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对联
教导朱权他们这几个皇子的正是齐德,当然在后来,他被洪武帝赐名为“泰”。
洪武十七年应天府会试第一,洪武十八年乙丑科进士,之后便被任命为兵部主事。
从某种方面来说,这位齐师傅是一个允文允武的人,因此洪武帝特命齐德担任宫中皇子的师傅。
当然教授皇子们的师傅远不止齐德一个,只不过今天正好轮到齐德而已。
在朱权来到皇子书房(也就是学堂)中的时候,朱植和其他的几个皇子已经到了。
这一点便可以看出太子和皇子的区别,洪武帝为皇太子朱标专门兴建了一座大本堂,而朱权等皇子就读的则是另一座皇子书房。
看到朱权走进来之后,朱植问道:
“十七弟,怎么样,赢了沐昂那小子没有?”
“哪能不赢啊,十七弟的乌骓马乃天下良驹,沐昂的黄骠马简直就是萤火与皓月争光,岂有不输的道理!”
没等朱权说话,和朱权一同走进来的朱栴便开口说道。
听到朱权取胜了,学堂里面的几个皇子也是露出了喜色。
要知道他们这几位天潢贵胄最近在沐昂那小子手上可是吃了不少次的亏,而眼下朱权为他们出了一口气,自然是人人欢欣。
就在学堂之中,几个皇子纷纷开口询问细节的时候,只听到学堂门口响起了一声咳嗽声,然后只见齐师傅迈步走进了学堂之中。
“拜见师傅!”
虽然在这里的几位都是皇子,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尊师重道乃是大礼,因此在授课之时,齐德不仅不用向这几位皇子行礼,相反,这些皇子还需要向齐德行礼。
洪武帝对儿子们的教育是严厉的,因此对于教授这些皇子的老师,朱元璋也是给予了用戒尺处罚皇子们的权利。
而齐德也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因在座的皇子们没少被齐德用戒尺处罚过。
虽说眼下快要过年了,但是显然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寒假的概念,不过从腊月二十八也就是明天开始,皇子们便不用来上课了。
各个皇子迅速的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坐了下来,齐德黑着一张脸坐在了自己位于前方中间的位置上。
“首先恭喜卫王殿下、庆王殿下,还有十七殿下,说不得明年三位殿下便要就藩了。”
说着,不等三王说话,只看到齐德背诵道: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哪位殿下能够告诉臣,此文出于哪一篇?”
齐德的眼睛不停的扫视着书房之中的几位皇子,很快朱栴便站起来说道:
“回师傅,该篇乃是《礼记、礼运》!
“庆王殿下答得很好,那么能够请庆王殿下接下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一边背着,一边朱栴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不过就在这时,齐德却是喊了停
“下面就不劳烦庆王殿下了,还请十七殿下接!”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当朱权背诵道而兵由此起的时候,齐德的眼睛之中闪过了一道精光,只听他突然开口说道:
“十七殿下,试问大道好还是不好?”
“自然是好的!”
“那么又为何,人们明明知道大道乃天下为公,同时能创建和谐盛世,但偏偏愿意为此而努力的人却是不多,很多人却都想着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
齐德的话一说完,朱权的额头上快要冒出了冷汗。
“人性有惰、有私!”
“可,孟子说人性本善?”
这个时候朱权感觉齐德完全就是在故意刁难自己。
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这两种观点在历史上争论了无数年,甚至以此为代表的儒家和法家也是一度水火难容。
“齐师傅,需知荀子也说过人性本恶!”
“那么十七殿下,您认为人性本是哪般?”
“回师傅,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尽管朱权没有明说,但是从他采用了荀子的观点便可以看出,朱权倾向的是人性本恶。
朱权说完之后,齐德的眼睛微微的眯在了一起,不过一会之后,齐德却是笑道:
“很好,看来十七殿下将《荀子》学的很透彻!十七殿下请坐下吧”
接着齐德继续说道: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坐下之后,朱权的神情有一丝恍惚。
荀子是法家的创始人,李斯、韩非子均为荀子的入室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