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一本书读完特种作战的历史》(32)
马岛战争——英军神兵天降夺马岛
1982年4月至6月,英国和阿根廷围绕马岛的主权归属,爆发了一场自“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海上争夺战。战争中英军特种部队表现突出,赢得战争的胜利。一名阿根廷指挥官曾指责英军特种部队是“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冒险,而这一切都违反了海战的基本常规”,但他又不得不承认:“这些特种部队确实难以对付!”出其不意的枪声
万顷碧波的南大西洋与南极洲之间,有一座由东、西两个大岛和100多个礁石岛组成的群岛,阿根廷人称之为“马尔维纳斯(简称马岛)”,英国人则管它叫“福克兰”。
远在一个世纪前,1883年深秋的一天,著名的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查理·达尔文,乘了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登上了这座群岛。例行了一番考察之后,他面对雾气笼罩着的小岛、灰褐色而静默无息长卧的峰峦、寸草不生的乱石沙滩、狠噬着群岛的劲风和狂波巨浪,万般感慨地在自己的考察日志中记下了这么一句话:“这是一个阴惨惨的荒岛。”
那时,达尔文先生也许没有意识到,在这个以畜牧业为主、出产羊毛和皮革的群岛深处蕴藏了丰富的泥炭。还有铝、银、铁、煤。在它周围海域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它同时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
他更不会想到一个世纪后,这座“阴惨惨的荒岛”忽然变得“热辣辣”、“火爆爆”起来,并且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1982年4月2日午夜,南太平洋被漆黑的夜幕笼罩着,风急潮涌中,似乎隐隐约约有马达的“突突”声。一支阿根廷舰队穿破激浪,向马尔维纳斯群岛急驶。
这里,几乎是地球的最南端,除了在南极洲探险的科学家外,很少有人住在比这更高的纬线上,更谈不上有现代化的军队。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总统加尔铁里彻夜未眠,密切注视着马岛的战况。哪怕是前方传来的“最不重要的”消息,也要向他报告。
这是加尔铁里一手导演的军事行动。
马尔维纳斯群岛,总面积为1.5万多平方千米。全部居民2000多人。它离阿根廷本土才600千米,却在1592年被1.3万千米外一个叫约翰·戴维斯的英国人“发现”了,并兴冲冲地报告了英国女王。从此,马尔维纳斯群岛就划入大英帝国的版图,并命名为福克兰群岛。
▲英军隐身飞机
但是,阿根廷人并不甘心。1826年阿根廷独立以后,就立即宣布自己对处于南美大陆架上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享有主权。英阿马岛争端由此而起。1935年,阿根廷发行一套邮票,标明马尔维纳斯群岛属于阿根廷。而英国则针锋相对,于1946年专门发行一张福克兰群岛的邮票,以示回击。实际上,马岛一直掌握在英国人手里。
原是阿根廷陆军总司令的加尔铁里,上台后被内政外交困扰得一筹莫展。但他不是个懦弱的人,他亲自部署了收复马岛的行动。现在,他激动万分,阿根廷人150年来的梦想,今天就要在他手里实现了!
而对手,驻守在马岛的78名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官兵正高枕无忧。说他们毫无戒备,这也冤枉。英军守岛司令迈克·诺曼早已根据总督的指示,发布过“战时动员令”。第一线防御部队部署在马岛首府斯坦利附近被认为最容易登陆的阵地上,总兵力一共两人。他们有防御工事,这就是沿着海滩围起的一些发了锈的铁丝网。手头的武器是一挺机枪和1600发子弹,机枪是老式的,并且没有替换的枪管,打500发以后就会发热膨胀,再也无法使用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迎头痛击”敌人。
斯坦利机场也采取了“防空降”措施,一辆消防车停在跑道中央。岛上唯一的防空火炮——迫击炮已经损坏,所有的地雷都封存在仓库里。
根据“实力统计”,岛上还应有100名民防队员,但召集令下达后,只有23人前来报到。
驻岛政府最高首脑,总督莱克斯·亨特得知这些情况后,出于无奈,决心用手枪来保护自己,但马上发现手枪早已被司机兼管家唐·波纳拿走了。
他只好找来一支9毫米的自动步枪,由海军陆战队队员为他装好子弹,他花了大半天时间练习如何射击,但始终不得要领。
在一片混乱声中,阿根廷人来了。
▲阿根廷机群
凌晨4时30分,阿根廷的直升飞机在马岛着陆,载来120名特种袭击人员。为了让敌人在黑夜里难以辨认,他们都穿着黑色衣服,只有枪管在东方隐隐的晨曦中微微闪出些许亮光。登陆后,他们立即兵分两路,直扑总督府。
枪战开始了,英国人不知应该向哪里开枪,但阿根廷人也不知道,因为他们并没有看到一个敌人。
就在这时,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总指挥部里的加尔铁里,向正在大西洋的一艘军舰上指挥战斗的陆军第五战区司令奥斯瓦多加西亚中将发出继续增援登陆部队的命令。不多时,3000名登陆队员在20多辆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直奔斯坦利港。
直到凌晨6时,无论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阿根廷国家广播电台,还是位于斯坦利的英军广播电台都对此事保持沉默。阿根廷方面的沉默是故意的,它是加尔铁里的安排,但斯坦利电台的沉默是无意的,因为它对面前发生的一切不知所措。
而这时,万里以外的伦敦bbc广播公司外事编辑劳里·马戈利斯却收到一个奇怪的呼叫:“伦敦,伦敦,我是鲍博,我是鲍博,我在斯坦利向他们报告,福克兰群岛上正发生一件令人焦虑的事情……”
原来,这是马岛上名叫鲍博的英籍居民,一位无线电业余爱好者,用自制的发报机,向英国本土发出紧急情况。他还没有报告完毕时,声音就被斯坦利港响起的雄壮的阿根廷国歌声压倒了。
▲阿根廷国旗
面对阿根廷人的强大攻势,驻岛总督亨特只好宣布投降。投降后,守岛司令诺曼少校清查人数时发现,他的人马无一伤亡。相反的是,阿军在战斗中死亡3人,这是被英国士兵在守卫总督府时唯一一次有效射击击中的。总督亨特自嘲地说:“至少在死亡人数的计算上,我们得胜了。”说完不久,他被允许搭乘直升飞机离开斯坦利港回国。
上午10时,斯坦利总督府前的英国米字旗被降了下来,在阿根廷士兵的狂热呼喊声中,升起了阿根廷蓝白国旗。
阿根廷举国欢腾。“加尔铁里,民族英雄!加尔铁里,民族英雄!”的口号响彻云天,收复马岛唤起的爱国热,使人们忘记了前几天,他们还在抗议物价在百分之几百地上涨,忘记了对军人独裁政府的不满,也忘记了远隔重洋的英国人还有一支难以抗御的武装力量。
有位记者问加尔铁里:“你以为,大英帝国会就此罢休吗?”
他提醒一句:“现在英国执政的是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她的外号叫‘铁娘子’……”
加尔铁里不以为然,他打断了记者的话:“英国,英国人敢再派军队到马尔维纳斯群岛吗?”他笑了笑,又说,“撒切尔夫人,她毕竟只是个女人!”他继续陶醉在自己的胜利中。
铁娘子组织远征军
伦敦被震惊了,大英帝国被震惊了!“战争!战争!”伦敦各种报纸上都登着大字标题。社会舆论呼唤着战争。所有的人都把视线集中在首相撒切尔夫人身上。
正午时分,bbc广播公司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撒切尔夫人的镜头。她面带倦容,忧郁中仍不失几分刚强。“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大英帝国蒙受了本世纪以来最大的耻辱,阿根廷把我们的福克兰群岛夺去了!”
几乎整个英国都在聆听着,有人在哭泣。
“支持我吧!支持整个英国,我们要靠自己的团结和力量,来维护英国的利益!”
4月3日,星期六,撒切尔夫人破例召开紧急会议。这是自1956年发生苏伊士运河危机以来,第一次在周末举行这样的会议。
下议院的会议厅里,一片吵骂声,反对党议员高呼着:“辞职!辞职!”撒切尔夫人的内阁陷入空前的危机。
▲苏伊士运河
几分钟后,外交大臣卡林顿宣布辞职。他的副手阿金斯和主管南美政策的官员不一会儿也丢了乌纱帽。
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政府摇摇欲坠。
但是,撒切尔夫人并不示弱,她霍地站起来,以特有的英国标准口音当众宣布:“政府已经做出决定,一支大型特遣舰队一旦准备就绪便立即出发!英国皇家海军‘无敌号’航空母舰首先起航,将于星期一离港。”她停顿了一下,“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我代表执政党向议会提出,对阿根廷宣战!我们将会取得胜利!”
议院大厅鸦雀无声,1秒,2秒……撒切尔惊呆了,难道议员们不支持她了吗?到第4秒钟的时候,全场一片轰响,议员们全体起立,纷纷举起双手。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议会第一次全票通过的一项决议。
在场的旁听记者们都面面相觑——今天是星期六,铁娘子再有办法,怎么可能在短短的两天内组织如此庞大的舰队!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就在几个小时前,撒切尔夫人召见了英国三军首脑,与他们商讨了如何用战争方式对付阿根廷。
命令立即发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