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他主张消灭人的一切本性吗? - 传统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他主张消灭人的一切本性吗?

■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他主张消灭人的一切本性吗?

小时候,我们想吃得饱穿得暖;长大一些以后,我们想过上好的生活,追逐自己的梦想……**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存在,也是个人自由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我国南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却一再重申“存天理,灭人欲”,那么他是不是反对个人的自由发展呢?

“存天理,灭人欲”意为保存人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朱熹认为人常常被**蒙蔽,看不到真实的自己,因此无法体悟“天理”。“天理”是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对自然与社会的各种现象起决定作用,万事万物都要遵循它,人也不例外。“人欲”则代表了人有私心的一面,会不断扩张,若放任人欲发展,最终不仅会促使罪恶的产生,而且会影响人体会天理,遮蔽人的本心。从这个角度来说,为了让本心明澈,使自己与天理产生共鸣,就必须“存天理,灭人欲”。

不过,朱熹并没有把一切**都归于人欲。人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得了病要治,看到美好的事物会喜欢,这是人的本性,不能违背,也无须违背。朱熹所要“灭”的,是过分的甚至会导致罪恶的那些**。认清什么是自己需要的,消灭过分的**,不仅不会影响个人的自由发展,反而会推动个人的进步。

不过,随着朱熹学说的盛行,很多后辈学者教条地理解了朱熹的这句话,把人正常的需求也当成了要压制的东西,这就束缚了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所以这种错误的理解,才是我们应该反对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