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收养孤儿 - 奉天靖难 - 好吧我错了名字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奉天靖难 >

第133章收养孤儿

看到小安子这幅模样,先前朱权心中郁闷的情绪倒是消散了不少。

其实,这王府之中又何止小安子一个人安排胡宁,可以说凡是王府中的奴婢太监就没有一个不怕胡宁的。

“小安子,孤让你在大宁城内收养那些孤儿一事进行的怎么样啦?”

朱权缺人,所以他也重视人才,除了让沈辉在大宁招募幕僚之外,朱权还特意给小安子拨了一些人手,让他在大宁城内帮助宁王府收养孤儿。

可能这样一来,有人会说,朱权对小安子实在是太放任了一些,毕竟好像什么事情都要小安子去做一般。

实际上,此举也是朱权无可奈何之举。

小安子是从朱权幼时便跟在朱权身边的人,再加上这些年的相处,小安子的忠心实际上只有朱权一人,这一点在王府众多下人之中也唯有小安子一人而已。

要知道跟随朱权前来大宁的这些宫人,除了小安子之外,不是杨妃宫中的便是洪武帝派来的,这样一来,实际上朱权也能够猜得到其中定然是有洪武帝的眼线的。

而朱权既然已经决意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那么起码在洪武帝还没有宾天之前,他的一些动作就必须要瞒住洪武帝。

所以,事事朱权都交给小安子去做,一方面这是因为朱权信任小安子,而另一方面何尝朱权心中存了一旦这些事情暴露,那么起码作为直接人,小安子完全可以被推出去当替罪羊的心态。

所以说上位者的心思从来都是复杂的,虽说朱权来到这大明不过数年,但是此时他的思维已经完全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王爷的方式了。

听到朱权的话,小安子连忙说道:

“还请殿下放心,虽说如今圣天子在朝,但是因为咱们大宁乃是边地,孤儿倒是有不少,奴婢这些日子已经在大宁找到了三十多位孤儿,这些孤儿大的九岁,而小的只有两三岁!”

小安子的话说完,朱权平静的点了点头。

其实除了小安子之外,朱权同样令龚合在大宁都司的军户之中统计孤儿的数量。

在历史上,朱权最为崇尚的军队便汉朝那支“为国羽翼,如林之盛”的羽林军。

这些从边地孤儿之中挑选出来的士兵,在成年之后成为了汉朝对付关外匈奴的最强力的武器。

而眼下,大宁都司之中暂且不说,单单是朱权的大宁护卫亲军之中便出现了不少的孤儿,其中以大宁前卫为盛。

朱权准备将军户之中的这些孤儿统一都纳入到自己的亲军护卫之中,这样一来,待其成年之后,其忠诚度远远不是其他的士兵所能够相比的。

至于让小安子在大宁城内安抚的那些孤儿,在朱权的心中却是与军户孤儿们的安置方法不同。

军中孤儿即便只是孤儿,他的身份便已经注定了,那就是将来只能从军,换而言之,待到他们成年之后都是要在都司和五军都督府之中备案的。

但大宁的孤儿则不用。

大宁的这些孤儿目前还是民户的身份,而民户的身份也意味着这些孤儿成长之后的发展前景要广阔的多,不一定要在军中供职。

朱权可以将他们培养成书生、刺客、商人等等。

“小安子,孤知道你手上的事情不少,但是也没办法,谁让孤现在能用的人只有你,孤儿一事,对于孤来说是有着大用的,你务必要时刻放在心上,不论花多少钱都不要紧,但一定要让这些孤儿读书断字,另外还要找最好的先生来教他们!

当然,从现在开始,一定要让这些孤儿意识到,他们能够脱离颠沛流离的生活,靠的是谁!”

朱权脸上的神色逐渐的严肃了起来,而小安子也是郑重的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

大宁前卫的营地之中充斥着各色人等,有大宁前卫替职的军户,也有从各卫抽调而来的军士,更有哲科多兰和乌兰巴日部的蒙古人以及若兰带来的一百多名高丽武士。

实际上现在的度奶奶给前卫已经如同一盘大杂烩一般。

营地之中,来自各卫的军士们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了一起,小小的一个营地,居然分成了七八群。

大宁前卫陈忠之子陈荣今年不过十五岁,本来是还没到承袭世职的年纪,但是因为其父之功,朱权破格直接让陈荣担任了大宁前卫指挥使一职。

而因为大宁五卫乃是朱权的亲军护卫,因此只需要朱权和五军都督府同意,陈荣的这个指挥使自然是当得稳当,而五军都督府在朱权奏功的文件送到之后经过洪武帝的批复便同意了朱权的安排。

陈荣的年纪和朱权一般,只不过月份比朱权小。

可能是经历过苦难的孩子都比别的孩子要成长的快,总之当陈荣站在朱权身前的时候,他几乎不能将这个板着脸一脸肃穆神色的人和十五岁的年纪联系到一起。

当然朱权也不想想自己猜多大,不过要是算上朱权前世的年纪的话,朱权心中认为陈荣是个小孩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任命文件直到正旦才发到大宁,而三日休沐之后,眼下不过才两天的时间。

也就是说陈荣担任大宁前卫的指挥使一职不过两天的时间。

一个才当上指挥使的十五岁孩子想要让如今大宁前卫之中的三四千号老兵油子打心中认同,想想也是不太可能。

而且陈荣虽说已经当上了指挥使,但是可能因为他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快的承袭世职,虽说有大宁前卫的老人帮助,但是手段稍嫩的他想要震慑全军也是办不到的。

在陈荣的陪伴下,朱权走进了大宁前卫的营地之中。

原本大宁内城之中驻扎的只有一个大宁中卫,其余的四个亲军卫都驻扎在大宁城外,但是因为朱权考虑到大宁前卫重建以及大宁中卫的刘占让朱权不能完全放心,因此便将大宁中卫调到了大宁城外的营地,由大宁前卫进驻到了内城。

朱权一路行走,眉头大皱。

他走进的那是一处军营,看样子倒像是集市更多一些。

其实朱权倒是没有想到,虽说他特意有令名大宁都司下属各卫抽调两百精锐补充大宁前卫,但是自然是精锐,那么各卫肯定都是当做宝贝的,而且精锐不精锐也只有打过仗了才知道。

在这种情况下,大宁都司下属各卫无不藏私。

当然,毕竟这是朱权的钦命,所以这个藏私也不好太明显,所以各个卫抽调的两百军士,基本上是精锐和刺头、新兵各占三分之一。

而且从表面上看起来,各个卫抽调过来的军士那都是壮年汉子。

这样一来,营地之中插科打诨的可是不在少数。

朱权不知道的是走在他身侧的陈荣,虽然明面上板着一张脸,但是心中却是忐忑不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