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一本书读完特种作战的历史》(11) - 一本书读完人类的历史 - 崔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八十五章《一本书读完特种作战的历史》(11)

港口上的突袭——炸毁日军间谍船

趁着岸上一阵混乱,队员们带着威力强大的磁性炸弹,潜游到间谍船底部,将装有定时起爆装置的炸弹吸附在每艘船的推进器和油箱等部位,然后迅速撤离港口。随着一声沉闷的爆炸声,最南端的一艘间谍船首先爆炸起火,紧接着,又接二连三地传来阵阵爆炸声……侦知间谍船

1942年6月25日夜晚,12艘运输船满载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武器、弹药、军服、食品等军用物资,沿着秘密海上供应线,迎着蒙蒙细雨,悄悄地驶向中途岛。当距中途岛还有100海里时,运输船队突然遭到日军30余架飞机的袭击,一串串炸弹从天而降,顿时12艘运输船全部被炸沉海底,无一逃脱。运输船队受拦截的报告送到了英美太平洋联合舰队司令切斯特·尼米兹海军上将那里,他立即召集情报与作战部门的参谋人员,商讨面临的局势。

参谋长查理·肖尔中将首先汇报了情况,他说:“将军,我们这支运输船队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日军是如何获得这一情报的呢?更奇怪的是,从去年12月份以来,我们的港口、舰队、运输船队经常不断地遭到日军的突然袭击,目前已损失300多艘运输船、1艘航空母舰、4艘作战舰艇,我们的海上运输线几乎陷于瘫痪。”根据情报部门的调查,这十有八九是日军的间谍船在作怪。1941年底,日军向太平洋海域派出了几十艘伪装成渔船或民用商船的武装间谍船。中途岛战役失利后,日本人为了挽回败局,加紧了对美国海军的谍报活动,将间谍船增加到200多艘。它们广泛地搜集美国海军的兵力部署、舰队和运输队的航线与运动规律等情报,引导其各类袭击支队进行骚扰破坏。

1942年5月,英军司令部曾提出过一份关于歼灭日军间谍船队的建议报告和计划,但未能引起尼米兹的重视。现在吃了大亏以后,英国人拟定的那项计划重新被提出来,并迅速得到批准。

第二天,6月26日,英军前线司令部收到了一份敌占区送来的情报:“在菲律宾的达沃港有一个日军间谍船基地。活动在太平洋海域的间谍船大都从这里出发去搜集情报,完成任务后又返回这里休整。港内经常保持有20艘左右待命出发的间谍船。

很快,这份情报就转到了尼米兹司令和肖尔参谋长的手中,他们立即向英军司令部去电:“速以‘哥曼德’袭击达沃港”。

达沃港位于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的东南端,这里水深岸陡,港湾平缓,是一个天然良港。它可以同时停泊10多艘大型军舰,另外还有修理船坞和造船厂。战前,达沃港是菲律宾对外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日军侵占菲律宾后,这里便成了日军在太平洋重要的海军基地。在日军铁蹄践踏下,美丽的港口满目疮痍,往日的繁荣景象再也不见了。高楼上孤零零地挂着太阳旗,港内一队队头戴钢盔、荷枪实弹的日本兵穿梭往来,进行警戒巡逻。为了保证基地的安全,原来居住在港口附近的码头工人,早已被迁到别的地方去了。一到夜间,整个码头区就实行戒严,除了日军巡逻兵外,其他任何人不得进入港口。但是,达沃港并不平静。

领命出击

仲夏时节的太平洋,晴空万里,丝丝白云慢悠悠地飘浮在蓝天之中;一望无垠的海面在微风吹拂下,掀起了一朵朵白色的浪花;成群结队的海鸥在远处追逐着航行的渔船,自由自在地嬉戏着……这一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然而,此时从印度出发来到太平洋的英军特种部队的队员们,却无暇欣赏这迷人的景色。接到出击命令以后,他们就乘上一艘丝毫不引人注意的旧渔轮,化装成逃难的渔民,悄悄地向目的地驶进。

这次担负炸毁日军间谍船作战任务的突击队由18名队员组成,他们是从“哥曼德”部队中挑选出来的优秀突击队员。从1940年6月“哥曼德”部队成立以来,他们已参加了一系列奇袭作战,一个个可谓经验丰富、身手不凡。经过10多天艰难的海上航行,突击队员们发现,菲律宾群岛已遥遥在望了。

7月6日深夜,载着18名队员的旧渔船从西南方向悄悄地接近了棉兰老岛。待驶至水深只有2米多处的时候,突击队队长克拉克轻声下达了命令:“隐蔽渔轮,准备登岛侦察!”

队员们迅速打开渔轮下层外部通水孔,海水猛然灌进舱内,很快将船沉没在海滩上。原来这艘船经过特殊改装,船舱分两层,下层为贮水层,灌满水后能使整条船沉入离水面0.5米的水中,这样在深水中抛锚或浅水中搁浅即可隐蔽起来,准备撤离时,数名队员一齐摇动排水轮,关闭通水孔,将下层舱内的水排出,渔轮自然又漂浮起来。因此,这条船被“哥曼德”队员称为“土潜艇。”

将渔轮隐蔽好后,在周围做上不显眼的记号,队员们便拉开间隔向棉兰老岛上登去。前面是一片海滩,坡度5~10度,宽约数千米,到棉兰老岛山脚约有200米。穿过这200米海滩,便是悬崖陡壁。在数千米的海滩上,每隔500米就有一座小地堡,从小地堡里射出来的探照灯光在海滩上扫来扫去,还有巡逻队不时地穿过海滩。看来,想越过这片平缓的海滩,真是比登天还难!

18名“哥曼德”队员很快将衣服脱下反穿上,立刻变成了日本兵。他们一个个肩扛日军步枪,扮成日军巡逻队,大摇大摆地向滩上走去。幸运的是,他们没遇到什么麻烦,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悬崖陡壁跟前。他们摸着黑,凭着飞爪绳、多用刀,施展练就的攀登绝技,很快便爬上了棉兰老岛岛上顶峰。偏巧岛上是一片齐腰深的茅草以及一堆堆的树丛,真是隐蔽侦察的好地方。

这时,天已蒙蒙亮。他们回头向上看,只见岛上碉堡林立,最近的距他们只有200米。向下望去,达沃港港区尽收眼底。

港口面向西南,正面宽约800米,纵深约1000米。港口四周设置了三层障碍:内层是三列桩蛇腹型铁丝网,铁丝网上悬挂着许多爆炸物;中层水上为带有钢筋混凝土角锥的斜木架,滩上为多列拒马角锥体;外层是雷区(水上为水雷,滩上为地雷)。港口西北侧山腰上有三处岸炮阵地。港口外水面上巡逻艇不断往来行驶,港口内建有一座三层楼的中心指挥部及一座二层高的通信、警卫楼。日军间谍船均停靠在港口的左侧,巡逻队不时地出现在间谍船周围。突击队员们还发现,每艘间谍船上只有一个人在活动,估计是夜间值班的,其余的船员大概都在通信楼里休息。

从侦察到的上述情况看,无论是从岛上还是从水上,都很难进到港口内,更难接近那些间谍船。突击队经过仔细研究,决定分成岸上、水下两个组同时行动。现在,他们趁着太阳还没有爬出海面,迅速找好各自的潜伏位置,一动不动地趴在深草中、树丛里、坑洞里,以耐心地等待白天的过去。深草和树丛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隐蔽条件,但其中的蚱蜢、蚊子却给他们带来了许多麻烦,那滋味真叫人够受。忽然,一个队员觉得腿上紧绷绷的,向下一看,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一条近1米长的蛇正在缠绕他的左腿。他的右手急忙从上衣口袋内掏出袭蛇器瞄向左腿,只听见“啪”地一声,一枚毒针射进了蛇的脑袋……

天渐渐黑了,b组队员悄悄动作起来,沿着上来的原路向海中摸去……

勇炸间谍船

夜幕降临时分,港口内警卫楼上的探照灯又亮了起来。港口外海面上,巡逻艇也开始了例行巡逻。港口内日军巡逻队不停地在间谍船停靠的码头周围巡逻。

克拉克率领a组9名队员从岸上潜入港内,伺机捣毁间谍船。潜入港内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对付巡逻队和每艘间谍船上的一个值班员。为此,他们又研究了一个岸上袭击的方案。

他们沿着一条雨水冲刷而成的沟,悄悄地向港口摸去。他们绕过大炮阵地,很快来到第一道障碍物(地雷带)前。两名队员迅速掏出轻便排雷器材,将一个个地雷排除,很快穿过地雷带。越过拒马角锥体障碍之后,来到三列桩铁丝网面前,又有两名队员迅速掏出钳子、剪刀等工具,将一个个挂雷排除,将一根根铁丝剪断,大家又很快穿过了铁丝网。然后,9名队员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由3人组成,向指挥楼潜行;另一小组由6人组成,向间谍船疾进。

克拉克看了看夜光表,时针指向12点,这时,附在耳朵上的微型无线通话器里,传来“噗!噗!噗!”三声暗号,表明b组已顺利到达预定位置。

指挥楼门口一左一右站着两名日军哨兵,他们两眼环顾着周围。突然从黑暗处飞来两颗手雷,随着“轰!轰”两声巨响,两名哨兵被炸得血肉横飞,门口一侧的墙壁也被炸塌了一个缺口。紧接着楼上警报凄厉,划破夜空。间谍船附近的巡逻队迅速向指挥楼赶来。间谍船上的值班员,一个个都跑到船头向指挥楼方向望去,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在这时,只听见一阵“噗!噗!”的声响,数名值班员一个个应声倒在甲板上。原来,当那3名队员将巡逻队吸引到指挥楼以后,克拉克等6名队员发起攻击,用消音枪将那些日本人一一击毙。然后,他们从暗处一跃而起,扑向间谍船。当他们冲到距间谍船停靠的码头不远处时,遭到日军火力拦截,两名队员当即中弹身亡,其余的队员也被敌人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

趁着岸上一阵混乱,b组的队员带着威力强大的磁性炸弹,潜游到间谍船底部,将装有定时起爆装置的炸弹吸附在每艘船的推进器和油箱等部位,然后迅速撤离港口。

随着一声沉闷的爆炸声,最南端的一艘间谍船首先爆炸起火,紧接着,又接二连三地传来阵阵爆炸声。所有的“哥曼德”突击队员趁着混乱,脱离敌人,摸回到“土潜艇”,很快地离开了港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