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湖心亭擂台赛四
第二十三章湖心亭擂台赛四“红方车一平二。黑方马八进七。”
随着一人站在三楼的楼梯口往下喊话,二楼和一楼悬挂着的大棋盘上,分别有人挪动起了棋子。
这棋盘是包了铁皮的,棋子的后方则付有吸铁石,是茶楼特质的专门用来给大家演示棋路的道具。
与此同时,那些连茶楼大门都没能踏进,坐在湖心亭外的水桥上以及南北两边回廊里的棋迷们,也根据那边层层传递出的棋路,在自己面前的棋盘上挪动起了棋子。
“这是下成了‘反宫马’格局了。”
反宫马在淮扬一代被称为“夹炮屏风”,与岭南一带流行的单提马有些类似,在南边则被称为“半壁山河”。
因为变化无数,缥缈诡谲,近年来使用的人很多。
他俩这样的布局虽然称不上新颖,但也在预料之中。
魏益谦这边还没把嘴巴里的瓜子皮吐干净呢,上面传棋的人又开始喊话了。
“上面什么情况啊,难道这一局是快棋不成?规定了五秒之内一定要落子么?”
明哲双手环抱在胸`前,两眼直视大棋盘,一声不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双方越下越快。
只听见传棋声一句接一句,宛如夏日午后的暴风骤雨倾盆而下,让人根本没有喘熄的机会。
在走廊摆棋的那几个老头一通手忙脚乱,这个子还没来得及放下,下个子的消息又已经传来。
几个回合后,跟不上的他们只好朝着三楼的方向干瞪眼。
“仕六退五,红方吃马。黑方投子认输,擂主守擂成功。”
负责传棋的老头站在楼梯口擦了擦汗,拿起放在茶几上的瓷杯一连喝了好几口,这才稍微缓过些劲。
前后不到十分钟的时间,第一局棋就这样结束了,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
但没有一个人对楼上两人提出异议,觉得他们在敷衍乱下。
因为时间虽短,却是前后过了四十多手。
两边以反宫马开局,中局既有“回马火炮”,又有“调虎离山”,两边形成了对攻的局势,一度杀气腾腾。。
不过黑马确实棋力略逊一筹,在红方使出了一招仕五进六“声东”后,黑马选择马四退六,一只脚踩到了陷阱里。
跟着向帅又是炮六平四“击西”,“无敌胭脂马”不得不炮二退一,这下就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不过话虽如此,一般人怎么说也要垂死挣扎两下,万一对方出了昏招,也不是没有逃出生天的可能。
“胭脂马”倒好,直接认输,连努力反抗一下的意思都没有。
这边众人还没有从这副快棋的思绪中走出来,只听得楼体“蹬蹬”作响,一位中年女士背着个小巧的坤包从三楼急冲冲地奔了下来,接着就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那就是‘无敌胭脂马’王霞?年轻的时候就够风风火火的,本来以为她结了婚生了孩子后,性格能够稍微沉稳一些,怎么还越老越急躁了?”
“她那绰号‘胭脂马’,其实是形容她跑得快对不对?”
众人叹为观止。
“怎么样?”
魏益谦把脑袋凑到明哲身边,眯起眼睛笑道。
“别的不说,这速度和反应能力真是一流啊。”
明哲瞥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如果遇到拼快棋的情况,能把对方活活急死。”
正式的比赛中是有计时读秒的,项帅这样的节奏很容易把对方带歪,尤其是在对手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容易让人忙中出错。
“第二局开始,‘绵里刀’执红,‘白衣小将’执黑。”
棋盘很快被恢复成了原样,第二局比赛正式开始了。
和第一局的“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不同,第二局和向帅对弈的“绵里刀”出手就是一招轻飘飘,软绵绵的“仙人指路”,兵三进一。
这是大众最常用的一招,别看平平无奇,却又绵里藏针。表面上看不出攻势,似乎是白白浪费了一个先手,实际上则是在刺探对方的实力,以守为攻,来调整自己的布局。
若对方也走卒,就属于“对兵局”,这就是在相互试探。
若对方用炮迎战,则会立即变成卒底炮的格局,这样就变成了以炮打马的对攻形态。
另外还有先手屏风马,进兵对上马等下法,总之就是一个字“变”。
就在所有的人都屏息凝神等着看项帅会摆出怎样的姿态来应战之际,却迟迟不见那传棋的人出来喊话。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大约一刻钟,终于有人忍不住跑到三楼去问了。
“搞什么啊?怎么半天不喊棋呢?是不是你自己看棋入迷,都忘记楼下的人了。”
“瞎说有什么意思,我比你们更着急。但是人家‘白衣小将’就是不落子,我又有什么办法?”
负责传棋的老头捧着茶杯朝下面说道。
“怎么不下呢?刚才对‘胭脂马’还那么凶,我们以为他也是个急脾气呢。”
“你问我,我问谁?”
就在此时,向帅终于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