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成立外事局
兰溪拿起纸笔,想着该怎么和逸风说六福晋的事。
想了许久还是没能下笔,到处是陆进的眼线。算了,等见面再说吧。命宫人照常给六爷报丧结束。
兰溪现在对陆进恨的牙根痒,除掉陆进一党的前提是必须有自己的势力,自己的权利。
而逸风现在京中无权无势,等同一个傀儡。该怎么办呢?
想起前几天,康太妃的母族,在雁门北边的博尔济吉特氏托人给她送来了拜帖却被陆进拒了。
要是有办法能联络上逸风的舅舅或许能有机会。可是眼下~~
兰溪看着眼前的奏折,不由深深的叹了口气。
自从到了雁门之后,皇上是再也不管朝政了,如果自从西北联军攻打紫禁城之后,皇上能在雁门重整旗鼓,知耻后勇,痛定思痛的话,或许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可皇上在雁门行宫贪美色、恋丝竹、酗酒、吸鸦片。尤其是最后一条,轩辕家族历代皇帝都是禁烟的,轩辕逸尘这个皇帝不仅不禁烟,还自己吸食,真是恨铁不成钢。
兰溪心里恨恨的说:皇帝当到这份上也的确差不多也该到头了。
这些奏折现在是直接送到蓝秀这来了,陆进怎么可能让她掌握着政权呢。
每次送来的折子他都要先过目再送到兰溪这,兰溪批完之后他还要再仔细的看一遍。他认为不妥之处便奏请了皇上再过改正。
好在是西北联军自签定条约之后就走了,夷人方面的战役总算是暂告一段落了。
可是黄胡子的太和军那边却是打的热火朝天。六十七岁的曹庸刚刚奉调入川“督办军务”,程昱的弟弟就战死在了潇湘,程昱又亲自上阵为弟报仇。
太和军退守丹棱,发动总攻,至此,经过连番的苦战,太和军的主力终被歼灭。皇上一高兴,对曹庸“赏加太子少保衔”。
对程昱委授两江总督,并且命他带兵北上扫除余孽势必勤王。
逸风上折子奏请皇上,京城已安定请皇上回宫。但是皇上这次是彻底吓破胆了,再者说在雁门多舒服啊,天天歌舞升平的。抽着鸦片把所有的西北联军、黄胡子的太和军都抛于脑后了。
所以让逸风再多观察观察夷人的动向,会不会再反攻京城。当然了,这也是陆进的意思。
看着手里逸风又上的一道折子,是和户部侍郎巴尔图、文华殿大学士景云、总管内务府大臣孟古、副都统李胜,联名上的一道折子。
原来金国一直由理藩院接待外国使者,十月条约签订后,各国在金国设使馆、驻使节。
他们不愿意以“蛮夷”的身份同带有封建社会衙门习气的外交机构“理藩院”打交道,同时认为地方总督无权处理涉外事务,多次要求建立专门机构。
这是好事,兰溪也明白逸风一直想办洋务的意思。
可是如果这道折子到了陆进手里肯定又会被扣留下来拒批。
兰溪得想个法子才行啊。她在屋里来回踱步,低头苦思。
突然看到桌子上让海津巡抚送来的洋文报纸,兰溪笑了下。
拿着报纸非常生气的去找皇上。
“皇上,您瞧瞧,臣妾快被这些个夷人气死了。”
接着,故意好像才看到陆进在这,“哟,陆大人也在啊。”
“参见莞贵妃。”
“怎么了兰溪,是不是西北联军又有什么要求?”皇上紧张的问。
“唉,西北联军现在是顾不上咱们了。他们那边正打的欢实呢。”
“哦?莞贵妃怎么的呢?”陆进也问道。
兰溪举了举手中的报纸
“看报纸啊。本宫让海津的巡抚把西凉、北狄那边的报纸一直往雁门这边送着呢。咱得密切注意着那边的动静啊。”
皇上赞同的点了点头,兰溪又生气的拍了拍报纸对陆进说
“陆大人,您瞧瞧,这气不气人?”说着便把报纸递给了陆进。
陆进不得不接着报纸,看了一眼上面全是洋文,又把报纸递回给兰溪。
“臣,臣不认识洋文。”兰溪故做才想起来,遗憾的说
“哦对了,把这茬给忘了。那皇上,臣妾念给皇上听听啊。这是西凉的报纸,皇上听这段,这东瀛国要在咱金国取得与西凉、北狄同等的权利与地位,并不惜采用敌意的示威行动以胁迫金国谈判签约。”
“啊?那西凉要帮他们打咱了?”皇上闻言色变。
兰溪马上安抚他到“不会的皇上,虽然现在西凉那边没做出正面回应。但是据臣妾所了解他们那边的情况,他们即使想帮也分身乏术了。”
“那,那什么时候才能确定西凉那边到底帮不帮东瀛国啊?”
“这个,臣妾得看他们日后的报纸上怎么说了。唉,皇上,光靠臣妾读个报纸,了解的也不全面,再说很多外交方面的细节也不是读个报就能解决的啊!”
皇上慎重的想了想,是啊,必须得想个法子提前知道西北联军还会不会再打来。
“兰溪,那以你之见呢?”兰溪这时才把奏折拿出来。
“皇上您看,这是六爷还有巴尔图、景云、孟古、李胜共同上的折子,奏请成立外事局,专门处理外交事务。臣妾觉得这可是眼前务必可行的事。皇上您想想,咱们的理藩院连个懂洋文的都没有,那些个老夫子一张嘴就是之乎者也,人家洋人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啊。”
皇上一再点头赞同兰溪的意见。
其实兰溪就是知道这一点,皇上是彻底被洋人吓着了。
陆进何等精明啊,一看事情已经到了定局的地步了,赶紧说:
“皇上,臣也以为贵妃所言甚是,臣愿回京组建外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