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熟人来了 - 烛九阴乱齐记 - 默姬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烛九阴乱齐记 >

第299章熟人来了

第299章熟人来了

房州城外,一队行人匆匆。一路上,他们昼伏夜出,整夜赶路,本来一个月的路途,他们只用了二十天。

这天早上,魏应儿正在洗衣,今日天气不错,早早洗完衣服,带着裹儿出去走走。背后的李裹儿已经会蹒跚走路了。

南边天暖和的早,油菜花已经开了漫天遍野。裹儿这几日都喜欢拉着她娘去河边玩,摘油菜花给她编花环。

裹儿在花丛里慢慢走着,缓慢,但十分的稳当。

她对平衡感非常熟练,很少自己摔倒。

可是今天她摔了好几次了。

今天的油菜花好像又盛开了一批。

她往河岸高处走去,那边的路有些不平。

魏应儿看不见裹儿。刚才她看见一株稀有的药草,只顾用心采了,裹儿自己就走远了。

魏应儿吓的叫着,四处寻找。

她往河岸高处寻来,就见河滩上,一个人抱着裹儿站在油菜花间,和气又淡然。

魏应儿一见大喜,刚想叫出来,又闭上嘴。她知道,如今自己出来,后面不知道跟了多少个尾巴。

而且,要是知道熟人来了,只怕不久,天帝那里就知道了。

她慢慢走近,笑着谢谢。

那人还礼。将裹儿递过去。

魏应儿再次还礼,带着裹儿一面玩,一面往家里走。

好像刚才好心人发现了裹儿,还给了她。她跟人道谢后,便回家了。

可是她的心里在剧烈的跳动。那人把裹儿递给她时,还给了一张字条。

字条在李哲眼前打开。熟悉的字。

“真的是他,仁大来了?”李哲不敢相信。

毕竟如今李仁外放刺史,任上的官员,怎可乱跑?

“我亲眼见到他的人了。这还有假?”

字条上写着本地一处振鹤楼,明日中午在那里见面。

李哲有些犹豫。“如今这样子,仁大来做甚?难道来访亲问友?”

“去了再说。阿哲,别人信不过,仁大,你还是可以放心的。”

“如今人心不古。你也听说了那个《罗织经》了,可是将人心之坏,描写到极致了。”

“。。。也不会比现在更差。”魏应儿觉得李仁此行,是冲着他们的将来来的。

振鹤楼地处在房州城东门内,因位置略僻静,来的客人倒是不多,只是熟客都喜欢它的安静。刚好外面护城河淌过,从振鹤楼的三楼房间看去,正好相对两不厌。

庐陵王今日的装扮跟素常一样。脚上还绑了两根草帮子。他平日做事时,嫌脚上草鞋不结实,多帮两根固定。

到了那里,已有人迎出来。带了去到房间。

“庐陵王,好久不见了。”九阴拱手寒暄。这不是客气话,是有些日子不见了。

以前的君臣落座,李哲看桌上放的都是自己爱吃的菜品,“仁大,只有你还没忘记。。。我。”

“庐陵王多虑了,天下人都没忘记你,所以,我要来。”九阴斟上酒。还是以前的规矩,等着庐陵王先说话。

今天的庐陵王沉默良久。

无话可说。

朝廷的变化,九阴比他还清楚,自己对新帝登基,已经上过贺表,该说的都说了。

见庐陵王跟以前真的恍若两人,九阴便开口道,“青州过来,真是千重山。这才知道,我大齐疆土之广,子民之多。”

庐陵王叹息道,“以前做皇帝,不能出来,最多就是狩猎,到雍州去两日。如今不做皇帝,还是不能走,连房州这么个小城都出不去。今日来见仁大,也是找了多少个理由,铺垫了一日,才成行。”

“庐陵王不必亲自走,为臣子的替陛下走也是可以的。比如我,这次出来,青州那里留下知韵跟敏娘子帮我守着。”

“昨日还跟应儿说,你如何做到偷离职守之地,却能一路到此而不被朝廷知晓?”

“我那青州现如今是知韵帮我打理呢。以前没用过,这回来,还是敏娘子的主意。让知韵易容为我,青州刺史并未擅离职守,现在日日审事,勤勉的很呢。”

九阴走后,知韵尽职尽守,生怕没做好,所以日日审事,查行踪,比自己在时还严格呢。

九阴看李哲的样子,胡须不整齐,眼神涣散,听到响声就害怕。

这是当皇帝留下了梦魇了。如今担惊受怕,自然是怕长安城里的那位亲娘,一不高兴发个旨意痛斥一回,哪天没睡好,也可能就下旨赐一条白绫。

可是,此行就是为了激起李哲的雄心的,否则跑这一千多里路为了什么。

李哲酒入愁肠,话多起来,但都是颓丧不堪的话。

也是,一个人,莫名其妙做了太子,如何莫名其妙做了皇帝,又莫名其妙的被推下台,贬为两字王,日子过得,,看脚上的草鞋帮子还在就知道如何了。

李哲,大齐第一纨绔啊,不过区区数年,就一副落寞的农夫模样。

世间的权势,真是好东西,也是杀人的东西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