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中风
听了这名老太监的话,洪武帝激动的情绪平复了些许,而后想了想。
确实,正如这名老太监所说,眼下朱允炆到底为何昏睡乃至是昏迷,其原因并不知晓,若是现在洪武帝便急匆匆的赶出东宫,那么或许要不了多久,整个京城便能够知道。
而对于目前的局势来说,稳定才是重中之重。
换而言之,若是朱允炆真的有事的话,那么即便洪武帝再怎么威重恐怕也是震慑不住局面的。
试想,若是朱允炆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从中得益的会是何人?显然正是朱允熥。
毕竟朱允炆一去,那么朱允熥就是正宗的前太子朱标的嫡长子,洪武帝若是再从前太子朱标一系之中选择储君的话,那么根本不可能越过朱允熥去。
虽说除了朱允熥之外,朱允炆还有两个弟弟,但那两个弟弟的年纪都尚小。
老太监走后,洪武帝的心中便盘算了开来。
东宫之中太医院的太医们全部都赶了过来,整个东宫上面气氛很是严肃,朱允炆的榻前,其母吕妃看着躺在榻上昏迷的朱允炆,眼睛之中不停的落泪。
“吴太医,皇太孙的身体到底怎么样?”
在几个老太医对朱允炆察看了一番之后,吕妃顾不上抹泪立即对着太医院的吴院令开口问道。
吴院令的神色有些凝重甚至还有些犹豫,但是听到吕妃的问话之后还是开口说道:
“娘娘,以众位太医看来,皇太孙可能是中风了!”
听闻此言,吕妃的耳边如同响起了晴天霹雳。
中风并不是稀罕病情,但是无疑一旦中风到了后期,那么几乎是治愈不了的。
看到吕妃脸上的神色变幻,吴院令立即接着说道:
“不过还请娘娘不用太过担心,太医们诊断殿下定是因为时节变幻导致寒邪入侵,影响了血脉循行,眼下昏迷乃是初期症状,徐徐调理,定可痊愈!”
听到吴院令所言,吕妃这才止住了泪水。
不过这一番话显然只是吴院令安慰吕妃的,起码在吴院令被洪武帝身边的随侍老太监拉到一边之后,吴院令的口中又是另一番说辞。
“殿下此时昏迷乃是风邪入体甚重,除了时节变幻的原因之外,下官所观定然还有外因!”
老太监的脸上神情并不比吴院令好到哪里去。
作为洪武帝的身边人,老太监知道朱允炆的身体康健意味着什么。
中风严重的话足以导致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而显然若是朱允炆真的严重到这种地步,他的皇太孙之位肯定是保不住了。
即便洪武帝再怎么宠爱朱允炆,国朝上下也不会允许未来的君主是一个严重的中风患者。
“吴院令,事关重大,还请您立即跟杂家去见陛下!”
说着老太监便向吕妃告辞然后拉着吴院令便前往洪武帝的寝宫之中。
当洪武帝在寝宫之中听完吴院令的一番言论之后,他的神情顿时大为震怒。
“外因,吴院令,你告诉朕是什么外因!”
“陛下”
看着洪武帝的脸上陡然冒出的煞气,吴院令战战兢兢的说道:
“中风之源可分为情志郁怒、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时节变化、血液瘀滞等五类,而观如今皇太孙殿下之表现,无疑病情已经有些重了,可言皇太孙之病发的突然、发的迅猛!如此一来,不排除有外因加重了皇太孙殿下的病情”
听完了吴院令的话,洪武帝已经闭上了眼睛。
好一会之后,洪武帝方才如同想到了什么一般向着身旁的老太监说道:
“去,将蒋瓛找来!”
说完,洪武帝又对着吴院令说道:
“太医院务必集中全力给朕治愈好皇太孙的病情,若是不然,朕定有重惩!还有皇太孙身体安康一事事关国家社稷,任何人都不可走漏了消息!”
“臣遵旨!”
听完洪武帝的话,吴院令立即满脸冷汗的跪倒在了地上大声的应了下来。
在吴院令离开之后,老太监带着蒋瓛立即急匆匆的来到了洪武帝的寝宫。
锦衣卫作为洪武帝身边的近卫亲军,蒋瓛这个指挥使甚至在皇宫大内都有自己的地方,因此才会在得知洪武帝召见之后这么快的赶了过来。
“臣,叩见陛下!”
“蒋瓛,蓝玉等人如今扣押在北镇抚司可有什么异动?”
听到洪武帝的话,蒋瓛神情一动然后乖乖的回道:
“回禀陛下,蓝玉等人自入北镇抚司之后,臣安排人时刻监视着,一切稳妥并无闹事之举!”
蒋瓛的话让洪武帝印证了自己心中的猜想。
此前洪武帝还在想着,蓝玉此前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并且敢在奉天殿上明晃晃着和洪武帝唱反调,难道他就真的不怕死?
而且除了蓝玉之外,冯胜和傅友德等人也全都是这幅模样。
说他们不怕死,洪武帝相信,但是说他们不怕牵连家族覆灭,洪武帝却是万万不信的。
冯胜等人都是跟随洪武帝多年的老将了,这些人一个个都不是笨蛋,若是笨蛋的话也不会立下赫赫战功爬到如今的显赫高位了。
但是为何,他们居然还敢站在蓝玉那边,显然蓝玉手中肯定有着一张洪武帝不知道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