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沈辉的跟脚
“参见殿下,冬日垂钓,殿下端的是好雅兴!”
在一名婢女的引导下,沈辉被带到了沉香阁湖畔。
当沈辉看到朱权的时候,脸上倒是没有露出惊慌神色,甚至显得很是从容的向着朱权行了一礼,这倒是让朱权有些惊疑。
要知道,在朱权决定召见沈辉之后,他还特意命令王府中人不得将是自己亲自召见沈辉的事情透露给他。
在这种情况下,虽说朱权的身份并不难猜,但难得是沈辉居然能够堂而皇之的说出来。
眼下可是礼法厚重的大明,换而言之,即便沈辉心中十分确定朱权的身份,但哪怕有一个不是,这个沈辉的下场是可以预期的。
因此实际上,从这一声称呼之中何尝不是能够看出他的胆量。
朱权将鱼竿拉了上来,然后放到了一边。
“还请沈先生都孤身旁就坐,其其格,看茶!”
说着,朱权的右手便向自己身旁的一个小锦墩上一请。
听到朱权的话,沈辉向着朱权拱了拱手然后便大步的走到锦墩之上坐了下来,这一番举动丝毫不拖泥带水,倒也引得朱权刮目相看。
往往一个人的性格能够在不经意间的小事上表现出来,而眼下沈辉的这番动作实际便在朱权看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沈辉的性格。
换句不客气的话,从沈辉的短短一句话和一个动作,给沈辉安上一个狂生的名头也是不为过的。
沈辉年约三十上下,一身青衫,看起来干净利索倒也没有像一些自命不凡的人一般装腔作势。
“不知沈先生何方人士,为何会想到孤这宁王府来?”
沈辉坐下之后,朱权重新在手中的鱼竿上上好饵料,而后便抛了出去,与此同时,一幅漫不经心的口气向着沈辉问道。
“好叫殿下知晓,草民乃长洲人士,因家中生变,不得不前来北方避难,至于给王府投贴,实在是草民无奈之举,还请殿下见谅!”
沈辉说完,朱权倒是变得有些好奇起来了。
朱权的好奇不是没有道理的,长洲便是后世的苏州,历来便是鱼米之乡,从苏州到这大宁足有两千多里之遥,在现在这种交通情况下,能够跨越这么远的距离,一般人可是完全做不到的。
似乎是看出了朱权脸上的疑惑,沈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落寞之色的说道:
“草民乃平江长洲人士,家祖富,洪武六年被发配西南,草民当时年幼,因家祖恐有大祸故派家仆将草民送到这大宁,以躲避!”
朱权脸上的神色已经全然不对了。
平江便是苏州,而长洲便是昆山,这样一来,所谓的沈富的身份便呼之欲出了。
沈富是何人?如今的大明可没有多少人不认识,当然这位沈富还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字,那就是沈万三!
沈家世代便是长洲的富商缙绅,而到了沈万三掌家族大权之后,沈家的财力更上一层楼,堪称富可敌国!
当年洪武帝率军攻打张士诚,以沈万三为首的平江缙绅纷纷对张士诚鼎力相助,使得洪武帝愣是用了二十万精兵攻了平江十个月的时间方才攻破平江。
击败了张士诚之后,对于当初鼎力支持张士诚的平江缙绅,洪武帝自然是没什么好感的。
虽说在之后,沈万三先是帮助洪武帝大修南京,同时更是提出要出钱犒赏三军,但殊不知此举却是犯了洪武帝的大忌讳。
在这种情况下,洪武帝本想夷平沈氏家族,但在马皇后的进谏下,洪武帝方才判沈万三充军西南。
沈万三不愧是天生的精明人,当他看到洪武帝对他的举动之后,沈万三当即心中便清楚自己已经得了洪武帝的忌惮,虽说洪武帝的圣旨之中只流放了他一人,但是沈万三一离开,长洲沈家诺大的家业岂不是立即会引来无数无数宵小的窥视。
想到这里,沈万三立即对家中进行了一番布置。
长洲沈府除了大部分的家人不动之外,一部分天资聪颖的子弟被沈万三安排的忠仆带离平江,甚至远的如同沈辉一般被带到的大宁。
此举一方面是防止沈家被斩草除根,另一方面何尝不是沈万三为了沈家的家业延续从而做出的布置。
不可否认,当朱权知晓沈辉的身份之后,他的震惊溢于言表。
对于沈家的结局,朱权太清楚了,洪武二十五年沈万三死后,沈家衰落,到了洪武二十六年,因为长洲沈家子弟牵扯到蓝玉案中,在洪武帝的雷霆之怒下,沈家更是一蹶不振,直到最后家破人亡。
“殿下不用如此,草民既已到了这大宁,虽说与长洲沈家依旧有血脉之亲,但是按照家祖的意思,当年沈家的族谱之上便已将草民的名字划去,所以草民眼下与那沈家无关”
听到沈辉这么说,朱权脸上的神色好看了一些。
沈万三,这个名字虽说在洪武帝的心中远远比不上陈友谅、张士诚等的重量,但是毫无疑问,在洪武帝的心中,这沈万三三个大字也是牢牢的占据了一席之地的。
从攻破平江之后,洪武帝便对以沈家为首的平江缙绅忌惮不已,之后更是用了各种手段削弱了这些富商缙绅的实力,除了因为洪武帝是穷苦人出身之外天然对缙绅用一种敌对的情绪之外,更重要的是在平江之战中洪武帝看出了这些缙绅的能量。
平江之战之前,洪武帝数路大军便已经击败了张士诚的主力军队,甚至三面包围了平江。
平江城内,张士诚仅有军马三万余人,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平江抵挡徐达二十万大军足有十个月!
虽说张士诚最终还是落败了,但是此战却造成了数倍明军的伤亡,暴露出了平江缙绅的实力。
如此一来,洪武帝对于平江缙绅的忌惮也并非全无道理的。
而正因为此,所以朱权才会在知晓沈辉的身份之后感到震惊,同时也对是否招募沈辉感到了犹豫。
毕竟锦衣卫的耳目遍布天下,而一旦洪武帝知晓了朱权居然招募了沈万三的后人,可想而知,在洪武帝的心中会对朱权有着怎样的刑罚。
聪明的沈辉自然是看出了朱权的心思,所以才会说出了这番话。
在沈辉的话说完了之后,朱权脸上的神色这才好看了一些。
只要族谱上没有沈辉的名字,那么即便日后洪武帝对沈家夷族,这个洪武六年便已经离开沈家的沈辉想必也是能够幸免的。
毕竟洪武六年的时候,还没有锦衣卫!
甚至如果沈辉不说出自己身份的话,恐怕朱权也不会将他和平江沈家联想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