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拨云见日
第155章拨云见日
正月十五之后,修季常以新科状元之名授七品编修进了翰林院。朝廷中的官员大批被抓,空缺之多前所未有,这让许多人跃跃欲试又瞻前顾后。
在这种敏感的时刻,对于队列的如何选择,那就是对于自己前程官禄甚至身家性命的一场豪赌。
……
此时前代鸿儒林哲老先生以八十岁高龄回归朝堂,位列臣班,皇帝亲赐正一品太傅,虽让人十分眼红艳羡,却也是名至实归。
这位林老先生原本就是二皇子的老师,虽然现在二皇子依然处于昏睡之中,但这太傅之职却不可不设。
况林老先生精神矍铄,文武兼具,身高体健,话语铿锵,八十高龄,看上去竟也只六十上下的年纪,让人无论如何无法将他当耄耋老朽对等。
自二皇子去北地军中之后,这位林老先生便辞官归隐,没想到在二皇子封了太子又陷险境之时,竟然复又回归!
想当年林老先生也是状元出身,后做过太学品正,在鸿卢寺也待过数年,亦任过礼部尚书之职,最高做到左相十二年,是二皇子启蒙及授业恩师。
又,身为正一品镖骑大将军的岳先德将军,掌握天下兵马,亦是世族出身,祖辈至今忠心耿耿,侍奉了五代皇帝无有二心,到了岳先德这一代也深得皇帝看重,是皇帝手上镇国之重器。岳先德今年六十有二,本已处于半休养状态,从正阳门之变之后,便开始每日攒缨挂铠的上朝议政。
只是他一员武将,虽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却难得朝中文官们自心内钦服。
却再也想不到,已经退隐了十年的林老先生竟会重回朝堂。
这让他纵横捭阖之气顿生!再无力不从心之感。
这一文一武伫力朝堂之上,在朝中旧部同僚比比皆是,追随拥趸者亦众,犹如大泰之定海神针,瞬时稳控了飘摇纷争的当前政局。
弦歌的辅政有皇帝的认可,有朝堂上的支持,行事便轻松许多,皇后在后宫中掀起的那一点微小波澜,已经对她构不成多少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兼之三皇子身体不济,她也算是心强命不强,此时基本上算是偃旗息鼓了。
谁知正月还没有结束,腊月二十八那日,胡国又有使臣过来。
杨菲尔去年春日派出的农业专家,带着种粮和技术过去,教他们在重点保留畜牧业的基础上,同时发展农耕,在去岁一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盛大的丰收。
所以今年这一个冬天,是胡国史上以来过的最为富足平和的一年,兀尔赤由此更加奠定了他的明君之路,将老巴图温都苏高兴的数次泪流,感谢长生天为他送来了一个如此让他宽慰的继承人,也为他们的百姓送来了一个如此英明的君王。
兀尔赤因此致书给杨菲尔,表示了十分的感谢之情,杨菲尔也为此非常高兴,恭贺他的同时,也让他们在此基础上稳定下来和持续发展。
兀尔赤在信中问她,今年腊月可要派使臣来来恭贺泰朝新年,杨菲尔知道他有此一问,也是看她的面子,便在信中让他们好生休养生息,刚刚得以缓和的民生就不要再劳民伤财了,治国之本在与稳定民心,让百姓吃饱穿暖,巩固国本才是正事。弱国无外交,无需做这些表面文章。
兀尔赤和老巴图及臣子们商量,觉得说的也是有理,故而今年过年如往年一样,也并未派使臣过来。
未料到,正月十五之后,又接到了杨菲尔的来信,信中一方面除了给他们草拟下今年农业发展计划,还给他们送去了一系列的手工业发展建议,并还说要给他们送去了一批新的技术人员,这可把兀尔赤和老巴图高兴坏了。
随此信,还附有一封密函,让兀尔赤来向泰朝皇帝恭贺新春,只说是年前风雪交加行路不便,耽搁了行程,故而现在补发。
并又告之只来使臣即可,国礼皆给他备好在京都。
……总不能让别人来帮自己办事,还要让别人花钱。何况杨菲尔还有言在先,不让他们劳民伤财……
兀尔赤自无二话,立刻便派了使臣过来……
……
胡国与泰朝之间,之前连年征战,算是敌对之国,即便间或有几年没有战争,国与国之间也绝没有来往。
何况正元日缺席皇家庆典,却在这个时候前来交际,胡国的政治倾向不言而喻,朝中上下,人人都道:二皇子这边的后盾又添一个强大加持,且政治意义不同寻常,还未登基继位,便收服了一个强大的邻国,果然是天命所归……
……
举国上下众所祈盼当中,四月初九,二皇子终于清醒过来……
醒叫醒矣,终于无性命之忧,可那身子重创之下,元气大伤。没有三年五载的将养,不能如常,不过好歹现在有妹妹弦歌在朝中将他太子职责承担,亦做得逐渐顺畅,这让二皇子及朝中上下可以暂时放心。
朝堂上下见太子终于醒来,大皇子又被圈禁,三皇子无力夺嫡,局势已然拨云见日,遂也安下心来,认真辅佐公主处理政事治理国家,他们心中也是明白,辅佐公主,也便等同于辅佐太子,等到太子身体恢复,继承大统,公主便会将大权移交还新帝,他们这些人便等同有了辅政之功!
到时新帝登基,除了大赦天下之外,他们这些功臣必也会有加官进爵之赏赐。
……退一步来说,即便没有任何赏赐,他们现在又能够做什么不同之选呢?
庆幸的是,弦歌公主是一个公主,而不是皇子,否则的话,这政局恐怕将会更加扑朔迷离,而现在好了,他们不需要担心这些,弦歌公主是一位女子,自然与皇位无争,他们只需一心一意辅佐好公主,等待太子身体康复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