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天门
众目灼灼,所有目光全都聚焦在云海星汉。 此事关系三界安危,甚至改变三界格局,让仙界来一次大洗牌。
灵霄殿中玉帝没有离开,众仙家也没有散去,安静等待结果。
刘叶隐约感受到背后有目光注视,扭头向后只看见白茫茫的仙云聚集,那仙云背后似乎有一道目光,清冷而犀利。
二郎神看着这双眸瞳,和当年的剑幽叶实在太相似了,只是如今的刘叶眼中多了几丝狡黠和灵动,不如当年剑幽叶那般沉稳。
云海星汉虽然只有一扇门,看似易守难攻,却消耗了白起毕生精力和战场经验,从长蛇阵、两仪阵、三才阵到五行八卦阵、九子连环阵挨个尝试了一遍,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并非说这些阴军战术素养不行,而是实力相差悬殊,百万阴军还不够百名鬼仙一次冲击的。最后白起也颓丧了,不管怎么布置,再好的阵法也不能弥补战斗力上的硬核差距。
而后,和刘叶商榷之后,决定布置一个葫芦口的布袋阵出来将阴军分成两大支,组成两个“3”字型分布左右,朱峰利用神符布置阵法收紧两翼,逼迫涌出的道鬼向最底端的刘叶冲来,由刘叶率领装备精良的三千阴军作为主防。
刘叶左右尚有此前投靠的一众以年门子为首的鬼仙。
阵法布置完毕,白起眉间紧皱,感到十分不安。饶是刘叶,也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
这云海星汉,绝不是他们所看到的这般平静。
黄泉鬼主的谋划、东岳大帝的部署以及皮修罗战场各方大佬,都是为了这一刻,岂会让他如此轻易的阻截云海星汉的开启。
风云骤动,在灵霄殿外阴云团团,一个个身影平空出现在南天门外,为首的藏身在一团黑云之中,周侧则是以康帅为首的一众泰山城太保,足足来了六位。
巨灵神扛着宣花斧冲到前面,惊声高呼:“来者止步,此处乃是天庭南天门——”
话没说完,就被一巴掌扇得老远,只剩下巨大的宣花斧斜插在南天门前。
守城仙兵被几位太保相继控制住,在东岳大帝的率领下向云梯飞去。
东天门前摆放着一尊棋桌,坐着一位长髯花白老者和黄泉鬼主。
黄泉鬼主手执黑子,抬手缓缓落下,嘴角扯起一抹笑容:“太乙天尊,这局你输了。”
“黄泉,你与我博弈三载,就是为了迈入这道东天门?”太乙天尊手中拂尘倒拨,藏身黄泉鬼主身后的董奉、孟婆和颍考叔相继现出身影。
黄泉鬼主推开棋盘,起身负手昂立,下巴高高扬起望着屹立高耸的东天门高顶:“太乙,你坐守东天门千万载,既领天界香火,又食阴间供奉。你为天尊,亦是鬼王,想来明白三界之事不能作一家之谈。这三界格局,也该变一变了。”
“你的局统纳三界,不拘于时、不行于势,擅隐忍藏,一子动则全局起风云变化,诡谲难测。可你不该觊觎三界权尊,妄图霸凌。”太乙天尊手中拂尘在棋盘上挥过,此前大龙吞虎之局顿时变易,猛虎傲然奋起,意欲反噬大龙。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天地为棋子,你我皆是,如今我不过是想执子弈棋罢了。三十三重天,各有其主,仙家不思朝暮,愚弄天下众生,谁能得自由,谁又能自主沉浮?”黄泉鬼主挥袖,棋盘局势再变,大龙甩尾紧紧缠住猛虎腰身。
“三界自有规则,仙界亦是如此,为仙家、为众生,为天下。”太乙天尊拂尘摆过,猛虎脱困和大龙再度对峙,黑白子绞缠争夺局势陷入僵持。
“为天庭的规则?还是为三界的规则?佛道争夺千年,彼此倾轧,多少凡人死于此役,为的是什么?成仙无期,道人、阴魂为了虚无缥缈的愿望耗费一生,又是为了什么?九霄之上,地渊之底,上不见天日、下不达地气,天条?玉历?束缚的是三界,还是天界以外?”
黄泉鬼主语气平缓,袖袍掠过一阵清风,那条大龙发出怒吼猛然将盘上猛虎吞噬,一时间白子竞相消失。
太乙天尊身体猛烈晃了晃,手中麈尾裂开,开叉成无数细束彼此孤立。将手中拂尘扔到棋盘上,太乙天尊无奈摇头:“也罢,黄泉,你的修为已经到了如此地步,本尊也拦你不住,且进去吧。”
“黄泉路远,弱水知深浅。天尊坐骑九头狮子在冥府之底千百载,吞噬阴魂无数,这是罪?还是罚?三界,又是谁的三界?”
黄泉鬼主长笑飘远,只留下太乙救苦天尊茫然望着他的背影直发呆。
三界,又是谁的三界?
“无量天尊,黄泉,你的因果已经没有因果了。”太乙天尊比了个法指,身后闪烁着阴阳两极快速旋转,继而搅动仙气身影沉入云海之中。
西天门,佛山脚下。
地藏王骑着谛听,身后跟着有难驻足一块大石前面。
“师傅,佛祖为何招来一块大石阻止我们过去?”有难双手合十,膜拜大石后出口问道。
“佛本是道,佛祖要为师在此处悟道。道通,佛理则通,三界之路通矣。”
言毕,地藏王从谛听上下来,双手合十盘坐在平平无奇的棕褐色椭圆形大石面前,一身湛蓝袈裟熠熠生辉,脑后升起佛光圣圈。
有难见师父如此,正欲盘坐下来,却听见脑后传来道音。
“大愿地藏王菩萨到了,为何不上佛山呀?”
玉真观金顶大仙身着白衫道袍,手里挽着根拂尘,雪白长发披肩,脸颊间叠了些褶子,面容和善的飘身近前,手里掐着法指。
有难转身回礼:“金顶上仙安好,师尊本欲借道佛山,佛祖降下大石,劝家师回头。”
“是佛是道?”金顶大仙觑了眼,问了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有难讶然,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地藏王菩萨缓缓开口:“佛本是道。”
“佛尊位为何?”
“普济世人,度化众生。”
“道尊位为何?”
“道可道,非常道。”
“众生可为道,众生亦为佛,此解可乎?”
“然也。”
“哈哈哈,大愿地藏王,还是请回吧。此石你悟不透,恐只是白费时日。”
有难听闻两位道佛大贤词锋,甚是困惑,脑海中不断回味参悟,略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