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御赐甲胄
“十七弟,这可真是大快人心,你没看到四哥的那脸色,简直就是妙极了,哈哈!”
长宁宫偏殿之中,朱权正在朱栴聚在一起喝茶。
朱栴所说的乃是在刚刚结束的大宴之中,朱棣向洪武帝恭祝敬酒的时候,洪武帝让朱棣先向朱允炆敬酒,此举顿时想让朱棣闹了个大花脸。
要知道当时朱棣可是行了大礼的,而除了朱元璋之外,能够承受大礼的自然也就只有一众皇子的大哥皇太子朱标。
但是眼下朱元璋却要朱棣向朱允炆大礼参拜敬酒,当场就让朱棣闹了个难堪,朱允炆从年龄上来说对于朱棣来说就是一个孺子,而从辈分上更仅仅是朱棣的侄儿而已,好在最后朱棣还是忍住面子上的难堪向朱允炆敬了一杯。
“十六哥,父皇这是在立威啊!虽然你我兄弟都看四哥不是很顺眼,但是不得不说四哥却是我等兄弟之中兵权最盛之人,而现在父皇让四哥大礼向允炆敬酒,这是在定名分啊!”
朱权有些感慨的说道。
听到朱权这么说,朱栴脸色也是一愣,随后也是为之一变。
“这么说,大哥的病是真的好不了啦?”
朱栴突然说出的话让朱权脸上一惊,虽然朱权小心的看了看左右,发现没人注意之后,朱权压低了声音说道:
“十六哥,你要死啊,这种话怎么能突然就说出来!”
“嘿嘿,无心,无心之举啊!”
朱栴尴尬的笑着摸了摸腰间的玉佩。
“不管大哥的病好还是不好,但是允炆的身份摆在那里,大哥若是好了,允炆就是下任的储君,若是好不了的话,那肯定就会被立为储君,这就是父皇的意思是!”
朱权顿了顿接着说道:
“所以四哥这一拜并没有拜错,再者之后,我等不也一样对允炆参拜了吗”
随着朱权的这番话说完,偏殿之中顿时变得沉默了起来,朱栴的眉头也皱紧了。
好一会,朱栴才愁眉散尽,之后洒脱的说道:
“管它了,反正,明年我等就要就藩了,再说这江山是父皇的,他的想法没人可以阻止”
“说是这么说,只不过这次也是让我们看到了,在朝中,大哥的影响力有多大啊!”
感叹完之后,朱权又和朱栴闲聊了一会,接着朱栴便离开了长宁宫中。
朱栴走后,趁着这个时间朱权也是立即收拾了一下然后躺下休息。
要知道,今天可是腊月三十,晚上**的妃嫔和皇子们可还是要守夜呢。
.........................................
时光如斯夫,一眨眼间的功夫,洪武二十五年便到来了。
洪武二十五年,正月十八,洪武帝下达了封王诏书。
一大早,朱权等和朱桂、朱植便来到了奉天殿外,此时不过卯时,但是因为今日正逢大朝,所以便早早的来到了奉天殿外。
三人身上已经穿上了全套的亲王礼服,卯时四刻,洪武帝身边的跟班太监走出了奉天殿站在殿外的侧边大声唱诺:
“宣皇十三子豫王朱桂、皇十五子卫王朱植、皇十七子朱权进殿!”
听到宣召,三兄弟互相看了一眼,然后以豫王朱桂为首迈上了奉天殿的台阶。
奉天殿,坐落在全部用汉白玉包筑的三层石台上,每层台的四周都是雕刻精美的石栏杆,石台总高2.436丈米,边缘高2.136丈,占地37.5亩。石台上的奉天殿广三十丈,深十五丈殿上盖琉璃金瓦,双檐重脊,雕梁画栋,朱漆描金雕花的门窗。
可以说,单单是看着,便让人有一种非常震撼的感觉,同时仰视奉天殿更让人对皇权有了一种敬畏感。
三王走进奉天殿内的时候,殿内的文武大臣纷纷将目光聚焦在了三人特别是朱权的身上。
其原因并不是因为朱权在三王之中长得最帅,而是此次册封之中,朱权得到的兵马却是最多的。
“儿臣朱桂、朱植、朱权拜见父皇!”
面对三王的跪拜,朱元璋平静的说道
“平身,陈恩,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自国朝立国以来,数次北伐,蒙元鞑虏远遁大漠,实乃祖宗庇佑,但今,蒙元余孽数度屯兵边境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有皇十三子朱桂、十五子朱植、十七子朱权,聪慧好学、体貌魁伟、长于军务、才干颇能,今特晋皇十三子朱桂为代王、皇十五子朱植为辽王、皇十七子朱权为宁王,藩属大同、广宁、大宁,世镇藩国,永为帝室屏障,钦此!”
“儿臣叩谢皇恩!”
圣旨念完之后,三王立即再次向高坐在御座之上的洪武帝叩拜行礼。
“大同、广宁、大宁乃边关险要之地,赐代王大同左卫、右卫、前卫为亲军。
赐辽王广宁卫、广宁左卫、广宁右卫为亲军。
赐宁王大宁左卫、大宁右卫、大宁中卫、大宁前卫、大宁后卫为亲军!
宁王藩属事关重大,因此授节制大宁都司及朵颜卫、泰宁卫、福余卫之权!”
洪武帝的一番话如同一枚重磅炸弹炸响在了奉天殿内。
宁王亲军五护卫本已超过了常制,再加上节制朵颜三卫更是兵权大盛,但是这些此前洪武帝已经露出了口风,并且态度坚决,因此朝堂上的大臣们尽管心中有异议但是并没有提出。
但是现在谁又能料到,洪武帝居然赐予了宁王节制大宁都司的权利,这已经不能简单的来形容了。
要知道大宁都司可是有着二十二卫和三个千户所。
而根据兵部的存档显示,大宁都司的兵力足足有七万之多,再加上朵颜三卫,岂不是意味着宁王麾下的兵马将会超过八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