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数事并行
第38章数事并行
王氏一笑,缓缓道:“上回你说要去府城做生意时,我就和你爷爷商量过,虽然那时我们都不同意,可我们知道,你这个鬼灵精,最终还是会使用各种套路把我们这一家子都诓到府城去,我和你爷爷就想啊,要是你那生意用的着我们这把老骨头,我们就跟你去,要是用不着我们,我们也不能在那呆着吃闲饭,我和你爷爷就还回来着,啥也不干,每日就只管那十六只虾笼,也够我们老两口过活了。”杨菲尔和一家人一时都呆愣住了,没想到爷爷奶奶早有准备,还做了两手打算,考虑周全,一时心里五味杂陈,杨菲尔道:“奶奶,我要做的那生意,你和爷爷都能帮我,离开你们大家,我一人根本无法经营,无论如何,我们一家始终都要在一起,一个也不能少!”
众人皆微微动容。
既然全票通过,杨菲尔也就老实不客气的叫大胡要银子了,心中算算,道:“爹爹明日带上三十两银子吧,明日咱们就去把铺面文书签了。”
第二日是八月十八,是原定烤鸭上市供应之日,一早,呈上了早餐,关照好厨房中晚两餐的菜式,便匆匆坐了马车赶去酒楼,一路进了后院,彼时也不过八点多钟。
酒楼里的三大主事却已到位,见杨菲尔也到了,笑道:“督战的监军到了,可以开战了。”
李宝田领着杨菲尔周掌柜姜管事三人依次参观,首先看的是外面现搭建的鸭棚,鸭棚倒是搭的不小,只是里面只寥寥关着几十只白鸭,李宝田道:“昨天一天收来不过一百五十只白鸭,昨晚已经宰杀八十只,这些留着晚上用,还要看今天收购鸭子的情况。”
复又回到院中,在老烤炉旁边一排,又新增了两个砖土混合垒砌的烤炉,里面已经架了柴火在升温,以备中午之用。
昨日各个工序又新增了五位学徒。
杨菲尔道:“如此万事俱备,先就这样做着,以后再走一步看一步就好。”
后院中的空房还有几间,杨菲尔对李宝田道:“这几件屋子可辟出来给各工序单独使用,也可互不干扰。”李宝田应好,答道:“已有一间收拾出来,昨晚上的鸭坯已晾在里面了。”
杨菲尔唉声道:“早就该知道李爷爷经验老道,不用来这么早来的,也好在家睡个懒觉。”
周掌柜笑道:“看来,咱们李厨头离出师已然不远了。”
李宝田道:“这话可说的早了,我师傅会的,我还没学到皮毛呢!”
李管事一旁摇头晃脑道:“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李厨头你是准备活到老学到老啊,精神可嘉!”
李宝田哈哈大笑,学着戏台上老生拱手道:“过奖过奖~”
几人亦是大笑。
待到中午,食客们蜂拥而至,原后堂照样有条不紊的烧菜上菜,烤鸭这边和那边分开,不相裹挟,前日下的订单将近一半达成自己之愿,还有剩下的也已得到准话,今晚就可尝新,也就无话好说。
还有那些没见过烤鸭的客人,看旁桌吃的新奇,那烤鸭也着实看着馋人,赶忙唤来伙计,也要点一份来尝尝,却被告知要提前预定,目前烤鸭限量供应,需得排队往后顺延。
这些人活在府城几十年了,可还从没遇到这样做生意的,今儿是头一遭,出于猎奇心理,以至于那些原本不怎么感兴趣的客人也要订上一份,想要尝尝这烤鸭到底是如何好吃。回去之后,更是要在其他人面前,大肆渲染一番。
以至于到了晚间打烊的时候一统计,第二天的订单竟飙升到四百多只。
待到下午一点左右,看店中生意已然稳定,忙而不乱,订单数量也已下来,总算大体上平稳度过,只这样稳当的进行下去便可。
匆匆和一直等着的大胡吃了几口饭,便坐着牛车赶去书院那边。进了那间铺子,那店主正忐忑等着杨菲尔,昨日一直也没来,还不知那小娘子今日可会过来?见杨菲尔果然依约到了,还带着家里的大人一道前来,心里总算落定。
杨菲尔带着大胡又看了一遍铺面前后,大胡种田出力都行,却哪里懂这些,只说,你看行就定下吧。
那店主便又带着杨菲尔父女二人去找到吴知府家的管事,确实是有钱好办事,换了租房文书,和原店主及吴家管事各要了一个月的装修期,将租期改签到五年,交了租金押金,好歹了结一头。
三人复又赶回书院街,原店主毕竟熟些,由他领着去左右铺面又签了四间院子和厢房租用文书。
忙完这一切,已快下午五点,原店主叹道:“真没想到,天天盼着能快些租出去,竟说租就租了,小娘子再容我一晚,收拾收拾,明天我雇个车,这就搬出去了,不敢耽误你们修整。”
杨菲尔应声好,道:“那你先忙着,我先带我父亲各处转转。”
父女二人又在院中指指点点,上下比划一番,商定好修整的大方向,看看时间再不能耽搁,这才和原店主告了别,赶着牛车径自回村。
自此以后大胡便在每日早起送鱼虾时,顺便也带上十只鸡过去一起卖给瑞福仙,养的辛苦,卖的却是快,院子里的那些鸡不过五天便全部结束。四十六只鸡一共卖了四两五钱银子,一并收入床下的瓦罐,只留下鸡舍鸡窝寂寞如雪的在那里,倒也清静了。
沈氏每日也跟去府城,两口子卖了鱼虾出了瑞福仙,便直奔书院街铺面,雇了几个泥瓦匠木工,按照女儿事先的设计改造铺面及后院,天黑才归。
王氏则在家每日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忙忙碌碌中不觉到了八月底九月初。
自打院子里的鸡卖完,田里就稻子也悉数收进仓房后,胡康和双胞三人总算是空出时间,杨菲尔便拜托了张甫祯,让张甫祯的夫子彭先生按照胡康和双胞他们现阶段的水平各开了书单,买了书回来学习,家中一应事务皆不需他们过问,只一心读书。
九月初二田鱼全部卖完,将毎日记下的帐拿出来一算,二十四天一共卖了七千三百二十六斤鱼,平均每亩地出产八百一十四斤鱼,共买得五十八两银子零六百二十七文铜钱。
那头大青牛功德圆满,不但卖了这些天的鱼,田里的稻子和稻草也都是它拉回来的,胡老爹和大胡一大清早将牛喂的饱饱的,连牛车一起牵到河里,将车架和牛身细细洗刷干净,带着一两银子和两条鲤鱼两条青鱼,一起赶着去送还汤正福家。
说好说歹,推来搡去,总算是将钱和鱼都塞给了汤正福,父子二人转身就是走,就怕跑的慢了,汤正福又要追还给他们。
眼下胡家虽然进入了农闲时节,其他村民的地里也要进入秋收,大青牛刚好接上用。
秦娘子这边找了一共五人的养殖能手,如同上工般,每日上午八点准时过来和杨菲尔一起开会研究白鸭养殖事宜,中午管一顿饭,让他们将手里的鸡鸭都卖了去,以后张家雇了他们,每月三两银子的工钱,这几人倒也高高兴兴应了,这样多划的来,他们在家一年养鸡养鸭也不过十几两银子的收入,如此一来,收入翻番不说,还不用承担风险,何乐而不为?!
花了十日的时间,由杨菲尔最终拍板,制定出一册关于白鸭养殖计划书:在灵杰湖的靠山沿岸划了一片五里长五十米宽的长形地块,建造长廊式鸭棚,鸭棚的墙壁是可卷可放的草甸,白天天气好用抽绳卷上去通风散气,晚上或天气不好时,就放下草甸。
往湖心方向用粗麻绳结网拦了与长廊同长同宽的一圈白鸭水上活动场地,鸭棚与水面场地每半里一隔断,称为一棚二棚三棚……,互不相通,以防某一棚感染发生传染,每一棚派三人负责。
疫病以防为主,定期抛撒生石灰给湖水和鸭棚消毒,给白鸭喝板蓝根水预防病毒感染……等等。与此同时各处收集有公鸭家里的鸭蛋,自造孵房,采用水暖升温方法反季节孵鸭蛋。
即日开始施行。
这十几日,杨菲尔也是搅尽脑汁的为张夫人的晚餐想尽办法,虽然张夫人每日吃的不少,可毕竟只有两餐,又是两个人消耗,这月余来,眼见得消瘦不少,把身边众人急的不行。
杨菲尔努力回想前世的那个爱吃炸鸡的朋友的其他孕期反应,好像那个朋友还特别爱吃些甜凉的食物,当时还都劝她不要吃那些不健康的东西,可那位朋友振振有词道:“但凡是孕妇爱吃的东西,也都是肚子里孩子缺少的东西,我的宝宝一定又热又缺少糖份呢!”可教几个朋友好一顿嘲笑。
又想到张夫人平时甚爱各种水果,又爱喝那冰镇酸梅汤,不知是否和前世的那位朋友是一样症状,便尝试做了一次果冻,可把张夫人爱的什么似得,连带着张甫祯也是爱极,自定为上午和下午的零食必备。
可毕竟糖份摄入多了对于孕妇和胎儿都是不好,便又做了些好消化的面点米点,越朴素越简单越好,只将形状做得可爱卡通些,什么皮卡丘凯蒂猫的馒头,斑点狗笑脸的饭团,齐齐亮相,搭配其它菜品果蔬,哪怕张夫人每样能尝上一口,也算成就,最后可以奖励张夫人一个果冻,像哄孩子似的,好歹吃上一点,也不至半夜就被饿醒。
如此试行了几日,略显成效,张嬷嬷青鸾倒是觉得已是谢天谢地谢杨菲尔,这段时间每日寅时就起来伺候,已快累觉不爱,又实在心疼自家大娘子夜夜被饿醒,觉都睡不安稳。只要大娘子晩餐时好歹吃上一碗半碗的,也可撑到卯时起床,一大家也都跟看可以稍微作息正常一些。
自此以后,杨菲尔便将张夫人的饮食习惯总结出来,重新列出一张口味清淡,做法简单的菜单,更为专心教授那两位厨娘,以为自己抽身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