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横生变故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大宁都司数万明军在朱权的率领下陆续撤到大宁。
朱权刚一回到大宁,大宁布政使尚信便找上了门来。
“殿下,下官实在是惭愧!”
听到尚信这么说,朱权心中自然是清楚其为何事。
朱权初到大宁,虽说也曾拜访过尚信,但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却称不上是什么亲密,因此如今尚信摆出的这幅低姿态倒是让朱权有些吃味了。
当然吃味是在心中,在明面上朱权还是立即摆出了一幅温和的笑容
“尚大人实在是太客气了,对于尚大人此前的不得已而为之,本王也是能够理解的,还请尚大人不用介怀!”
“殿下如此一说,倒是显得老夫矫情了!”
尚信抬起头随后面露一丝微笑对着朱权说道。
在大明十三个行省之中,每个行省具有三司,都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这三个衙门掌握了一省之地的兵权、政权和法权。
而大宁虽地处边地,再加上军户众多,导致大宁都司的势力隐隐压过大宁都司一头,但是显然大宁都司毕竟只能算是军方,而大宁布政使司才是等于政府的角色。
这样一来,其实朱权是非常与尚信亲近的。
而且尚信作为国朝的从二品大员,在这大宁地界,上下官员可以说不少都是其门生故吏,而朱权若想大宁成为自己坚固的大后方,除了大宁都司之外,他还需要将大宁布政使司拉拢过来。
“孤听闻了,尚大人这些年在大宁可是为百姓们做了不少事情,令本王深深的感到敬佩!”
“哪里哪里,殿下实在是太客气了,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尚某深受陛下隆恩自当兢兢业业经营好这大宁才能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花花轿子人抬人,朱权乐意与尚信亲近,尚信又何尝不是如此。
虽说各地的布政使司都有暗地中监视行省内各藩王的使命,但是在明面上从二品的布政使自然是远远不如天潢贵胄的亲王,因此若是藩王执意与布政使为难的话,那么不仅藩王得不到好处,恐怕布政使还会被加倍的惩罚。
尚信今年已经六十一了,年初开始他便上奏京城希望能够乞骸骨、告老还乡,但是洪武帝并没有同意。
原因也很简单,汉、唐、宋、元等朝代士大夫都是七十致仕,洪武朝初年虽说将致仕的年龄提前到了六十岁,但这基本上都是对于那些三品以下的官员而言。
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是国朝重臣,而因胡惟庸一案大肆牵连之后,朝堂之上三品以上官员那是有一个算一个,更何况尚信乃是一省布政使之要职,这些年在大宁经营的很好,洪武帝不同意自然也是有道理的。
“对了,尚大人,本王这里还有一件事情倒是想要麻烦大人”
“哦,殿下请说”
朱权沉吟了一会然后说道:
“此次北征虽说我大明大胜,但大宁诸卫皆有不小损失,甚至军户男丁死绝的也不在少数,因此孤想与大人商议一番,是否允这些军户从民户之中挑选良家子承袭军职?”
朱权的话说完之后,尚信当即便是眉头一皱。
虽说军户家中失去了男丁,但是若是想继续享受军户待遇的话,那么显然这些军户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向军中输送兵员。
但是一般来说,大明军户与民户分治,民户一旦与军户联姻,那么其后代只能是军户。
这样一来,实际上很多民户是不愿意与军户联姻的,纵然有三百亩不用交税的良田。
所以关于此事朱权便要与尚信好好沟通一番了,如果说尚信用布政使司官方的力量去发动一些民户,虽说可能填补不了全部的差额,但是料想肯定会比军户自然发展的要快得多。
不过,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这件事情在操作上却也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
毕竟大宁诸卫的缺口不是一个两个,而家中失去壮丁承担军役的军户也足有近千户。
“殿下,此事不如等下官回去之后与司中同僚商议一番,然后请示京城方面之后再给殿下回答,不知可否?”
好一会之后,尚信方才对着朱权开口说道。
听到尚信这么说,朱权也清楚自己开口有些突然,因此朱权便也点了点头答应了尚信。
.........................................
京城内,说是风声鹤泣也不为过,锦衣卫包围了凉国公,但凉国公却也并非没有还手之力,而洪武帝下令圈禁朱允熥却是让这股风潮开始向着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中旬,一份来自太原的锦衣卫密报顿时让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的脸色变得煞白。
“大将军冯胜与太原分发武库之中武器与太原附近屯田诸卫,另太原与长安之间的快马络绎不绝,有串联之势!”
虽说密报上的字数不多,但却足以让蒋瓛吓出一头冷汗。
冯胜是谁,可以说在大明军中,冯胜的资格甚至比傅友德更老,甚至在国朝不少征伐之中都是以冯胜为主帅,以傅友德、蓝玉等人为副。
数月之前,洪武帝为了顺利的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除了将傅友德等一干五军都督府将领赶往关陕屯田之外,也是让冯胜统领大军驻扎在太原就地驻屯。
太原乃是一省首府,同时也是山西行都司的驻地所在,而山西行都司实际便与蓝玉一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样一来再配合冯胜居然私开武库。
这如何能够让蒋瓛冷静下来。
好一会,稍稍稳住了一丝心跳之后,蒋瓛便拽着这份密报立即便前往皇宫之中求见洪武帝。
作为洪武帝布置在黑暗之中的最大爪牙,蒋瓛拥有着何时皆可入宫的特权。
而此时实际上天色已经晚了,但是蒋瓛却顾不上那么多了。
一刻钟之中,在御书房之中,蒋瓛受到了洪武帝的接见。
“陛下,太原锦衣卫刚刚送到的消息!”
蒋瓛硬着头皮将这张不足五寸的小条子递给了洪武帝,而在洪武帝接过去之后,蒋瓛便立即将头低了下去。
果不其然,在洪武帝看完了条子上的内容之后,洪武帝整张脸的表情都表现的非常不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