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 放妾有子 - 青青小艾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放妾有子 >

第124章

薛秦氏对锦哥儿观感相当好,何况他不但家世过人,自己年纪轻轻就已经考中了举人,指不定明年还能考一个进士?这样的孩子不管在家世如何过人的人家眼里,那都是真正的乘龙快婿,面对傅里抛出来的橄榄枝,谁又真的愿意拒绝呢?

薛秦氏听出傅里的打算后,当即受宠若惊地答应下来。

薛宝琴虽然年纪还小,却已经对这种事儿有了一定的了解,只知道自己以后可能就多了一个未婚夫,等长大了就要嫁给对方,与对方生活在一起。但在她心里并不太明白订婚究竟意味着什么,只以为自己是多了个可以一起生活的玩伴。

就跟自己的哥哥一样。

所以就算听到傅里与薛秦氏说的话,她也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想法,反倒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傅里,似乎想要通过她,来回忆锦哥儿的相貌。

傅里对上薛宝琴的眼睛,忍不住笑了起来。

只是薛宝琴年纪还小,就算两家都有联姻的想法,也不可能这么早就开始走礼。所以两人只是交换了一下信物,约定好了等宝琴十五岁之后再开始商谈婚事,然后她们就默契地将这件事按下,没有再多提。

临走之前,傅里犹豫许久还是提醒了薛秦氏一句:“你家丈夫在外行走,风里来雨里去的,也不知道身体健康有没有出事儿,你还是在府上养一个大夫,然后时常让他给你家丈夫把把平安脉才好。我瞧着你的身体仿佛也有些虚弱,到时候养了个府医,你自己的健康也有保障。”

傅里会这样说,是因为原著当中薛宝琴与薛蝌两兄妹出现在荣国府的时候,就已经是父母双亡,只是书中并未说明其父母去世的原因,但想着以当时薛家的身份地位,薛蝌父亲在行商途中应当不会被人为难,更不会遇到危险才是,所以她才提醒薛秦氏注意自己与丈夫的身体健康,若是两人是重病而亡,若是提前查出病因,也许薛宝琴两兄妹就不至于落得和原著一般的父母双亡,然后只能被原本施恩的梅翰林家欺辱才是。

薛秦氏愣了下,点头:“自从族长因病去世后,我便非常注意老爷的身体,唯恐一时不察,老爷的身体也如族长一般生了重病,等查出来的时候已经药石无灵,只能等死。”

傅里愣了下:“薛家族长?”

薛秦氏见傅里对这个话题有兴趣,不免多说了几句:“族长在薛家出事之后,也不知是打击太大,还是因为忙着安置族人及与那些不怀好意之人周旋一时没能顾得上自己的身体,总之没多久就查出了重病,没多久就去了。当时叫去的大夫还说,他那病虽然不是小病,但若非拖得太久,原本也是有一定几率治好的。”

顿了顿,她叹了口气,“族长本来是薛家的主心骨,他这一去,整个薛家就都散了,各家顾各家,只想着争权夺利,将族长在抄家之时勉强留下的一些财物拢到自己手上,一时间乌烟瘴气,让人烦不胜烦。大人倒是还好,就可怜了族长留下的一儿一女。”

傅里正等着听她说薛蟠与薛宝钗的消息,却见她转头摸了摸宝琴的头,笑容恬淡,“虽然薛家也不都是那等狼心狗肺之人,但如老爷这般还愿意对那孤儿寡母施以援手之人到底不过寥寥。我冷眼看着,可不敢不注意自己和老爷的身体,否则我们若是有个什么意外,薛家的族人恐怕不但不会出手帮助我这一儿一女,还会将徒F剥皮拆骨,将两个孩子安身立命的本钱都吞吃入腹。”

许是想到了薛宝钗之父薛仁亭死亡之后,自己见到的种种怪象,薛秦氏原本对女儿找到了一门上好亲事感到高兴的心情也受到了影响,整个人都变得有些忧心忡忡。

傅里见状,不敢再问,便带着锦哥儿选择了告辞离开。

不久,傅里与锦哥儿便收拾好行李,走水路,回了京城。

以锦哥儿十二岁的年纪,能考中举人完全称得上“神童”了,傅里本以为回到京城之后,锦哥儿可能会受到不少骚扰,在路上甚至还想该用怎么的手段才能制止那些听到消息后前来道贺的人,谁知回到京城后,傅里却发现并无太多人关注锦哥儿考中举人之事。

傅里让人一打听,这才知道,原来京城还出了一个比锦哥儿年纪更小的举人

如今年仅十岁的贾宝玉,竟然也在几个月前回了金陵,并成功考中了举人。

虽然他的成绩不如锦哥儿一路夺得第一名这般惊人亮眼,但他的年纪却是最大的噱头。毕竟他比起锦哥儿还要小两岁呢,就算成绩不如锦哥儿好,也让人觉得他的年纪更加聪慧。

何况,锦哥儿与贾宝玉根本就不在同一个考场

因为竞争对手并不是同一批,所以在没有看到两人的答题试卷之前,若是将两人的考试名次放在一起比较,并以此断定谁的才学不如谁,反倒容易让人笑话。就比如,那等偏僻到连录取考生数目都达不到的地方考出来的第一名,与江南各省的第一名难道还会有人觉得含金量是一样的?

两人都是神童,锦哥儿年纪更大,所以受到的关注自然就少了。

当然,因为锦哥儿身份更高,其他人也不可能忽视他。只是定威侯府上上下下都与傅里想法一致,并不希望其他人来打搅锦哥儿复习,所以每位得到消息想要上门道贺的人都被人挡了回去。

反倒是贾家上下对这般热闹的景象相当高兴,并为此洋洋得意,仿佛吐尽了抄家之后萦绕在心头的所有郁气。自然,贾家对前来道贺之人的态度也更加热情。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人自然更加捧着贾宝玉了。

一开始听到贾宝玉竟然在十岁的年纪就考中了举人,她还有些惊奇,但想到原著当中贾宝玉从小蹉跎自己天赋,并不在功课学业上浪费时间,却仍旧在贾家败落之后只复习一两年就考中了举人,乃至于进士,她就也觉得,贾宝玉能考中举人算不得什么奇怪的事儿了。

贾宝玉本来在读书上就有着相当惊人的天赋,只不过以前不愿意学而已。

定威侯府上上下下对这个结果都相当满意,并完全不为此感到失落。

傅里倒是担心锦哥儿年纪小,见到贾宝玉受到的吹捧后会觉得不平,会因此感到不甘心,所以知道知道这事儿的来龙去脉之后便来到锦哥儿书房,想要为他做一下心理疏导。

谁知等她来到书房门口,却只见到锦哥儿埋头苦读,似乎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风风雨雨。

她见状,担心打扰了锦哥儿学习,便一言不发地退了出来,转而找到锦哥儿身边的小厮打探情况。

小厮不敢隐瞒:“外边儿说贾宝玉是神童的话闹得沸沸扬扬,咱府上多有为锦二爷不平之语,锦二爷每日重要出来走动,自然是知道的此事的。小的之前也曾担心锦二爷会因此受到影响,还曾想过是否要去向老爷和您禀告,好约束一下府中下人。只是锦二爷却说不必担心,他并不在意外人之语。”

傅里愣了下,有些不信:“他真是这般说的?”

若是锦哥儿真是这般说的,她恐怕还得进去一趟。毕竟她了解自己儿子,知道锦哥儿在读书这方面还是有几分傲气的,若是一点儿其他情绪也无,她反倒要担心锦哥儿是否是为了不让他们担心,而说出的逞强之语。

小厮却摇摇头:“锦二爷说了,他的目标是入朝为官,是想要和兰大爷比肩,而在此之前的所有意外都不足以动摇他的心弦,他只会因此更加努力,而不可能被这些小事影响,进而耽误了自己的复习。”

傅里听完,一脸欣慰:“若是锦哥儿直接将兰哥儿视作追逐的对象,其他人确实不太可能被他放在眼里。”

与兰哥儿相比,贾宝玉确实有些稚嫩。

况且锦哥儿时常听到卫詈退之间商量大事儿,对贾宝玉的情况也更加了解,自然清楚有着整个贾家拖后腿的贾宝玉,等到入朝为官之后根本达不到他竞争对手的标准。

于是傅里放心了,也不停留,直接转身离开了锦哥儿的院子。

没多久,就到了春闱。

春闱考九天,三天一轮,每轮之间只有一晚上的修整时间。

这样强大的考试强度与压力,对习惯了现代考试的傅里来说不啻于折磨,但锦哥儿在之前的考试当中却已经习惯了,不但进考场前一直面不改色,就连考试前夕也能一如往常平静入睡,不知道的,恐怕还以为他并未将这次春闱放在心上。

但傅里知道,锦哥儿只是对这次考试胸有成竹,所以才会这般镇定。

一人考试,全家动员。

锦哥儿考试,定威侯府上上下下足足来了十几号人送行。傅里本来以为自家已经足够夸张的,谁知等到了考场门口,竟然还见到了林如海一家三口并好些个丫鬟侍卫等在那儿。

定威侯府与林家带来的人合到一起,那乌泱泱的一片人,瞧着可真够吓人的。

不少考生及其家人不禁侧目,看着傅里这群人的方向一脸惊叹。

锦哥儿见状顿时哭笑不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