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德顺皇帝
要知道十万军队的监军至少都是从四品,虽然是一时的权利,但是对于自己原本就是从六品来说,是另类的提拔。
以往监军都是内廷太监受理,因为皇帝更加信任太监的原因,今天纯粹是自己知道那些私军的位置和事情,必须要跟着大部队过去配合。
“另外,从朕内帑拿出来二十万两,通知锦衣卫和西厂,务必配合好,保证神武营后勤粮草,另外此事需要保密,泄密者诛九族。”德顺皇帝接连吩咐道。
养心殿众太监和明羽连忙称是,然后众人便依照圣意处理事情去了。
这一夜,注定不平凡。
神武营是保护京都的三大营之一,驻军总数二十万,连夜拔营十万,自然惊动京城。
无数庙堂权臣都在暗暗猜测,连内阁阁老,六部尚书,加上各司衙门负责人,连夜来觐见陛下。
不料,却被告知陛下早已经休息,自然没见到。
另一边,当明羽会见了神武营副统领周纪,也秘密交代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周纪早已经从陛下密折里面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连夜安排军队向湖广出发。
自明朝开国以来,皇帝牢牢把控军队,所以不管臣权如何强大,终究不是皇权的对手。历史上权臣,最后的下场大多数都是不得善终。
然而,当湖广出现以万计私军,这已经威胁到德顺皇帝屁股下面的位置了,所以德顺皇帝不惜从自己内帑拿银子,连后勤都用厂卫负责,可见事情之严重。
当次日之时,早朝的时间已经到了,文武百官早已经等候多时,隐约之间还能听见,百官议论昨晚神武营拔营之事,谈论之际。
“陛下龙体欠安,今日早朝就免了,令各位臣公都回去吧”一个公鸭嗓太监声音传来。
各位权臣则是面色大变,要知道神武营拔营十万之数,自然瞒不过他们的眼线。
但是如果陛下绕过庙堂,直接派军,那就是意味着,莫处必然发生了惊天大事。
几位权臣联想到昨晚觐见陛下,被拒绝,今天陛下又不上朝,那又意味着......
想及此处,细思极恐。
“顾大人,陛下可对兵部有何旨意”内阁阁老黄启衫对着兵部尚书顾珂泽问道。
“回黄阁老,下官这里并没有收到任何通知”顾珂泽也是面带苦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直以来兵部都是负责,这次陛下居然直接绕开兵部,让他自己都怀疑最近是不是哪里惹得陛下不信任了。
“诸位,此事怕是不小,我等应该联合求见陛下,不然,日后庙堂之中那有我等谏言之语”黄启衫知道这件事情必须要见面陛下,绕开庙堂,直接驻军这种先例绝对不能开,这关系到臣权的根本。
自古以来,皇权臣权争夺不休,生为臣子,这关系到自身利益。
各位阁老,和六部尚书都不是蠢人,一点就透,大家很默契的达成意见,匆匆去养心殿外求见陛下。
在养心殿批阅奏折的德顺皇帝,并没有像太监所说龙体欠安,神态举止并没有任何不适之处。
“陛下,内阁首辅左齐,内阁阁老;黄启衫,韩唯民,宋文宇,及六部尚书求见”一名小太监对着德顺皇帝躬身道。
“朕身体不适,今天就不见了”德顺皇帝不急不缓的说道。
“陛下,黄阁老说,如果你不见他们,他们就在养心殿外一直跪着”小太监怯生生的说道,显然怕惹得德顺皇帝不悦。
德顺皇帝揉了揉眉心,叹了一口气:“那就让他们进来吧”
当小太监宣了各位阁老及六部尚书觐见之后,众位庙堂之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则是齐齐叩首:“臣等见过陛下”
“都起来吧,齐齐来求见朕,所谓何事啊”德顺皇帝继续批阅奏书,并没有看向众人。
内阁首辅左齐率先张口:“回陛下,今日老臣听闻,昨夜神武营调兵十万精兵,向西南方向而去,神武营一直以来都是守护京城安全,贸然调兵十万,关系京都安危,老臣不得不觐见禀告于陛下”
作为百官之首,内阁首辅,左齐必须第一个站出来质问德顺皇帝。
其他官员则是纷纷称是,一个个仿佛都在关心京都安全问题,尽显忠臣模样。
“神武营调兵十万是朕的密旨,护卫京都的三大营驻军依旧有四十万之巨,各位爱卿无需担心京都安危。”德顺皇帝看了看众人,然后又把目光看向首辅左齐,缓缓说道。
“陛下,不知这十万精兵去往何处”内阁阁老黄启衫则是出面咨询道。
“黄阁老倒是很关心神武营啊!”德顺皇帝打趣的说道。只不过在场的人精听见这句话都不寒而栗。
德顺皇帝言下之意就是,你一个内阁阁老,如此关心军权,难不成是想指染三大营。
黄启衫作为一个老政客,自然听出来德顺皇帝另一层意思,连忙跪地道:“陛下,老臣对陛下绝对是忠心耿耿,老臣只是想为君分忧,绝无叵测之心”
“既然你们这么想知道,朕也不瞒着了”说这,让随身斥候的小太监,把明羽呈送的密折,递给众人查看。
众人看见密折内容之后,面色均是大变。
“陛下,臣以为,眼下之际,应该即可抓捕湖广总督韩伟,此事非同小可。”兵部尚书顾珂泽立刻表态道。
其他人面色依旧震惊,久久不能平静,事情太大了,养私军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有人想造反,有能力有条件可以造反的人,掰着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
“陛下,不知道有没有查到是何人所作所为”黄启衫也起身试探道。
德顺皇帝摇摇头,避开了这个问题:“众位爱卿,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陛下,湖广地区并无藩王,如今湖广出现私兵,湖广总督不可能没察觉,臣以为查到韩伟身后之人,定能水落石出”内阁阁老韩唯民建议道。
“陛下,老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另一位内阁阁老宋文宇开口道。
宋文宇已经五十多岁,虽然两鬓斑白,但神态自若,一副养身有道之意。
“宋阁老,但说无妨,不妥之处朕赦你无罪”德顺皇帝示意他继续说。
“回陛下,老臣依稀记得,五年前,湖广总督空缺,是首辅左大人,力推韩伟上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