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104章公平公正
“韩老师的意思是说,翁老师一年以后也会离开我们学校,回去上海?”有学生开口问道,韩晶将目光移翁思李,这样的问题,自然得让她本人来回答。
翁思李点点头说道:“我希望咱们班上的同学,到时候能够跟我一起去上海,上海不只有同大,还有交大,都是一流的学府,值得你们选择。”
“翁老师说笑话了,我们是什么水平我们自己清楚,如果真的走了狗屎运,能够混一个差不多的本科,对我们来说那就是烧高香了。
不能因为你是同大来的,你带了我们一年的课,我们就都能考得上同大吧!”苏素语气里面带着淡淡的讽刺,又有几分自暴自弃的样子。
“哦!对了,我这里有一个问题,还希望翁老师能够帮忙答疑解惑?”
苏素望着翁思李,眼神里面透着一丝淡淡的挑衅。
“你说?”翁思李笑道。
“当年同大,在生死存亡之间,得到了我们李庄的庇护,方才平安地度过了那一段战乱的时间,说一句挟恩图报的话,李庄当地对当年的同大犹如再造之恩。
我就想问一下,咱们李庄的学子报考同大,在录取分数上面会不会有政策性的优惠?”
苏素的话,让整个教室瞬间安静了下来,这个问题和在场的所有高考生们都是息息相关的。
如果能够拿到录取优惠政策,那是不是大家考进同大的希望要比别的学校高上很多?
翁思李并没有立刻回答她的问题,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对于这一个问题,我在高一进学校的时候,就专程问过咱们学校的校领导。”
“结果呢?”翁思李轻声问道。
苏素摇了摇头满是失望的说道:“当然是没有,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同大不是把老师你们给派过来支教了吗,那就证明它已经想起我们来了。
翁老师,你们千里迢迢下江,不会是空着手来吧?”
“……”
翁思李看着苏素,这姑娘表面上是一个好好学生,实际上就是一个刺头。
她提的这个问题并不是知恩图报,而是在离间自己这些从同大过来的老师和班上同学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好感。
要说生气倒是没有,翁思李反而特别喜欢她跳跃性的思维方式,望着她温和的笑了笑:“我记得你上学期的期末考,总成绩应该在380分左右吧!
就算是我真的有权利,给你二十分三十分的优惠,你离同大的距离好像也并不会有什么变化。”
“老师,你不应该歧视学生的成绩。”苏素被说的羞愧难当,却依然理直气壮地进行反驳。
“我没有歧视你成绩的意思,成绩的好坏并不能决定一个学生的前途的好坏,但咱们必须得有个端正的态度。
对于录取分数政策优惠这一个事情,我在来之前有和同大的一位老教授谈起过这个问题。
那位老教授说,李庄对同大的深情厚谊,并不会因为时间的长短而消散,而是早已刻入了同大的骨血里。
同大可以对李庄进行学术支援,进行经济发展支援,但却绝对不能开录取分数政策优惠这样的门。
因为我们是国家的学府,我们要对全国所有的学生负责,让全国各地所有的高考学生都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
这也是我们对李庄的认可,因为我们相信,李庄的孩子想要考入同大,只需要他们自身努力就能够完成。”
“站着说话不腰疼,那么高的录取分数线,那是谁想考就能考上的吗?”苏素小声的抱怨着。
“话也不能这么说,我奶奶就是地地道道的李庄人,同大迁川的时候,正逢她中学毕业。
她参加了三次同大自主招生考试,在最后一次,也就是一九四五年,终于考进了同大刚刚成立的法学院,成为了同大回迁上海的第一批法学生。”翁思李笑着说道。
“那个时候的题肯定没有我们现在都这么难?”苏素总是有属于自己的借口,但却从来都没有正视过别人的努力。
翁思李倒也不生气,继续开口说道:“那个时候的试题难不难我不知道,但那个时候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管你的各科成绩多么的优异,只要你不会德语,他们都不会录取。
我奶奶只是在小镇上的一个乡下姑娘,因为家境比较殷实的原因有幸读完了中学,别说德语了,她连当时流通的官话都说不清楚。
可她经过了自己不停的努力,最后考进了心仪的大学,甚至留校当起了老师,成为了法学院人人敬重的教授。
和你们相比起来,她当初学习的条件,连你们现在的十分之一都比不过,我奶奶只是其中的一个个案,之所以我专门拿出来说,是因为我对她比对别人更了解一些。
但我更想让大家知道的事,当时因为战争的原因,同大招收的学生一大半都是川籍的。
其中最多的就是咱们李庄本地的学生,先辈们在那么困难的时代,都能够考上的学校,你们为什么不行?”
翁思李看着苏素,眼睛就这么直勾勾的盯着她,仿佛想要见她直接给看透一样。
“我……我不知道,反正我读书的成绩就是不好,我也努力了,也尽力了,那分数就是不见上涨,我能怎么样?”
苏素直接破罐子破摔,转身回到了自己座位上坐下。
翁思李抬头看了一眼周围围观的同学,上课铃声再一次响了起来。
翁思李对韩晶说道:“麻烦你帮忙看着这节课,我带苏素出去走走。”
韩晶点了点头,翁思李把桌上的书本笔收好,走到了苏素的座位旁,那个傲气十足的姑娘,虽然端正着坐姿,眼睛里面的泪水,就这样一滴一滴的滴落下来,只见她紧咬着牙关,拼命的阻止着自己的哭泣声从口中传出。
“我们出去走走吧!我刚来李庄,对学校还不是很了解,你能当我的向导吗?”
苏素伸手接过她递过来的纸巾,胡乱地抹了抹眼泪,口中倔强地说道:“你怎么不去找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