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嘉陵江洪水
十年陪伴,亦奴亦友。
好不容易兰溪才哭累了睡着了,迷迷糊糊中又听到小海子在笑
“哈哈哈,主子。奴才,奴才这肚皮都快要笑破了。”
“主子,您慢些走,身子这么笨重了,可得当心了。”
“主子您看,大阿哥笑了,哈哈,大阿哥笑了。”
“娘娘快走,李大人在后门等您,娘娘快走呀~”
兰溪突然翻身坐了起来“小海子~~~”
空旷的屋子,宽敞的寝宫,却再也没有那个急忙忙披件外衣就跑进来的身影。
兰溪孩子气的放声大哭。
“小海子,小海子啊。你为什么就不能听我一句劝呢。小海子。。。。”
小路子举着一个蜡烛急匆匆的进来了
“太后?怎么了娘娘,怎么了这是。”
兰溪泪眼婆娑的看了眼身前的人,长叹了一声。
“娘娘,事已至此,您且宽心些,小心身子。过一段时日就好了。”
兰溪苦笑“哀家明白过一段时日就好了,可这段日子太煎熬啊~”说完指了指床前的椅子
“你坐下陪我聊会吧?”
小路子先给兰溪倒了杯水再坐下来,给兰溪掖了掖被角。顺手把枕头边的一沓纸拿到一边。
“川府地形?娘娘,最近怎么总看川府相关的”
兰溪喝了口茶水:
“川府一直都是非涝即旱,这几年连年战乱,川府又罢免了许多个贪官。眼下马上又到雨季了,哀家是担心嘉陵江决堤”
小路子惊呆了,傻愣着盯着兰溪。
兰溪笑了“今日与你哥哥讨论这事,他和你现在的表情一模一样,你们哥俩啊~”
小路子这才反应过来“娘娘,您真的和奴才想象中养尊处优的太后娘娘不一样。”
兰溪无奈:
“皇上年幼,咱们金国又外欠那么多外债,国内又到处需要减赋,可不能再出别的乱子了。”
小路子又想了想,直言问道:
“娘娘为何不与六爷商量川府的事?”
兰溪一怔,唉,顿时有一种感觉:物是人非,世态炎凉。
兰溪看了眼已然泛白的天色,索性起身不睡了
“准备上朝,等到朝会散了,你私下里给六爷把这个膏药送去,每年冬天他就腿疼,一直都是李启给他做的这个膏药才有用,但是必须夏天贴,你拿给他就行了他知道的。”
小路子应声,扶她坐起。
。。。。。。
东暖阁,议事厅。
“臣参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都免了吧,小路子,赐座。今儿这天热的出奇,东暖阁这边凉快些就把各位大人都请来了。都坐吧”
“谢太后娘娘”
还没等文武百官都坐稳了,逸风就赶紧拿了个折子递给兰溪。
“太后,您看看这道折子,昨日四川发来的八百里加急。”
兰溪心里大概猜到是什么事了。
“嘉陵江中下游和长江干流重庆至宜昌区间发生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大暴雨。引发了特大洪水。”
兰溪看完折子,四下扫了一遍
“各位爱卿,可有治水的良策?”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无奈的摇了摇头。
户部侍郎巴尔图站出来说:
“启禀太后娘娘,川府常年发生水灾。所以有“泽国”、“赤盆”之称。战国时期就有人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来观测水位。早前就有人把都江堰的引水口上移引水量和形成通畅的渠首网,又开二渠,由永康过新繁入成都,称为外江,一渠由永康过郫入成都,称为内江”。。。”
兰溪不耐烦的打断了巴尔图絮絮叨叨的讲述
“不要再说古人如何治水,那治水的方针再好,现在不是又决堤了吗?哀家是问你们现在可有了治水的良策?”
“这,这,容臣再想想。”
兰溪生气的看着这帮所谓的文武百官。逸风也在低头冥思。
“既然川府常年非涝即旱,为什么没有提前准备?六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