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耳目一新
第78章耳目一新杨菲尔最后总结道:“总之,作为生产车间管理者,一定要认清:安全生产不是一项阶段性工作,而是长期不断的持续性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还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管理层要更新观念,破除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保守思想;其次是要在员工身上下功夫,卡死职工素质关、上岗关和思想关,一切按标准办事。要善于研究职工思想动态,把隐患消除在岗前、岗下;再就是要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工作,做到严而不死,注重感情投入,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最后,安全管理以人为本必须坚定不移。”
“以上几点,回头我会让我办公室的文员。把它抄写下来每个车间主任人手一份,张贴到自己的办公室,务必要按照这些方法进行管理。接下来是大家自由发言的时间,希望大家踊跃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直到中午十二点多,众人才终于散了会,一道向厂区的超级餐厅走去。
这是一间两千平方的标准化厂房,中间砖柱支撑,钢结构大梁,宽敞高大。橱窗里的菜品琳琅满目。从凉菜炒菜,热菜,烧菜到各种特色菜,主食有面条、米饭、水饺、汤圆、馒头、包子、各种粥类油炸的点心等等,一应俱全。略微算算便有一两百种之多,二十四小时不间断供应。其中还设有一个商店,卖些日杂等物,以满足职工们的需求。
众人拿了托盘,纷纷去排队打菜,杨菲尔一众人接在一列工人后面,慢慢向前移动,各人打了饭菜,交了饭票,然后围聚在餐桌上吃饭,那些工人们一看,是一整个管理层围坐在一起,便自觉闪退在远一点的桌上吃起来,交谈也放低了音量。
席间,杨菲尔又向众人,道:“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想。我们需从工人里选择一出一些表现突出的工人代表。尽早成立一个工会。工会的职责也要定向好。以后你们这些车间主任们主要从事安排一些生产活动。工人们的意愿和他们的生活娱乐,就交给这些工人代表们来处理,也好把你们的事情分担一些。”
众人应道:“这倒是个好事,不但减轻了我们的负担,那些工人们必然也很欢喜,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也更贴近他们的生活。”
吃完了饭,杨菲尔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这是一间六十平方的大房间,位于办公楼的三楼,办公楼层高共三层,每层十二大间。杨菲尔办公室里配备有自来水和抽水马桶,还隔出一间房来当作休息室,里面床铺家具齐备。
如今丰灵丰敏二人已然成为她的秘书兼助理,负责帮助她整理卷宗,安排行程,管理她的饮食起居等事务。
丰灵给杨菲尔端来一杯毛峰,放在杨菲尔面前,杨菲尔道:“丰敏,你将昨日来的圣旨取来,我再看看。”
丰敏应是,走到书案对面的书柜前,打开磨砂玻璃柜门,从正中最上层恭恭敬敬请出一卷明黄色绘黑色纹饰的布卷来,除去外面的布袋,将里面的卷轴双手呈给了杨菲尔。
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圣旨两端则是两条翻飞的银色巨龙。
杨菲尔却不似丰敏这般慎重,只如平日里看文件一般打开圣旨,又重新读了一遍上面的文字:“朕绍膺骏命,今闻安淮府有胡氏一族,建厂立新,慧名远扬,明德有功,朕将于四月中旬抵你处参观,随行一千人众,胡氏一族准备接驾事宜。(扩号内省略歌功颂德性质的文字若干)谨奉制书如右,请奉制付外施行。谨言宣庆八年二月初九日。”
丰灵在旁道:“皇上能来也是无上荣光之事,但这么些人吃住怎么安排呢?”
杨菲尔道:“玻璃厂那边还闲置着一间两千多平方的厂房,就让随行人员住那边就好。到时多安排些烧饭的安排好他们的伙食,都是当兵的,有点困难也可以克服。”杨菲尔轻描淡写,她对皇上驾临这样的事没有古人那样诚惶诚恐,拿出前世接待客户的标准,重点是要将主要人物以及身边的亲近安排好,其他一般随从尽力就可。事情如果无法做到面面俱到,那便要分清主次。芊芊玉手轻轻敲了敲桌面:“你叫维建办公室的鲁超到我的办公室来一下。”
一儿鲁超到了杨菲尔的办公室,灰头土脸,显然是才从工地上过来,杨菲尔道:“那边内部清扫什么时候结束?”
鲁超道:“里面都已经结束,今日是最后一遍请扫了。明日定做的家具就可放进去。”
杨菲尔道:“不忙,我想将三楼上的墙面全部贴上绸缎布料,地上原来的灰石板起去,以后用到别处,换大理石地砖,一应家具都换成红檀,布料和大理石的颜色和花式,回头你拿一份样册给我瞧瞧,我的你们维建办公室的人一起开个会,好定一下整体色调风格。这些事要求一月内完工,时间上抓紧点。”
“是,大掌柜。”鲁超应道。却不禁纳罕,“一向不喜铺张的大掌柜怎么突然这么奢侈起来了?”
杨菲尔一直对自己的称谓无法定夺,最后便只好叫下面人称自己为大掌柜,“大”字,威高为大,“掌”掌控全局,“柜”,便是柜台的意思,是指自己无论如何,也只是个做生意的,不可忘本。
圣旨只对杨菲尔一家密宣,外人自然无从知晓,皇帝离开了金銮殿外巡,那是多大的事,最怕就是暴露皇帝的行踪。
鲁超这边才走,董宁轩和一个道士进来,道士手上一个托盘,放到杨菲尔的书案上,道:“大掌柜,你看看,这是不是就是你说的合成橡胶?”
杨菲尔拿起托盘里一块黑乎乎晦暗无光的正方体,扔到桌上试试,很有些弹力道:“从外观上看,已然十分接近。”
董宁轩道:“已经按照您给的方法做过耐温、耐磨、耐老化、耐腐蚀和耐油试验了。”
杨菲尔道:“结果如何?”
那道士道:“皆可通过标准。”
杨菲尔道:“既如此,在实验室那边做些出来,将厂里所有的马车车轮拿去,做些轮胎出来,先试用一段时间。”
“轮胎?”董宁轩和那道士从未听过这个词,杨菲尔取过一张纸来,在上面写上“轮胎”二字,并在下面画出图样,递给他俩。
二人得了新令下去。
办公室的门“笃笃笃”响了三声,沈方睿进来道:“学校那边有两位老师有些争论,已经快要打起来了,你有没有时间过来一下,看看可否可以给他们辨别一下是非。”
“好,正好我现在没什么事情,我一会就到。”杨菲尔喝了两口茶,便起身出门往学校那边去了,丰灵丰敏随后跟着。
在新厂建成第一年盈利之后,手上已经有了将近五十万两银子,比较烧钱的地方除了实验室之外,因为订单量的倍数增长,又在宫七位置加盖了三间厂房,在宫九位置加盖了集中生活区,在宫三位置盖上了三层高的办公楼和四层高的学校,首次盖得三间厂房里,功能分的太多太杂,除了真正当厂房的那间,其余功能全部迁出到各自集中区域,那两间厂房归还它原本的功用,加入了八十条生产线。
而这间新建的学校,虽然名字叫做学校,可最初开办的宗旨却是广招门客,不为政治,为的却是科学研究。大家聚在一起自由讨论,各抒己见,菲尔工业园为他们提供一切生活所需。报名者只要在杨菲尔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杨菲尔觉得可用,便可留下。
其中不乏妄图滥竽充数之人,比如一些江湖术士,用些障眼法,企图蒙混过关,什么“滚油锅取钱”“赶眼虫”“立筷捉鬼”等等,便都被工业园学校拒之门外。而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杨菲尔则根据每个人的擅长和爱好进行合理分配到各个系去。
学校分有多个系别,有文学系,数学系,天文系,物理系,化学系,历史系,医学系,农学系,体育系,交通系,园艺系,机械系,会计系,商学系,心理系,还有美术系,舞蹈系,音乐系等。学校里各种人才比比皆是,但是流动性也很大,觉得此处无自己用武之地者,便会拂袖而去,觉得此处有令自己不快之人,亦会愤而离去,等等,但是留下的人更多。可惜都是清一色的男性,算算从开办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大约已经有二百三十多人了,这些人聚在一起,研究学术问题时经常会有争执,今日不知又是哪个系的吵起来了。
杨菲尔一直着的男装出入,丰灵丰敏二人为了图方便,平日也随杨菲尔着男装,所以一下进入了这清一色的男校,倒也不显得突兀,沈方睿前头领着路,来到天文系,见其中有两人正争得面红耳赤,见杨菲尔到了,便立刻停止了争论。
教室里共用五排桌椅,上设讲台,一面黑板,讲桌上一盒粉笔,杨菲尔便大刺刺往讲台上一站,对那争论的二人道:“你们两人争得何事,说来我们大家听听,看看到底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