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63章要学会控分
“条件很简单,就是你们的平均分在达到年级前五时,每次的平均分数必须高于上一次的成绩才能作数。”绍清姿早就在心里做好计划,此刻教室里面的情况几乎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所以语气也变得更加笃定平稳起来,再也没有之前的紧张了。“每一次都必须多,也就是说就算我们考到年级第五名,平均分数比之前的一次考试要差,哪怕是差零点五分也等于没有过关?”
有反应比较快的同学,立马把她的这一段话进行了解析
绍清姿点点头开口说道:“正是如此”
“这根本就不可能完成,成绩肯定是有上下浮动的,不可能一次比一次多,你这个附加条件,根本就没办法成立。”
“就是,就算是一班的学霸来,也做不到每一次考试的成绩,都比上一次高,起起伏伏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儿,你这分明就是给我们画饼,让我们看得到而吃不到,然而借这个机会,来理直气壮地要求我们刷题刷卷。”苏素站得起来,义正言辞地说道。
“对,我也反对,这样的附加条件,明摆着就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根本就没有人能够做到,”
各种各样反对的声音陆陆续续地响了起来,就连翁思李也觉得,按照三班以往的水平来看,这学期要是能够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五,这已经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
绍清姿后面的这一个附加条件,别说以三班现在的水平了,就是自己也没办法保证每一次考试的成绩会比上一次多。
忍不住有些担心,这件事情该如何收尾,作为老师,如果第一天就出现妥协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就会有更多的妥协出现。
“大家安静一下,我非常愿意承认你们说的有道理,但我也有我的道理。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原本用不着我在这里给你们讲道理,但我今天就破例跟你们讲讲。
画的饼不一定不能充饥,你要是有本事把饼给画好了,让它拥有了足够多的价值,自然而然就能解决你的温饱。
望着杨梅肯定是不能止渴的,那你为何不试着自己上去摘,或许有人会说这个典故里面根本就没有梅林存在,那你为何还要在那里望?
有那个望功夫,不知道自己去种杨梅吗?只要肯勤快一点,别说杨梅啦,李、梨、橘、这些东西都跟着种出来了。”
“这两个成语还可以这样解释?”
三班的小伙伴们再一次被惊呆了,确定这是语文老师,莫不是庄子化身到此逍遥游来了?
“虽然说我的附加条件看起来确实比较难,可我的目标定得也不高啊!只要比上一次多,十分二十分是多,零点五分也是多呀!
我知道你们心里面是担心,有的时候试卷的题比较简单,有的时候试卷的题会比较难,这里面也有运气的成分在,也就是因为有这个成分,所以才不好控制。
其实只要咱们底子好,上课认真听讲,学会抓重点,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难易之分了。
当然,大家也可以试着计算控分,反正我在上高三的时候,基本上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成绩的。
至于计算整个班级的控分,这项技能可能有些难,具体怎么操作我也不知道,就靠大家的聪明才智了。
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也没关系,就当我从来没有提议过,反正下一节课也是语文课,那咱们从现在开始就可以进行摸底考试了。”
“你真的可以控分?”很少说话的萧恕,激动地举手问道。
绍清姿点了点头:“我上高中的时候,学校里面的奖学金制度比较奇葩,不但按照年级排名来决定,还不能比上次考试的成绩差。
所以为了拿到奖学金,我在高一的时候就学会了控分,每一次考试的成绩,必须控制到比上一次多0.5分这一条线上,因为这样,才会保证下一次能够顺利地得到奖学金。”
“怪不得能够考上同大,这本事也实在太厉害了吧!”
“胖子,你先醒醒,她那是个人控分,可她跟我们定下的规定,是要我们学会整个班级控分,而且他是为了奖学金,我们却没有实质的奖励。”
周良一句话,就直接把不少正在崇拜之中的同学惊醒,大家伙儿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如果说单打独干,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自己清楚,可要整个班集体一起,总免不了有些人有其他心思。
成绩好的同学,有人担心受到了拖累,有人却觉得无所谓,不管老师布不布置刷题任务,为了能够高考有个好的成绩,自己也会拼命的刷题。
成绩差的同学,心里面其实也想有所进步,可又怕成为了其他同学的后腿,但又希望可以少考点试,简直就是左右为难的很。
“我可以给时间给大家先考虑清楚,毕竟这个事情,是需要整个班级所有人同意才能进行的。”
绍清姿觉得双脚有些发软,拿过一旁的凳子放在讲桌后面坐下,假装低头翻看着教案,其实则在偷偷的打量着班上每一个同学的神情。
第一次发现,坐在讲台上面真的可以将下面的情况全部看到眼底,甚至有个别同学躲在书本后面搞小动作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偶尔和翁思李目光相对,微微一笑便能洞悉对方的心意,对付这些年轻气盛的孩子,首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得比他们有耐心。
窃窃私语的讨论声一直都没有停过,见两位老师都没有阻止,学生们也就没有了顾忌,声音越发大了起来。
“或许可以试试!反正也没什么损失,至少可以免了这个月的大小考。”
不喜欢考试的同学,立马表示赞同。
“萧恕,你能控分吗?”苏素激动地开口问道。
萧恕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从未试过。
“方玲,你呢?”苏素虽然有些失望,但又忍不住问起了班成绩时常排在第二的方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