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阵前认亲
相对于吴铭轼而言古墓是非常熟悉的,因为这是他爱情诞生的地方。虽然吴铭轼的爱情历程持续时间不久,但所留下的美好回忆是那样的深刻而值得回味。吴铭轼闯荡江湖的初心,就是为了寻找自己的爱情归属,虽然大战在前,他还是不免对铃儿无限怀念且感慨万千。
兜兜转转的江湖历程后,历经磨难的吴铭轼成长了,可是,一切的一切似乎与吴铭轼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吴铭轼重新回到了当初的起点,可是古墓依旧在,音容笑貌无,物似人非付流水,情深意重无所依,叹人生,忆往事,深情不改情依依,回首不堪人未还。
吴铭轼不由得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是不是此时吴铭轼面对危局不应该感慨呢?
非也!
没有铃儿当初冒着生命的危险为吴铭轼探明古墓的暗道机关,如今的吴铭轼将不能全身而退,吴铭轼是感恩之人,他更是对铃儿十分衷情的大情种,一路江湖历程走来,他受到过花千寻的诱惑,也在花千寻的设局之下,与她发生过肌肤亲近,甚至感情动摇过,但他内心的最爱始终是铃儿,挥之不去,思念深重。
感慨归感慨,危急的局面不会留有太多的时间让吴铭轼的内心炒cp。他只能满含热泪,带着对铃儿的无限思念,先应付好当下的局面再议。
吴铭轼运用清舞弄影神技,迅速地退入了下一个甬道。
意图结成阵势对吴铭轼发起最后冲击的耶律军似乎恶梦才刚刚开始,并不如他们所梦想的那样,胜利的天平在向他们倾斜,而是死神再次发出了欢呼。
意图人靠人结成阵型的耶律军,还没有排列好阵型,便由于人太过于拥挤而触发了古墓中的无数机关。
无数的机关被耶律无意间触发,在收割着耶律军的人头,慌乱而拥挤的耶律军乱成一团,慌乱的四处逃跑与闪避之间,触发了更多的机关。
耶律军当真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除了伤亡还是伤亡。
也正因为耶律军慌乱一团,吴铭轼才运用清舞弄影神技,有惊无险地退入了古墓的另一处甬道。
情况不明,死伤无数,惊恐万状笼罩着耶律军,将刚才刚刚聚集起的一点希望与士气再次打压下去。胜利的希望成了泡影,被无数横飞的机关暗器击得粉碎。
可是,停止进攻的命令始终没有下达,耶律军满怀着恐惧,只能继续战战兢兢且极不情愿地向前挪动着步伐。
耶律军的心理似乎接近崩溃了,恐惧填满了他们的内心,可是他们不敢不向前,因为大boss阴月影更加的恐怖,她就在古墓之外坐镇指挥,她可不会进入古墓冒险,死的永远是不知名的炮灰。
耶律军用士兵的生命终于将古墓墓室中的所有机关清扫完毕,他们将又要面对狭窄的甬道,一条通向死亡的不得不面对的恐怖甬道。
没有办法,只能向前,用耶律军士兵的生命在填充着甬道的每一寸前进的道路。吴铭轼已经很轻松了,他此时无需花费体力防守甬道了,他将防守的任务交给了甬道中的机关,他静静地撤退到了甬道的尽头,冷眼看着眼前发生的悲惨一幕。
虽然死亡的是对手,是想至自己于死地的残暴敌人,但这样不计代价的决死向前,让吴铭轼也不得不动容,毕竟敌人也是人,如果他们不是敌人有多好,大家和睦相处,把酒言欢不好吗?非要刀兵相见你死我活是何道理呢?
战争如此的残酷,到底为了什么?值得吗?
战局的进程由不得吴铭轼无限感慨,敌人在用生命,一寸一寸,非常缓慢地向自己推进。
此时的吴铭轼冷眼地看着步步逼近的敌人,他无奈地摇摇头,何时这样的死亡才是尽头呢?
似乎此时吴铭轼应该想想自己的退路了,可是他没有,他只是无奈地摇头,也不知道是感叹对手的命运还是感慨自己距离死亡越来越近。
这样的悲剧终于停止了。
为什么?难道吴铭轼不妨这样的悲惨局面而作了什么决定?
非也!!!
一切都因为甬道的尽头有一块千斤重的断龙石,由于耶律军的触发而轰然落下。
一声巨响之下,尘土飞扬,惨叫连连。
这样的惨叫已经贯穿了整个耶律军的进攻过程,对吴铭轼似乎已经麻木了。可是巨响过后,尘埃落定,有几具被千斤断龙石砸断及砸扁的残缺不全且血肉模糊的尸体还是呈现在吴铭轼的眼前。惨状不堪入目,令经历过无数战阵与死亡的吴铭轼不由得无比动容。
千斤断龙石的落下,将耶律军阻隔在另一边,就像是另一个世界。
耶律军终于逃脱了死亡的威胁,他们忙有传令兵向古墓外的大boss阴月影汇报去了。
暂时耶律军解脱了,不是士兵不奋勇向前,而是前进的道路上,已经没有道路。
战事进入短暂的停顿。耶律军由于无法前进,冲锋在最前沿的几乎士气全部丧失的前锋营终于可以停止无谓的牺牲了。他们身上沾满同伴的鲜血,身心疲惫,脸色麻木,一屁股坐在地上,懒得再动一动。
有辅兵上前,将牺牲的前锋营士兵的尸体搬走,而受伤的前锋营士兵惨叫的声音在充满阴森、恐怖的古墓中回荡。
相对于死亡的耶律军士兵,他们是不幸的,他们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同时他们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终于解脱了,不用在面临残酷的战争而胆战心惊。
受伤的耶律军士兵由于各种伤痛,痛苦不堪地惨叫着。
轻伤的耶律军士兵将会得到救治,伤愈后,还将面对战争的残酷场面,无法解脱。重伤的缺胳膊少腿的耶律军士兵,他们的余生将非常不幸地成为残废,但他们却可以永远无需再次面对残酷的战争,从另一个层面而言,他们也许是幸运的。
吴铭轼及西蜀唐门的十余弟子,他们终于可以得到战争间隙的片刻休息,以恢复体力。何时将再次面临生死的搏斗,他们不知,但有一点他们非常明确,古墓只有唯一的出口,如今已经被耶律军占领,他们已经毫无退路,死亡的来临,只是迟早的问题。
吴铭轼的决心是坚定的,本着杀一个敌人够本,杀二个赚一个的信念,将决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的就是将更多的敌人吸引到自己的面前,将生的希望留给还在迷仙大阵坚守的众多兄弟、战友。
此时吴雍拖着十分疲惫的身体来到吴铭轼的身边,他十分平静地对吴铭轼言道:“你知道我是谁吗?”
吴铭轼被吴雍的问话问得一怔,心想吴雍不就是县令吗?也许他是为了躲避仇家,来到这偏远的边城,还刻意隐藏自己身负超一流的武功,默默地以一文官的形象面对外界。吴雍难道还身负其它什么秘密吗?
目前吴铭轼不得其解,他略迟疑地向吴雍摇摇头。
吴雍略感激动的继续说道:“我是你的父亲,亲生父亲。”
怎么可能?吴雍的这句话对于吴铭轼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吴铭轼惊呆了。
吴铭轼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千方百计、千辛万苦找寻的父亲就在自己的身边,为什么?为什么?吴铭轼心中有太多的为什么?
吴铭轼在默默地回想自从认识吴雍后的种种往事,吴雍一直或明或暗地在竭尽全力地帮助自己,从这个出发点,吴雍是自己的父亲并不为过。
可是,为什么吴雍从来不向自己提起,是自己的父亲呢?而是选择默默地为自己付出?他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吴雍的确有难言之隐。
自从当年,吴家被众多江湖人士围攻,更有朝廷插手,导致一夜之间,吴家上上下下百余口人一夜之间全部被剿杀,而自己能够免于一死,完全是自己的父亲拼着性命不要,为自己挡下致命的一击,才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逃出吴家。
虽然如此,朝廷并没有罢手,意图斩尽杀绝。多亏了吴雍在逃命的路上偶遇一武功极高的不愿示人面目的黑衣人的搭救,吴雍才算捡到一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