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冯府小郎君
第152章冯府小郎君这大概是离开长安以后,九阴跟玮二郎吃的最顺口的一顿饭了。
知道他们第一次离乡背井,必定许久没有吃到长安的美食了,因此今日冯老夫人特意命令厨子做了长安特有的面食,炊饼和肉汤。带馅的蒸饼,热气腾腾的放到几案上,一咬顺嘴流油;老夫人牙不好,特意要的大碗的软面片馎饦汤,加点酸汤,这也是最地道的长安食法。
肉汤,在大齐百姓是很难吃到的,牛肉汤,就更是少见。大齐自从立国以来,重视马政农耕,马匹耕牛都有名册,不得随意宰杀。耕牛更是不允许宰杀,只能用于耕田,不得食肉。只有耕牛摔死或者老死掉了,也要申报乡里验看,才能取其肉,否则就是犯法。
九阴他们虽然出生王府,但牛肉和牛肉汤,也只能偶尔食之,平时猪肉汤也不多,倒是羊肉汤多。吴王府就更是严格,李恪对国家法度看得很重,别的王府私自找了人把牛杀了,报一个病死啥的,也都是经常的事,法度对下必须严格,对勋贵们则是睁一眼闭一眼。不过吴王府却一直不轻易取食。
岭南遵循的也是大齐法令,只是政令出自大齐,实施于岭南,那么对于冯家,尤其是老夫人,自然就没有禁忌。所谓举国奉一人,举家奉一人,等级森严下,也没有人敢去追究太守家吃不吃牛肉。
所以在冯府案头出现了水牛肉,还有新鲜的鱼脍,一点也不稀奇。
冯老夫人对饮食极其讲究,她在长安时的规矩,一丝未改。那鱼,必须是现从河里捞起,新鲜的就切片,再拌了葱、生蒜片、姜、酱料下肚。日常吃的芹菜也比其他人讲究,都是一水嫩嫩的水芹,入口即化的好吃。
还有那肉汤,却是羊肉汤,炖的时间长了,都化了,喝了热乎乎的,并没有腥味。
最叫绝的,是牛肉的吃法。跟大齐不同,这道牛肉已改了做法。这也是老夫人惟一接受的改变。因为岭南对肉类,多用一种炙的做法。在烧红滚烫的铁板上,放了事先腌好的肉,两面炙熟,也是蘸了酱料吃。牛肉的肥美多汁还在,又嫩,带了酱料,吃进嘴里,肉香,烤炙的外面,酱料合为一体,香到不行。
玮二郎面前的这道肉,被他几口便吃进嘴里。可是好吃极了。冯老夫人连连叫他慢些,又让人再给添了一份。旁边的冯太守这时也笑呵呵的,看着两个孩子吃的这么香甜,心里也是感慨,若不是家里生变故,两个都是皇家儿孙,哪里会饿得吃相都没有了?
太守夫人陪着老夫人坐着,挑些老夫人爱吃的分了给她细细的嚼。今天老夫人太高兴,若是一下子吃多了,晚上又要闹肚子起来,一家子都不能安生。
九阴给小叶子又要了几块牛肉。这水牛肉跟长安吃的不大一样,肉质也不同。小叶子喜欢吃苋菜,那白菜、秋葵、茄子蘑菇放了酱油、糖、盐、醋煮来吃,本地又有腌制的小菜配着,果然是与长安不同,却胜在一个鲜字上。
大快朵颐的时候,外面进来一个粉妆素裹的小郎君。
这也是老夫人的心尖子,太守之子,冯元一。
见到老夫人,这小公子口里糯糯的喊着“大母。”
冯融笑道,“今日怎么才回来?快来见过,,仁大郎和玮二郎。”一面对九阴他们道,“这是犬子,元一。”
冯元一上前,好奇的打量着这两个从未见过面的比自己大的男孩子。彼此见过礼,冯元一也是官家小郎君,这时落落大方的问道:“二位兄长某从没见过?”他阿耶想了想,告诉他,“这是从京城来的,姓李。他俩的阿耶是你阿耶的朋友。”
冯元一疑惑的看着九阴他们的衣裳,从北方过来,带的本不足。这几日又来来往往的奔波,吃睡都凑合,已经很旧了。
冯元一穿的干干净净,因岭南暖和,历来服饰都喜欢用花点缀。自己身上花团锦簇,而那个大郎可是衣肘磨的都要透明了。冯元一跟身边的家奴回头说了几句话,那家奴听了转身走了。自己往大母身边凑去,冯老夫人对儿子媳妇都历来严肃庄重,但元一一到,立时就露出笑意。祖孙俩感情很好,元一笑起来暖融融的,谁见了都欢喜。也最被老夫人疼爱。
九阴看见那冯府小郎君这么晚了才从书院回来,想来老夫人对这个孙儿希望很大,连他们来了,也不让孙子请假。又见冯元一在祖母身上蹭来蹭去的,一幅承欢膝下的欢喜时光。猛然脑海里想起,自己每次淘气,或者受了委屈,必然哭喊的天崩地裂,直到阿耶,阿耶回来伸手拉他起来,再让他的小脑袋伏在阿耶宽阔的肩膀,一样的欢喜,一样的父子情深,只是从此不再有了。
心底的悲痛再次涌起,隐隐的恨意像山上的爬藤,越来越茂盛,开始纠缠,发枝,在心里越发沉甸甸起来。
如果说,胡风的话打开了九阴懵懂糊涂的脑筋,现在,冯元一的出现,让他心里的痛猛的炸裂,才发现自己心底真正的那个深洞的存在。一个无底洞,里面,全是满满的恨。
九阴借口内急,自己一个人出来散散。
叙旧的时间很久,因此下午来的时候天还日在中天,现在已是月色胧胧,软软的风吹在身上,好像这世间从来没什么伤痛。
“仁兄,”回头,那个千宠万宠的小郎君跟着他,也出来了。
“元一看大郎哥哥来岭南急,想来没有带足行装,刚好我慕容哥哥上次来时,阿娘给他新做了一些衣裳,也没穿就回去了。你俩身量一般,应该穿得,你拿回去试试?”
元一的脸上笑容真诚,没有一丝轻薄的意思。
九阴也没有那些客套。刚好自己的衣物也都接不上了,伸手就接过来。不过接过来刹那,犹疑了一下。
元一体贴的轻轻说,“二郎哥哥那里我也将我的新衣拿了些来,大郎哥哥不用担心。只是那小娘子还暂时没有合适的,明日我便提醒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