文化,但想要胜任这些本地学子们的讲说老师,我底子显然还是薄弱了一些。
如果有你加入,更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最好是把绍老师,许老师都给带上。”
“为什么不把我也带上,之前为了排好节目,我已经错过了你们好多精彩的活动,这一次无论如何也不能把我落下,好歹我也是风骨之下的总导演。
不敢说非常的了解李庄,但经过我排练出来的节目,已经顺利的拿到了国庆最佳文艺节目一等奖,就在刚刚,我去校长办公室领取了奖状,市教委颁发的。”
陈雪手里面拿着奖状和一个鲜红的证书,兴高采烈地从门外走了进来,脸上的笑容比刚到李庄的时候不知道要真诚的多少倍。
“这么厉害”翁思李伸手接过她递过来的证书,翻开之后看着上面的内容以及市教委那边的公章,直接拉过旁边的绍清姿:“你快来看看,这个公章可是很有含金量的了。”
绍清姿看了一下上面的内容,又看了一眼陈雪手中的奖状,高兴的说道:“果然有付出就有收获。”
“那当然,你不知道我排练的有多用心,如果不是因为时间不够,咱们一定能够做得更加完美。”
陈雪还是有些遗憾,毕竟手底下的这些学生并不是专业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舞台,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达到陈雪心目中的要求。
“等咱们回了上海,再组织同学们,来一个同济大学的风骨之下版本,效果会不会更好?”翁思李突发其感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