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李广的执念 - 汉颂 - 镜前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汉颂 >

第211章李广的执念

第211章李广的执念傍晚的飞雪偶尔飘进窗口,吻着张骞被火烘烤得热辣辣的两颊,刘彻白日在宣室殿与他的谈话又随着清凉的白雪回到心头。

“爱卿此去招乌孙国东返敦煌,与我大汉联手抗击匈奴,朕甚欣赏。为此,爱卿所带器物不可小气。”

刘彻的气魄,无形中给张骞的西行增添了胆气。

这会儿他已将清单列好,明日一早就去少府寺提取。

在这个雪花纷飞的日子里,他多希望患难之交李广能与他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真是心有灵犀,暮色渐沉的时候,李广披着雪花上门来了。

他一进府门,就喜不自胜地对张骞说道:“陛下已经允准了老夫的请战奏章。”

“呀!可喜可贺。”

张骞一边帮李广拍打肩头的雪花,一边就往书房走去。

两人来到书房,张骞吩咐丫鬟弄些酒菜,他要和李广分享心头的喜悦。

“不是说陛下不允么?”

李广呷了一口茶,从胸中吐出一股热气道:“唉!要不是老夫连着五天在塾门硬磨,今生大概真的没有机会再上战场了。”

张骞点了点头道:“总归还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李广很感谢张骞的善解人意,当他环顾了一下书房时,就觉得他太需要一个女人了。

“大人真的就这样一人独处?看看这书房乱的。”

张骞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时眼睛就有些湿润了:“唉!在下忘不了纳吉倒在血泊中的惨状。

多少年了,在下一闭眼,他们母子趴在地上,手伸向东方的模样就浮现在眼前,唉……”

李广的心也被那一双发红的眼圈弄得忐忑不安,心想,情究竟是怎样的呢?

叫这堂堂男儿一想起来就柔肠九曲,泪水盈眶。

“此行西域,在下也要了却一番心愿,就是带纳吉母子回家。”

酒菜上齐后,张骞让仆人们都退下了,偌大的书房里,只剩下两个曾沐浴过战争血与火、经历过世间炎凉的将军。

张骞掌勺给李广的耳杯中斟满酒,然后各自举杯饮了。

热酒浇心,炉火暖身,饮过三巡,李广问道:“大人怎么想到要出使乌孙国呢?”

“此在下的终生夙愿。纳吉母子不惜牺牲,为的什么?就为我大汉与夷狄和谐一体,在下不能让他们的血白流啊!

这乌孙国在文帝时曾被月氏击败,冒顿单于收留乌孙余部,军臣单于曾于元光二年指派猎骄靡率领乌孙人远征大月氏,随后猎骄靡在那里立国,以族名为号,故名乌孙国。

然军臣单于死后,乌孙国不肯复事匈奴,遂战事频起。然惜乎国小财拮,兵微将寡,难成大器。

故在下以为,若能远结乌孙国,进而连接大宛、康居、大夏,则陛下在元狩元年提出的‘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的夙愿就可实现了。”

“好!祝大人一路顺风。”

李广将手中的耳杯伸向张骞,碰出清脆的声响。

“也为老将军的凯旋,干!”

张骞红着脸站起来,向李广敬酒。也许是两位至交太激动了,在碰杯的时候,竟然手指颤抖,那耳杯“当”的一声,就跌落在地,成了碎片。

“这是怎么了?是老夫喝醉了么?”

李广头有点晕,跌坐在火盆旁,“不就是一个耳杯么?不妨事,不妨事,让下人再拿一个来就是。”

张骞说着就蹲下收拾残片,他觉得好生奇怪,这残片不多不少,正好六块,而且每块碎片大小均等,他反复地查看,也没有发现旧伤的茬痕。

张骞捧起耳杯残片,望着残留酒香的地毡,心中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他不禁垂下了头,半晌才缓过神来,对着门外喊道:“菊香!”

“大人有何吩咐?”

“去告诉府令,让他备车,本官要送李将军回府……”

车驾在厚厚的积雪上行走,十分缓慢,只有马铃声在夜色中清脆地回响。

一路上,李广睡得很沉,时不时地说出一些梦话:“灌强!老夫来看你了……”

张骞一听,心就一个劲地往下沉。到了李府门前,李敢早在那里等候。

张骞抱歉道:“都怪我没有节制,老将军今日饮多了,还请贤侄好生照顾。”

“父亲是因为陛下允准了他的要求,心里高兴!”

说完,李敢就要上前去扶李广。

“哈哈哈!你笑父亲老了么?拿剑来!”李广朝着身边的府令喊道。

李敢与张骞挥手告别后,就来到李广的身边说道:“外面冷,父亲还是早点歇了吧?”

李广抬头看了看天空,不知道雪什么时候已经停了,月亮从云层里透出隐约的身影。

他有些清醒,又似乎还有些醉意,他从府役手中接过宝剑,喊道:“灌强,老夫来也……”

李广把一柄精钢宝剑舞得蛟龙转腾,一边舞一边还对着李敢喊道:“你站在那里看什么,还不来陪父亲,来呀!来呀!哈哈哈……”

李敢被李广的气概感染了,他从腰间抽出宝剑,两人就在月下对舞起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