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 大王今天犯病了吗 - 袖里藏猫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77章

崔、王两家失败的婚姻,闹得沸沸扬扬,对于世家大族来说,不是什么体面的事情。

王珩担忧王清霜遭到一些言辞的攻击,心中惴惴不安。不过等看到矛头都朝着崔药师去了,由崔药师承担了所有的恶处,他自然而然地松了一口气。至于添油加醋的长安流言对崔药师造成的伤害,跟他们家有什么关系?

但事情的发展隐约有些不对劲,在几度遭到了崔闳的白眼和讽刺时候,王珩的心情也不由得沉闷起来。如今只是儿女亲家做不成了,有必要如此么?朝中弹劾崔家的御史又不是他撺掇的,说到底是崔家对不起他们王家。但在“堵民之口”扬起的风波久久不息后,王珩忽然间福至心灵,意识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崔闳不会以为都是他做的吧?

王珩心中也有些不放心,派人悄悄去打听消息,没多久,仆从就带来了说书人的话,道:“那人叫郎主放心,事情一定会办妥帖,不会连累到大娘子的名声。”

王珩眼皮子一跳。

跟他有什么关系?!他除了催促崔家和离外,可什么都没有做啊!他深感冤枉,思绪一转,就知道这事儿跟齐王府脱不开干系,齐王和他那好女儿在算计他,非要他跟崔闳或者说魏王府势不两立!想明白这一点的王珩内心深处愤懑不已,但也知道除了默认也没有其他途径可走。

魏王府中。

看到崔药师和王清霜和离,高望之万分失望。他府上的幕僚王泓被贬谪出京,而后崔家与王家的婚姻断了,那他更没有办法拉拢在朝中八面玲珑的王家了。无奈之下,他只得放弃这个打算,准备借着崔药师的婚姻再次张开大网。

可流言纷纷不止息,崔药师彻底成了人渣败类的象征,只要是话本里有恶人出现的,长安的看客都能往崔药师身上套。就算是朝臣们知道很多都是污蔑,可哪有谁敢将家中女儿嫁给崔药师?高望之的这一算盘也跟着落空。

日望月来,韶光似箭。

那炎炎的、烘烤着大地的烈日逐渐消退,凉爽的秋风吹起渭水波澜,吹到了长安。

高素之的“病”,在太医署的妙手回春的医术下,已经痊愈了。她去了宫中一趟,拜谢泰始帝,将功劳放到泰始帝赐下的“金丹”上,讨得泰始帝的欢心,随即又收获了一盒没什么用处的金丹。

她还记得自己接了替泰始帝炼丹药的差使,没等泰始帝主动问,她就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金丹外药事,并以前代仙人炼制金丹耗时久为由,又把事情往后推延了一阵。

泰始帝凝视着侃侃而谈的高素之,听她说这些言辞都是神仙所授的时候,眉头挑了挑,不置可否。等到高素之离开皇宫后,他才漫不经心地问道:“齐王在府上读什么书?”

内侍欲言又止。

泰始帝其实也没想要有答案,他恍惚想起最初的那几年,在博士教导下的齐王,所修的都是十三经,而后因为疯病无心向学。如今倒是恢复了,可也没提继续读书的事情,连府上的亲王傅都是挂名,也就是根本没人教齐王读书。那番言论,以她的学识恐怕说不出来。

魏王、晋王在两馆中读书,跟学士多有牵涉。如果高素之也去弘文、崇文二馆——泰始帝念头乍起,很快就又将它按了下去。高素之这两年声名鹊起,再放入二馆中与文臣走得太近,恐怕不好。

离宫的高素之心情不错,只要泰始帝没催促她拿出金丹就好。

炉子里炼制的哪里是金丹啊,都是她的心头宝,怎么可以示人?

至于跟泰始帝说的那番话,以高素之的学识的确讲不出来,可没关系,她有个博览群书、涉猎甚广的王妃啊!

秋日丰收之季,朝堂内外的氛围还算是好。泰始帝虽然在上朝事上有所懈怠,可也没到十天半月不露脸的程度。

他对丹药兴趣甚多,也没忘记了问秋日的收成,毕竟这是给他名声贴金的事,他想做的还是名垂千古的明君。土豆、红薯之类的食物,在一开始因为产量的问题,没能向着大齐境内推开,可经过一年时间的酝酿、培育,粮种已经在关中地带传开,并且向着外地蔓延。

“说起来,等下回藩属国来朝贡的时候,他们的人也该从商人的手里拿到红薯、土豆了吧?”高素之朝着王映霜眨了眨眼,说道。

年初就是靠着那些使臣对新奇粮食的陌生,许下了“空头支票”,让他们开开心心地回国去。只要有商道在,什么东西都能流通。玻璃的技术她能握在手中,因为一开始就是少部分人知道,但粮食不行,它的种植方式最好所有人都明白。

王映霜懒洋洋地“嗯”了一声,没有多说话。她全神贯注地浏览那从图说上截留下来的火.器制造方法。

前几日,跟高素之以游玩为理由,悄悄出长安城一趟,到了崔闼一行人炼制丹药的山中,那惊天动地的爆炸吓了她一跳,那等威能和力量是前所未有的。如果有这样东西在手,他们的人怎么能不所向披靡?

“娘子?”高素之朝着王映霜道,她的手一遮纸面,就被王映霜拿起扇子给拨开了。她哪会不知道王映霜嫌她碍事,唉声叹气一阵,高素之可怜兮兮道,“我难道就不如一页书吗?”这都看了无数次了,废寝忘食的,哪能成啊!

王映霜听了高素之的抱怨,才扭头看她,慢条斯理道:“我只是觉得神奇。”

以前的袖箭呢,有点意思,但跟纸上记载的那种名为“火铳”的东西比起来,根本算不得什么。她的眼睛的确有些昏花了,谨慎妥帖地将东西收起来后,她才凝眸注视着高素之,“大王有什么事想说吗?”

高素之幽怨地瞪了王映霜一眼:“难道没事就不能想你嘛。”等到王映霜迈着步子走到跟前,高素之毫不犹豫地张开手臂,将王映霜往怀中一抱。

“可我们不是日日夜夜见面吗?”王映霜道。

高素之轻哼一声,说:“那我不管,还是想。”

长安宁静,王府之中也有种岁月静好的清宁。

但是这份清静,被边关传来的消息给打破了。突厥集结数万兵马,又南下来劫掠了。这次兵锋锐利,连克数座城,俨然是要报泰始二十年的仇。在占据大齐边境城池后,突厥可汗又派遣使者通话,请娶大齐的公主。这都一个巴掌扇到了脸上,挑衅之意一览无余。

泰始帝得知消息后大怒,恨不得亲征踏平突厥。但到底怎么处置,还得看朝堂上的议论。正如高素之之前猜测的那样,朝上分成主和和主战两派。

主和的自然是士族,他们引经据典,说劳民伤财事,其实也有很大的私心。在勋贵们军功大张的时候,世族在朝中的权势利益会遭到压制。至于勋贵呢,自然是坚定不移的主战派了。为了达成目的,他们将土豆、红薯以及棉衣等物拿出来大说特说,那架势仿佛跟齐王府站在一条船上。

“若要和亲,诸卿以为谁去合适呢?”泰始帝不置可否,只是很冷淡地甩下一句话。

朝臣们静默片刻,露出迟疑之色。襄阳公主还太小,至于平阳、舞阳两位倒是年纪合适了。但平阳公主是吴王的独女,是圣人的钱袋子,恐怕圣人不会同意。而舞阳呢,是元贵妃所出,乃晋王同母妹,晋王派系都是勋贵,都是主战派,这一旦开口,可能将人得罪得死死的。

许久后,才有人小声道:“前朝以宗室女为公主,和亲四蛮,不如效仿之。”

话一出,清河王、京兆尹高威声就死死地瞪视讲话的人了,他是宗室中的长者,又与勋贵走得近,对馊主意极为不满。他压着怒气道:“突厥形同鸟兽,不懂我华夏之俗,其人狼子野心,就算和亲也不能尽服。看当初的匈奴便可知,他们不会安心做汉家婿!臣以为,战才是首选!”

高威声一出声,元尚同一众纷纷应和,说起打仗还是他们这些勋贵的专长。

朝堂上接连商议数日,都不曾有结果。

魏国公宇文神阔也是马上出身的,他在私底下拜见泰始帝,一来提马蹄铁的事情,二来提武器的事情,在得到了齐王那薅来的技术后,兵器、铠甲都比以前好了许多。泰始帝本就是主战派,听了宇文神阔的话,立马决定与突厥开战。

次日便下诏以赵国公、右龙武卫大将军慕容是为关内道、陇右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兵马去打突厥!要彻底将他们从大齐境内驱逐。

勋贵们喜出望外,虽然慕容绍没有直接支持晋王,但与他同行的都是勋贵出身的,其中有不少晋王党羽。可惜这快乐没维持多久,就被一盆冷水浇灭。

泰始帝不知道得了谁的怂恿,竟然在慕容绍离开不到三天后,授一人为监军使,与大军同行!监军使是天子使节,这代表着在外的将领将会受到很大的钳制!

齐王府中。

高素之神色微微变化,监军使李复然是弘文馆大学士,纯粹的侍奉泰始帝的弄笔文臣,最重要的是,他是高望之的暗棋,跟郑谋道一样都是毒瘤。

“置监军使恐怕是高望之在暗中鼓动,契合了圣人的心意,毕竟对领兵在外将领,圣人都有所提防。”高素之神色冷峻,她朝着王映霜道,“这次讨突厥恐怕不会顺利,我得与高满商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