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厌胜
第79章厌胜
漫漫冬日还没开始,麟德宫里早早就准备好了火炭。关妃的身体一直没有好转,也查不出什么毛病,李稚虽急也没有办法。火炭已是笼起来了,因为关妃一会儿满身大汗,一会儿又喊冷,瑟瑟发抖。炭盆是一会上了,一会撤。
两个人都开始消瘦。关妃的孕身这么折腾着,只见身上呼呼的掉肉。李稚的脸上胡须渐长,休息不好,眼窝深陷,眼睛无光,越发黑瘦。
夏太监见到李稚的样子,心里难过极了。小德子三番五次的跟他挤眼,他只是装没看见。
他知道小德子要说什么,只是也知道,自己一旦发难,后宫顿时就是波涛涌动,一场人祸是必不可少的。这其中,也会连带多少无辜的人丧命。
在后宫服侍这么多年,他对就要发生的事,脚后跟都能想明白。只是,他犹豫来犹豫去,他觉得,一个关妃死了,也不是什么了不起,后宫女人多了,如果后宫翻出个大案,只怕死个千人都是旦夕之间的事。
他经历了太多这样的生死,实在不想再看血光。
但他看到李稚难过的样子,如丧考妣,四个字,浮现在他眼前。
是的,上次看李稚这样,是太宗辞世,再往前,是孙后。李稚的伤心已经开始伤身了。这让他非常为难。
看着关妃去死,他是不难过的,看着李稚哀伤成这样,他受不了了。
他知道,在他心里,这个从小跟他作伴的孩子,已经是他的家人了。
李稚又累又困,伏在几案上睡着了。眼角的泪滴干涸了,在他睫毛上粘住。夏太监站在那里看他,心里七上八下,几百个主意在斗争,几百个自己在吵架。
近来国事也不安稳。高句丽又乱了。已经发了几次国书求救了。到底出不出兵,李稚跟舅舅孙无忌又起了争执。
依李稚的性子,他早就让户部筹银,这会子大齐军队都已在路上了。
孙无忌主张按兵不动。
他的借口,无非还是天子登基不久,国内不宜大动干戈。国家刚刚储备的粮草,打了这一仗,又需要好几年缓。
大臣们分了两派,一派紧随孙无忌,另一派,则是武将军们。他们承平日久,只说大齐的枪再不磨,将士们就只会打猎不会打仗了。
李稚更看重东北边疆的稳定。向北还有契丹要平衡,如果高句丽再乱,整个北疆都不得安宁。而作为太宗的后代,李稚那股崇武的劲儿,一直都在血液里流淌着。
今天早朝,依然没有议出个决断。李稚回到后宫,却不再像以前愁眉苦脸不停踱步,立即发了虎符,召唤李勣。
夹在前朝大政决策权的争夺和后宫关妃突发怪病间,李稚身心俱疲。
夏太监犹豫着,不安着。
只是,李稚忽然间细微的呼噜响起来。
夏太监按捺不住了,很久以来的踌躇不定,终于有了决定。
。。。
。。。
雨夜的太极宫,宫门突然打开,一队羽林马蹄飞奔,往西市而去。
黑夜里,盛装的惟娘伸手接了一滴屋檐的雨滴,闭眼抿着,好像是人间极致的美味。。。她已经许久都不怎么睡觉了。夜夜都在等。不知道这等待有没有结果,不过她的哀伤越来越浓。
麟德宫,突然呼啦啦的来了乌压压的内侍,侍卫,不让扰了关妃,将宫室用人围了,里面的人不许出来,外面的人静悄悄的挖地三尺。
夏太监负手站在廊下,心里并不平静。其实他也不知道能挖个什么出来。他的耳报说埋了。埋在哪里并不清楚,能挖个什么出来,也不清楚。万一没东西,还叫宫里闹出这么大个动静,那口水都能把他埋了。
这也不去想了。只是若挖出来跟李稚有关,李稚能不能承受,他也没有把握。后宫、前朝能不能接受这么大的变故,后面的变数,更不是他所能控制。
。。。
自前大汉朝以来,盛行巫、蛊之术。后宫尤为多用。嫔妃有的为了生子,有的求宠,固宠,所求虽多,方法却只一个。大汉以为巫、蛊来源于匈奴民族所信之萨满巫术。连他们的大将霍去病也21岁早逝,传说也是被匈奴的巫婆下了巫、蛊。
英武一世的汉武帝,第一次遭遇巫蛊,就是“金屋藏娇”——自己皇后陈阿娇。
因为宠爱卫子夫,阿娇怒火中烧,在警告,制止,打击都没有成效的情况下,阿娇无奈之下,或许还有母亲长公主的授意,她找来楚服施法。
所谓“巫蛊”,不过是诅(咒)之术。
而阿娇的任性,不仅丢掉来后位,女巫楚服及宫人受牵连被诛者达三百余人。这次巫蛊之案,使得卫子夫登上了皇后的宝座。
而最大的麻烦,是此后,后宫女子用女巫和巫蛊之术的屡禁不止。以致流传至今。
女巫楚服是在坐着念咒时被发现的。能搞出这么大动静而不怕人的,也只有娇蛮任性之极的陈阿娇了。后来的嫔妃胆再大也不会如此丧心病狂,于是,厌胜开始流传。
所谓厌胜,就是以桐木制作小偶人,上面写上被诅咒者的名字,生辰八字等,然后施以魔法和诅咒,将其埋放到被诅咒者的住处或近旁。这些人相信,经过这样的魔法,被诅咒者的灵魂就可以被控制或摄取,最终被索命。
从关妃宫里墙下,挖出来的正是这样一个桐木人偶。
雨水的冲刷和沤泡,不曾把人偶奈何——外面包了一层又一层的油布。看来施蛊之人,想的很是周全。先是用了一个精巧的木盒子装好,外面再用油布。拿出来的人偶干干爽爽。
夏太监一眼看去,果然跟耳报说的一样,一层幡带着咒语。也在这一眼间,他心里陡然跳了一下,三个小字映入眼帘——“关雪儿”。
关晴,才是贵妃关氏的闺名。
小德子入宫多年,跟夏太监却并不长,这就让他还饱有好奇心,夏太监已经教了他几回——“你一定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此时还是凑了过去,看完过来唠叨:“这倒奇了,怎么不是贵妃的名字?难道是咒的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