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让他嫂子也和离了吧 - 烛九阴乱齐记 - 默姬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烛九阴乱齐记 >

第241章让他嫂子也和离了吧

第241章让他嫂子也和离了吧不仅李稚越来越依赖皇后,整个朝政,也都倾压在皇后身上,所以,关后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的放在了长生殿。

这两天,李稚又病了。

今晚,忙完了一天的朝政大事,关后让人敲着伏案久了的肩膀,闭眼想自己的心事。

贺兰的事,总算有个交待了。这几年来,她自己辛辛苦苦,一面跟大臣们斗争,争取自己执政的正统,一面照顾李稚的病体,将他承受不了的政务也接过来。幸好她自幼身体底子好,不然,这样繁杂的政事着实令人辛劳。

总算她天赋异禀,对处理朝政有天生的悟性,很快就能独当一面,并且,她跟商人阿耶学来的清晰的条理,也将时间安排的紧凑合理。所以,虽然朝政依旧繁重,她却越来越得心应手。

只有两件事,她放不下。

一个,就是太平。那个畜生一日不缉拿到案,一日不受死,她就不能安。

一个,是太子。封后不久,废后养育的李宏还算明白事理,自己上表,称才能不足德性又浅,不足以承担大统,要让出太子之位,叫她省了事。自己的长子,当今皇帝的嫡长子李弘自然而然就册立了太子。朝里一点波纹未起。立嫡立长,这是他们的道理,谁又会自己搧自己耳光?

可是,太子如今已经长大,这些年,自己忙于辅佐夫君李稚,跟李弘的感情不知怎么,却有些生分。

仔细算来,都是儿女之事。

不过关晴实在是精力无限,烦心事虽然不少,朝里跟她作对的也从来不缺,但她也总是能举重若轻的,四两拨千斤的解决掉。

北门学士现在也很得力。范履冰是个得力助手。很多事,丢给他自己很放心,也省了很多气力。

看来,还是要养士。养士就是养人,养人就能给自己分担。

年关在即,虽然李稚的身体又不好起来,每年冬天都是他最难熬的时日。这个跟太极宫地势太低有关。每到冬天,就又冷又潮湿。明年该再议议挪宫的事了。大明宫就很好,地势是全长安最高的。只是先帝修了一半就搁着了。

前日明崇俨带来了一个喜讯,让她觉得最近实在是喜讯不断。

太平跟薛兆的婚事在即,两家门楣也相称。算是一喜。

而在婚事前,那个畜生也被找到了,这个算是一份及时的大礼啊。自己对太平也算有了交待。

还以为一辈子找不到呢。

九阴跟着宦侍到了殿外,脱了鞋袜,走了进去。

轻轻到了跟前,跪地行礼,口里喊道,“臣,郁林郡王李仁见过皇后殿下。”

声音不大,刚刚好让皇后听到。

九阴进殿前,远远打量了一下,已看到关后在闭目养神。

关后身上仿佛带着一股气息,让人臣服的气息。她即便没动,也没看,可是满殿的人都大气不敢出。除了灯火和熏炉里的香,都安静着。

九阴等了一会,见关后似乎睡着了,还是没动。

于是自己也默默的跪坐在地上。

潮冷。长生殿因为在太极宫里地势最高,大约从太宗开始,也就拿长生殿做寝宫,和处理朝政,见外官的地方。

不知道李稚家是不是祖上有隐疾,几代人都有头风病。太宗还有骨痛之症。

可能跟这个有关,他们都喜欢长生殿。

对于潮冷,九阴是一点不陌生,相反他很适应。他的前身就是一条依附在山川的烛龙,终年湿冷、树林荫蔽,他很习惯。

九阴正在胡思乱想,听见关后开口道,“回来了?”

“是。臣从兖州卸任回来,到京里已报备。”

“这几年,我听着兖州不错,政事开明,治理有序。还把河道和水利都加固了。”

“是。李仁做了一些事,可实在也担不起皇后的夸赞。”

“做的好就是给我争脸。都知道是我放你去那里。连陛下都夸过你,我白说一句你是李家的千里马,也是有缘由的。”

“臣自忖比不过李家儿郎们开疆扩土,就做些小事而已。”

关后这时已坐起来,扶着矮几,看着九阴。稍顷,她摇摇头,“李家被孙无忌害的惨,能用的儿郎并不多了。夸你知道办事也是因为确实凤毛麟角。”

九阴听了,不再说话。再多说,倒像是自己矫情了。

“听说,回来路上,见到明崇俨了?”

终于问到了。九阴知道,这么晚见他,就是想把这事问的不那么正式。

“是。臣见到明侍卫了。”

“你们,认识?”

“回皇后殿下,仁幼年流放岭南,并不曾见过宫里的侍卫。这次是第一次见。”

关后突然提高了声音,“第一次?那怎么见面就能一起杀人?”

九阴向上拱手,并不抬头。

“那日其实是见歹人欲行不轨,明侍卫追杀到树林边,正好臣脚步快,在那里便截住了。这才合力杀了歹人。”

“这么说,你们不是事先知道那人的消息了?”又过了一会,关后接着问道。

九阴知道,此时关后一直在观察自己。若是有一丝紧张,就会被她看了去。

可是,恰恰是九阴,他是从来不知道紧张的。

“回皇后殿下,臣从兖州启程,一路走的并不快,到那里刚好口渴,是凑巧,这个可问臣的随处。”

九阴低头看着地面,面沉如水,没有一丝慌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