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76章奇怪的变化
萧恕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翻阅着手中的试卷,静静的看着每一年试题之间发生的变化,总觉得越在后面试卷上面的文字就变得越多了。“萧恕,你就是不信任我,我黄磊说话一言九鼎,根本就用不着签协议。”
“君子之义,呈于纸上才会更加的光明磊落。”萧恕头也不抬地开口说。
黄磊知道,这个协议自己要是不签,萧恕是绝对不会答应的,没好气的开口喊道:“我签,你写。”
“我很忙,你写好再给我,内容就是刚刚你口中所承诺的。”
萧恕根本就舍不得放下手中的高考卷,正在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进行着对比,想要从自己的直观判断中分辨出地方与地方之间的难和易。
“我写,我现在就写”
大概是为了表示自己想要认真学习的决心,黄磊回到座位上迅速地扯了一张纸,在周围同学们的注视下写起了协议。
大概两分钟左右,拿着那一份协议,大摇大摆的走到萧恕面前,重重地往他面前一拍:“签吧!”
萧恕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淡淡地开口说道:“格式不对,重写。”
“……”
黄磊忍住即将破口而出的脏话,咬牙切齿地一把抓起协议,早自习的铃声却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
课堂上面的情况翁思李早就尽收眼底,但她却一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对于萧恕的所作所为,翁思李忍不住默默地给他点了一个赞,这小子实在是太能了。
“自觉自习,聊天的时候尽量把音量放小一些,千万不要吵到隔壁班同学学习了,上午有个会,我可能得迟一点回来。”
说完之后,站了起来转身离开了教室,还不忘给他们把门关上。
“……”
学生们望着空荡荡的讲台,面面相觑起来,记得以前老师离开课堂的时候,叮咛的话语都是这样的:“不许聊天,不许说话,早读是一天记忆细胞最活跃的时候,可不能白白地浪费掉了,我现在得去开会,你要是被我知道谁开小差,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还是第一次,遇到有班主任老师,提醒大家聊天声音小一些,不要吵到别人的。
“早自习可以聊天?”
周良不确定的声音在教室里面响了起来,回过头看了一眼坐在身后的黄磊,黄磊却直接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开口吼道。
“聊你个头的天,给我好好的早读。”
“……”
周良就像是看陌生人一样死死的盯着黄磊,这家伙什么时候这么爱学习?
眼睛里面的疑惑还没有得到答案,耳朵里面就传来了黄磊那中气十足的朗读声。
这家伙居然在背英语单词?周良感觉到自己一大清早就见了鬼。
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在继续发生:“萧恕,这句话的句式,你可不可以给我讲讲?”
萧恕放下手中的书册,回过头看了一眼他手指的那一排句子,低声给他讲解了起来。
周良只觉得有些不忍直视,总想要问个清楚,黄磊是不是什么时候受了刺激?
坐在他旁边不远出的胖同学,轻轻的扯了扯他的衣服:“别东张西望,好好的早读?”
“你们一个个,这是怎么了?”
周良看着那些平时跟自己插科打浑玩的哥门们,居然一个个的都在埋头读书,甚至还有一些人一大早的在刷习题。
感觉到这已经不是三班了,不过才短短一个晚上的时间,怎么一个个都像是脱胎换骨了一样。
“昨天黄纪跟我们几个开了个小会,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要努力学习不要拖班级的后腿,无论如何,都要先达到语文老师定下的标准。
我们大家伙觉得,不如就拿一个月来试试,要是真的能够有所进步,那咱们就坚持下去,要实在进步不了,反正我们也已经努力过了。
你说我们当初费尽千辛万苦考进高中,不就是为了想要考一个好一点的大学吗?
之前浪费的那些时间也就罢了,现在好不容易来了两个对我们比较上心的新老师,干嘛不按照她们的说法试试呢?万一一不小心成了,不说一本二本,就是考个三本,那也不是我们赚到了吗?”
“胖子,你们开小会,为什么不叫上我?”
周良觉得自己已经被组织抛弃了,平时大家商量干什么坏事儿,自己总是头一个出头的,怎么现在改邪归正,居然也没有人拉自己一把。
伤心,委屈,难过……各种的情绪不断浮现,耳边却响起了胖子低声的解释:
“你又不住校,一放学就回家了,我们到哪里去找你开小会。
原本今天早上是想要告诉你的,可你丫的居然踩着早自习的铃声进教室,我能怎么办?”
“胖子,你们就不能下课再聊天?”
黄磊刚刚把那几句话的句式给弄清楚,此刻学习的劲头正足,见前面的那两人还在窃窃私语,连忙开口呵斥。
周良只得隐藏起心里的疑问,跟着胖同学一起翻开了课本,这是近一年多以来,第一次认真地参加了早读仪式。
翁思李和绍清姿结伴来到了会议室,会议室里面已经坐满了毕业班的老师。
罗询把他们带到最前面坐下,等到所有的支教人员全部到齐,学校的领导这才宣布会议开始。
首先自然是隆重的介绍同济大过来的支教老师,以及它们担任的班级学科,和主要负责的各种工作。
接下来就是向他们介绍,高三的各科老师,让大家彼此熟悉方便以后工作合作。
翁思李因为昨天在课堂上面呆了差不多一天时间,三班的其他任课老师几乎都已经见过了一半。
等到做完了双方的介绍,校领导开始对刚刚离开的这一届毕业班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现场分析。
还专门做了一份近五年来李庄中学的高考升学率的图表,给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发了一份,然后针对这附近几所比较不错的中学进行了一番优劣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