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比武规则
根据以上的分析,吴铭轼还活着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是经过慕容无双的疗伤,活得相当好。众江湖人士经过商议决定,向慕容无双建议修建比武擂台及观战台。
此举一方面是试探慕容无双的反应,如果他反对,说明吴铭轼生存的可能性小,既然吴铭轼已死,慕容无双老谋深算早就有备选方案,何必夜长梦多地多此一举,西蜀门这样的总坛,平时比武场地是现成的。
此举的另一方面也是多点观察时间,吴铭轼如果还活着,总会吃饭及活动,万一他走出房间,不就能明确他的生死了吗?虽然这种可能性相当小,经过夜晚的行刺后,他极大的可能是待在房间里不出来,以防再次被行刺。
此举还可以多争取点时间,让众江湖人士商讨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但是此举的不利因素就是,如果吴铭轼被刺受伤,需要一个疗伤的过程,给了充足的时间,他能满血复活地参加比武。
锥子没有两头快,任何方案都有其利弊得失,而这个不利因素可以接受。假如倒过来想,没有夜晚的行刺行动,吴铭轼还不是身体好好地参加比武吗?
众江湖人士商议后,于第二天早晨向慕容无双提出了搭建比武擂台及观战台的建议,没想到慕容无双在询问了搭建比武擂台及观战台的时间后,一口答应了众人的请求。
慕容无双的答复间接地印证了吴铭轼没死的结论,这样,吴铭轼受伤,正在疗伤过程中,也需要这些时间。
众江湖人士加快了搭建比武擂台及观战台的速度,给吴铭轼充足的疗伤时间总是不利因素,而此时大家的提议已得到慕容无双肯定的答复,说出的话无法收回,就只能加快搭建的进程。第二天清晨众江湖人士提议搭建比武擂台及观战台得到慕容无双肯定的答复。
话分二头,现在描述当夜慕容无双离去后,吴铭轼的一夜无眠。
慕容无双离去后,吴铭轼一直在等待阴存仁的到来,可是左等右等,一直未能如愿。
吴铭轼在等待阴存仁的过程中,一直思绪万千,他纠结于明天是否参加比武。
无人进行商议的情况下,他只能独自进行思考。
参加比武就是表明接受慕容无双的条件,将要成为他的乘龙快婿,这是自己的底线,不可为。
但是,心里有另一个反对而且怀有侥幸心理的不同声音在回响,万一慕容无双还有江湖人士所不知的第二个女儿,而她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铃儿怎么办?
当晚,自己向慕容无双发问了这个问题,而他并没有正面回答,说明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他不回答也有可能他真的有难言之隐,也有可能他另有意图。
而慕容无双的一句“阴存仁的一句戏言能代表我吗?”也给了自己今后反悔的退路。
刺客留下的这张黄纸也是变相在鼓励自己参加比武,也只有参加了比武,自己才有可能得知刺客的真相,他为何要暗中相帮于自己呢?又有何目的呢?
反反复复的思想斗争后,吴铭轼还是决定参加比武,也只有参加比武,才有可能寻找到纠缠于自己的答案,他非常想得到这个答案。他渴望这个答案,因为有可能包含着铃儿的下落。
确定了比武的想法后,吴铭轼平静了许多,他看了看慕容无双给的至宝——混元金丹。
混元金丹,别的先不论,就从慕容无双介绍的功能而言,绝对是江湖人士梦寐以求的武林至宝。
完全可以认为,此混元金丹一枚在手,天下我有。此混元金丹一但服下,二个时辰内其内功将增加数倍,换言之,对敌之时,如遇到武功不相上下,就算武功高出自己不少的敌人之时,必能力克对手以达胜利。
吴铭轼手拿混元金丹左看看,右瞅瞅,心思不定。
万一比武现场,自己阴毒无巧不巧地发作了,定能帮自己渡过难关,而且在压制自己阴毒的同时,还能增加自己的内功,完胜对手触手可及。
如果比武现场,自己阴毒根本没有发作,而对手强过自己,自己会不会使用此丹达成胜利,这样算不算公平比武呢?是不是胜之不武呢?
吴铭轼想到这里,不参加比武的反对声音又强烈起来,毕竟在没有明确铃儿的下落之前,成为慕容无双的乘龙快婿是自己不能接受的底线,虽然刚才自己决定参加比武,但这个决定只是略占上风而已,还存在太多的不乐意及不确定因素。
这种情况下,吴铭轼总不会扔个铜钱,让老天来为自己做出选择吧。
吴铭轼想到这里,做出了一个决定,让老天决定自己的胜负,让自己的真实实力作为自己的最终结果。
他决定比武之时不带此混元金丹。
如果比武时自己阴毒发作,说明老天不想让自己赢得比武;如果自己阴毒并没有发作,而自己技不如人,不能夺冠,也是天命不可违,认命。
立于天地之间的男儿,要公平、要凭自身的实力去赢得胜利,决不投机取巧。
吴铭轼想到这里,心里宁静了。他一抬眼,发现天光已经大亮。
此时他感到饿了,还饿得不行。
无巧不巧,此时有人送早餐进来。
吴铭轼胃口大开,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可刚吃了二口,他突然想起件事情,对着即将退出的那名大汉问道:“可有阴存仁的消息?请他来见我。”
那名送早餐的大汉小心翼翼地答道:“此事小人不知,但依小人建议,此时贵公子还是不要见任何人为好,毕竟还未查明谁是刺客。”
吴铭轼早就认定阴存仁不会加害于自己,但那名大汉不一定知道,他这样回复,自己无法反驳,毕竟人家是出于对自己安全考虑,无可厚非。
吴铭轼不想为难这名大汉,有点失落。
那名大汉关心道:“公子您一夜未睡吧,吃完早餐后还是抓紧时间休息一下吧,擂台比武可能今天下午举行。”
吴铭轼拱手道:“多谢。”
那名大汉退出了房间。
吴铭轼用完早餐,想睡觉了,他真的累了,不一会儿,他就放心地鼾声大作。
远处江湖人士的暗哨终于得到了明确的消息,因为他们都是武林高手,虽然距离很远,但吴铭轼与送餐之人的对话还是能听到的,接着吴铭轼还高一声,低一声的鼾声大作在睡觉,说明他并无大碍,定能参加比武了。
众江湖人士着急起来,催促着加快搭建擂台的进度,此时越早开始比武越为有利了。
用了大约半天的时间,比武擂台及观战台搭建成功。此时已是午时,就算再着急,也不能急于这一时,大家用完午餐后,休息了片刻,擂台比武正式开始。
观战台上,慕容无双居中而坐,唐小小与他并排而坐,其它各门各派的掌门人按照江湖声望分列左右而坐。
少林的方丈向大家宣布着比赛的规则。
此次参加比武的各门各派弟子(含吴铭轼)共计十二位。
比赛采用淘汰赛制,所有出战选手以抽签的方式确定比赛的对手,一局定输赢,不得反悔。
比赛以击败对手、对手不敌自动认输、对手被打下擂台作为评判胜负的标准。
少林方丈强调道:“此次比武,不以性命相博,点到为止。当胜负难以评判时,由慕容无双加上八大门派进行合议,以多数者的意见为胜负的最终结果,不得提出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