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169章确认身份
不敢再看这边棺材里面的其他东西,因为只要粗略地瞄上一眼,就发现里面不但有四季的衣服,还有知理的。绕到另一边棺材前,张妈妈看了一眼里面的白瓷坛,轻轻地把手覆盖在了上面,仿佛能和里面早已化为灰烬的人感应一样。
豆大的泪珠从她眼旁滑落下来,虽然那两名外乡人编的故事漏洞百出,但张妈妈知道,这两具棺材里面,装的正是自己的丈夫和儿子。
但在这种时刻,张妈妈却不得不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咱家拥有的秘密,是绝对不能让旁人知道。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在伤心难过之余,还必须得给自家丈夫的大哥消除疑虑,免得他再继续当众深究。
伸手从里面拿出了一件看起来有些陈旧的衣服,当着众人的面展开,张妈妈声音哽咽地问道:“这衣服,大哥应该还记得吧?”
“记得,我箱子里面也有一件一模一样的,是三年前过年的时候四季从市里买回来的,我和他爹一人一件,就是尺码有些不一样。”
大伯父点了点头,看着那一件熟悉不已的衣服,顿时红了眼睛。
“找一件我兄弟穿过的衣服很容易,同样也没办法证明这白瓷坛里面放着的就是我兄弟。”
大伯父依然没办法相信,过年的时候还带了信回来,说他们在外面发了财,赚了不少的钱,一心盼着他们回来能够带着自家的儿子也去走货,跟着沾点光,怎么也没办法相信,面前的这两堆骨灰真的是那一对传说中发了大财的兄弟和侄子。
“我……”张妈妈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不愿意承认,心上虽然感动,但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他去相信。
“忽闻噩耗,我知道你们难以接受,但我还是要说,我们真的不是骗子,我们到此来没有任何目的,只想着把张大哥和四季送回来。
因为路途遥远,我们不得不将他们火化,到我这里,真的有能够证明他们身份的证据。”
那一名高大一点的异乡人,泪眼模糊地从张妈妈手中接过那件衣裳,伸手从那衣服内兜里,掏出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油纸包。
当着众人的面,打开油纸包,从里面拿出了那两张保存得很好的国民身份证明。
当着众人的面缓缓打开,上面写着张爸爸和张四季的名字,还有他们的家庭住址,家庭成员状况,以及出生年月日。
张大伯这一刻不得不相信,眼前这两具棺材里面放着的,确实是传说中在外面发了大财的兄弟和侄子。
因为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外出行商,必须要带着一张当地盖章承认的身份证明,没有这一张身份证明,出了市区就有可能寸步难行。
“这是在他们身上贴身的衣服里面找出来的,我们就是凭借着这上面的地址,才用了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找到了这里。”
“谢谢”张妈妈虽然没有出过远门,但也知道从东北到这里,那完全可以用千里迢迢来形容。
看着棺材里面静静放置着的白瓷坛,颤抖着双手接过那两张身份证明。
熟悉的名字,仿佛那两人此刻就站在自己面前不远处,脸上还带着笑容跟她打着招呼。
泪水早就忍不住喷涌而出,张妈妈虽然心里面难受极了,但也咬牙挺着不让自己再次倒下。
抬头对着大伯父说道:“麻烦大哥和两位大侄子,帮忙出去置办一些丧仪需要的东西。
他们千里迢迢地归来,我们一定要把他们的后事给办好。”
“好,我现在就去,老大去请个阴阳师过来,帮忙看看灵堂该怎么设?老二跟我一起去置办东西。”
大伯父说完,带着两个儿子快步的往外面走去,虽然心里面还存的有疑惑,可那两张身份证明就是最好的证据。
大伯父在离开院子门的时候,脸上伤心的表情已经完全消失不见,只见他偷偷的对着大伯母眨了一下眼睛,大伯母冲着他点了点头,两人在一瞬间好像达成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
“事已至此,节哀顺变,你先在这里陪着他们,我去找些相帮的来,把该走的流程走起来,可不能委屈了兄弟和四季。”
大伯母轻轻地拍了拍张妈妈的肩膀,也跟着出了院子,此时此刻,大院子里面只剩下那两具棺材,和两名外乡人。
张妈妈擦干眼泪,抬头望着他们,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开口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总可以说了吧?”
那名个子矮小的外乡人,迅速的跑到门口守着,现在院子里面,就只剩下张妈妈和那一位个子高大的外乡人。
“张嫂子,我姓秦,你叫我秦老二,在门口守着那是我弟弟,你叫他老三,我们是东北人,家园最先被践踏的那一批东北人。
在两年前我们兄弟就参加了地方组织的游击队,后来四季兄弟来了,他比我们聪明能干,带着我们干得好几个敌人的碉堡,还成功地救出了一些革命人士,虽然他的年纪比较小,但他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成了我们小队的小队长。
一个多月前,我们接到上级命令,准备和大部队会合,可就在撤离的途中,发现了一队鬼子正准备对一个村庄进行扫荡。
那村庄里面的男人,都参加了游击队,在前方战场上战斗,只留下一些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嬬。
我们小分队知道情况后,在一个熟悉当地地形的战友的带领下,抄小路赶在了小鬼子的前面进入了村庄,准备提前将村里面的人全部撤走。
可就在撤退接近尾声的时候,和已经赶到的鬼子进行了一场恶战,这一场恶战坚持了大半天时间,我们手上的弹药根本就不够。
看着敌人一步步逼近,好在村民们都已经全部撤走,我们也准备撤走。
可作为小分队队长的四季兄弟,坚持要留下来为我们做掩护,张大哥也跟着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