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一本书读完特种作战的历史》(49) - 一本书读完人类的历史 - 崔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二十三章《一本书读完特种作战的历史》(49)

秒杀劫匪——莫斯科红场人质大营救随着一道强烈的闪光和沉闷的爆炸,恐怖分子被炸倒。隐身于车后和四周的阿尔法小组突击队员迅速冲进了车内。同时,一辆早就作好准备的无篷卡车从黑暗中高速驶来,在旅游车左侧的最近位置上戛然而止。车上几名身着迷彩服、脸上蒙着黑面罩、手持铁锤的阿尔法小组成员在同车战友的掩护下,三两下便把旅游车左侧的车窗玻璃砸碎……突击队员及时作出反应,将恐怖分子击毙。从临时指挥中心发出攻击命令到行动结束,总共只用了45秒钟。

韩国游客被劫持

1995年10月14日,莫斯科红场。这里美丽的景致吸引着众多的游人穿梭来往。这天下午5点多,一队来自韩国的游客参观完红场后,拖着疲惫的脚步走进了红场西侧瓦西里耶夫斯基教堂后面的停车场。他们三三两两地回到旅游车上,寻找着自己的座位,并兴致勃勃地谈论在红场游览的所见所闻:负责这个韩国旅游团的俄罗斯女导游在车上走来走去,忙着清点人数。旅游车司机懒懒地倚在方向盘上,眼睛无神地看着广场上的行人。

只是,谁也没有注意到此时的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位不速之客。这名不速之客戴上面罩后便尾随最后一名韩国游客登上了这辆旅游车。蒙面人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司机和女导游的注意。几个韩国游客看到这名不属于这个集体的蒙面人后也没多想,在陌生的国度里,这点小小的不正常也算不了什么。

▲莫斯科红场

汽车载着游客往宾馆方向驶去。就在这个时候,蒙面人右手突然拔出一支手枪,左手举起手榴弹,然后大声威胁道:“你们被劫持了,所有人都不许乱动!”

一开始,大多数游客并没有把这当回事,他们以为这只不过是个玩笑,或是莫斯科人别出心裁有意安排的什么观光项目,甚至还有人认为,此人不过是想搭车去什么地方而已。有几个年轻的韩国人竟指着这个蒙面人哈哈大笑起来。此时,蒙面人举枪朝车顶扣动了扳机,“砰”的一声,客车的车顶盖被子弹射穿,车上的韩国人这才恍然大悟,他们被劫持了。

在劫匪的威胁下,司机不得不把旅游车停在瓦西里耶夫斯基教堂以西几百米处的桥畔。趁着车尚未停稳,司机打开了车门,两位机灵的韩国年轻人趁机跳下了客车,快速消失在了莫斯科的黄昏之中。气急败坏的劫匪马上命令司机关闭车门,并威胁说,谁再试图逃跑,他就杀死谁。随后,劫匪大声宣布了释放人质的条件:第一,要莫斯科市政府立即拿出赎金3000万美元;第二,用这辆旅游客车送他到莫斯科一号国际机场,并保证他安全飞往国外,否则,他将炸毁汽车,杀死所有人质。为向俄政府通报以上要求,劫匪释放了一名上了年纪的韩国人。

用钱赎回人质

接到报警后,莫斯科市政府和俄联邦安全局迅速作出反应。莫斯科市警察局派出大批武装警察,封锁了这辆旅游车周围的道路,并在附近建筑物上部署了狙击手。俄联邦国家安全局迅速派出了反恐专家和阿尔法小组。在莫斯科市政府官员、市警察局和联邦安全局三方参与下,成立了解救人质临时指挥中心,并明确了当前任务:一是指挥协调在场的所有警力,对被劫客车实施严密封锁、监视和控制;二是选派训练有素、富有实战经验的阿尔法小组军官与蒙面人谈判,对其展开心理攻势,制止可能出现的极端举动,同时稳住车上人质的情绪,进一步观察和了解事态的发展情况。

得知韩国游客被劫的消息后,韩国使馆官员也马上赶到了出事现场。为了让车上的同胞知道韩国政府的存在,韩国大使命令政务参赞留在现场协助处理危机,并保持与使馆的联系。

为了稳住劫匪,不使其滥杀无辜,临时指挥中心开始筹集蒙面人索要的巨额赎金。同时,派谈判小组登车与劫持者交涉,要求其保证所有韩国游客的安全,并释放其中的妇女和老年人。此外,临时指挥中心还以时间有限为由,要求劫匪降低赎金,允许分次付款,以借此拖延时间,创造制伏恐怖分子的机会。

经过艰难交涉,劫匪答应将赎金降到100万美元,并同意在第一笔赎金送来后,释放车上的所有妇女和老人。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银行”工作人员送来了第一批赎金47万美元现款。当伪装成银行职员的联邦安全局特工上车交付这笔赎金后,蒙面人履行了他的承诺,释放了车上所有妇女和老人。

入夜,莫斯科下起了蒙蒙细雨。夜幕中,特工们又送来了第二笔赎金。接到这笔钱后,车上的恐怖分子基本相信了联邦安全局谈判的许诺,以为剩余的钱很快就可以拿到手,因此,又释放了其他大部分的人质,车里只剩下最后5名韩国旅游者。

为突袭作最后的准备

此时,临时指挥中心制伏恐怖分子的行动计划已酝酿成熟,他们在旅游车四周架起多盏高瓦强光照明灯。强烈的灯光使汽车四周如同白昼,车里的活动被清楚地展现在阿尔法小组特工的视野里。这时,几名身穿黑色迷彩服的阿尔法小组队员携带武器和特种作战装备,利用高低起伏的建筑物阴影和强光造成的视觉盲点,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离旅游车最近的隐蔽地点,开始为突袭作最后的准备。

午夜过后,旅游车上的劫匪再也沉不住气了。10月15日凌晨一点多,恐怖分子再次向警方发出威胁,要求当局马上满足他的条件,最后一笔赎金必须在一小时内送来,然后护送他去机场,否则,他就要杀死人质,炸毁汽车。

▲阿尔法小组队员

临时指挥中心借口旅游车的汽油已不多,难以开到机场,提出更换另一辆汽车的建议。然而,对这个用意十分明显的建议,劫匪断然拒绝。

一个小时过去了。临时指挥中心认为时机尚未最后成熟,遂再次通过谈判小组向劫匪转达,由于银行都已下班,一下筹齐大额现款困难,要求劫匪再宽限一些时间。与此同时,临时指挥中心则向埋伏在汽车周围的突击队员发出准备实施攻击的指令。

阿尔法别动队

阿尔法别动队隶属于俄罗斯联邦安全总局,其前身是成立于1974年7月的著名的“a”小组。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并已向苏联蔓延。1974年7月11日,克格勃头目、后成为苏共总书记的安德罗波夫下达秘密指令,在克格勃内组建“a”小组。自成立伊始至20世纪80年代初,“阿尔法”一直战斗在打击恐怖暴力活动的战场,但从1978年至1993年,它的“使命范围”大大超出反恐。在这一阶段,“阿尔法”经常被派往国内,甚至是国外的“热点”地区和“民族冲突”地区,执行“非直接使命”任务。如今它已是俄罗斯的“反恐利器”。

45秒定乾坤

当克里姆林宫塔楼的大钟指向午夜2点45分时,攻击命令下达。两名化装成银行员工的阿尔法小组特工,携带最后一笔赎金来到旅游车门前。当两名特工与站在车门里的恐怖分子交涉赎金交付的方式时,几名全副武装的阿尔法小组的突击队员迅速而隐蔽地跃到了旅游车尾部。

劫匪坚持要送款的阿尔法小组特工将钱送到车上,并命令司机打开车门。就在车门刚刚开启的一刹那,一名“银行职工”迅速向站在车门口准备接钱的恐怖分子投掷了一枚特制的强光强震手榴弹。这是一种非杀伤性武器,爆炸的瞬间会产生定向冲击波和强烈的闪光,使目标在短时间内失去反抗能力,同时却不会对人体造成致命的伤害。

手榴弹准确地落在了劫匪的面前。随着一道强烈的闪光和沉闷的爆炸,恐怖分子被炸倒。隐身于车后和四周的阿尔法小组突击队员迅速冲进了车内。同时,一辆早就作好准备的无篷卡车从黑暗中高速驶来,在旅游车左侧的最近位置上戛然而止。车上几名身着迷彩服、脸上蒙着黑面罩、手持铁锤的阿尔法小组成员在同车战友的掩护下,三两下便把旅游车左侧的车窗玻璃砸碎。

被手榴弹震倒时恐怖分子并没有完全失去知觉,在阿尔法小组队员准备接近他时,他本能地开了数枪,但都未击中人。突击队员及时作出反应,将恐怖分子击毙。与此同时,卡车上的突击队员已通过车窗把韩国人质全部救出。从临时指挥中心发出攻击命令到行动结束,总共只用了45秒钟。

▲克里姆林宫塔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