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一骑绝尘 - 烛九阴乱齐记 - 默姬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烛九阴乱齐记 >

第59章一骑绝尘

第59章一骑绝尘第一次在营帐过夜,敏儿忽然有种木兰行军的豪气。

到了骊山脚下狩猎场,随从护卫便忙着安营扎寨,各家营帐都早已指定了地方,围着皇帝的大帐层层布开。

待安置好用了晚饭,天也黑了。贵妃一日劳累,早早休息了,吩咐晚上就不用各府王妃夫人去请安。皇帝召集随行大臣、将领升帐,布置完狩猎安排也让散了。

。。。

此次的猎场设在骊山北面坡上,营帐放在坡脚下。

小芹也是第一次看天子狩猎,觉着新鲜,怂恿敏儿带着爬上营寨后面的高处去赏夜景。

此时,夜深千帐灯。

一帐灯接着一帐灯,向山那头伸去,快要接到天上。一种燕然不归,都护横朔的悲怆油然而生,敏儿想,大概这就是第一次见识军旅,最易有的苍茫英雄感。此时才明白,何为天下,何为生灵,何为力量。

隐隐传来将军角弓鸣,行辕里,五人一列或十人一列的流动哨兵规律的行走,整个行辕被围起来,旗帜林立,三五一隔就有士兵把守。

漫天星辰。两人静静的看,又找着长安的方向,发了会儿呆。

一会儿,黑黝黝的群山也安静下来了。号角声响,诸灯开始熄灭,两人赶紧回去了。

必须赶在行辕门关闭前回营帐,否则,今晚就得跟野兽共眠了。

第二日一早,行伍之人按点造饭,炊烟袅袅。因为跟随皇帝,算作离宫,便不似平日军营早上吹角号,也不闻大声喧哗。诺大的军营,来来往往,有条不紊。又让敏儿惊叹不已。

敏儿以为自己起了大早,结果发现大军都早已用过饭,除了巡逻士兵,其余人都出去巡山,去猎场布旗了,暗自懊恼,笑自己见识果然太少。

各府接到贵妃懿旨,今日依旧不立规矩,到明日猎场一起见。饭后,皇帝起驾,带领狩猎的将帅士卒,前去猎场。大臣将领们各自按指定位置蔽旗。兵部再宣读狩田令,夜里就赶着布置围场。第二日便是正式开猎的日子了。

听说除了贵妃,还有一些嫔妃也随驾狩猎,敏儿便让小芹前去打听,惟娘是否也来了。

小芹回来说皇帝带贵妃在大帐,其余的嫔妃按品级或独住,或合住,也都在不远,只是跟各王府、大臣的营帐都隔开了。并不知惟娘有没有来。

。。。

绿幺的事,上次没问明白,如果惟娘也来了,这次狩猎总有机会能见到,敏儿打算要仔细问问清楚。

想来离开大内,到骊山这山清水秀之地,她们也呆不住的。再者说美人的品级,护卫并不像贵妃那样森严,敏儿便来来回回在行辕里转悠。

果然,过了一会,看见几个宫妃带了侍女和护卫,骑马向大门处走来。惟娘正在里面。

在门外看到敏儿,惟娘在马上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敏儿正想上前,惟娘已转身驾马而去。

一行人是去离宫妃子汤沐浴。

。。。

。。。

骊山山下有温泉,每次来游幸狩猎,后妃都喜欢泡一泡温泉汤,去一去寒气。

因此,几乎年年都要来狩猎的太宗,便令左卫大将军和将作大匠阎立德在原有的前朝行宫基础上,建宫室楼阁,赐名“汤泉宫”。汤泉宫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

只是这次李稚怕贵妃身体吃不消,不想每日奔波在猎场和离宫间,因此都命驻扎在猎场。便离汤泉宫有些远。

皇后有专用的汤池,李稚特意也给贵妃指定专用海棠汤,嫔妃有青莲汤,敏儿她们有命妇家眷可去的“宜春汤”,其余的可去长汤十六所。

看着惟娘走远,敏儿悻悻的回了自己的帐子。

今日狩猎第一日,各家只去找到自己的旗帜,认好地方,听完狩猎令李恪就回转了。

午后无事,敏儿正在打盹儿,听李恪传她们都去主帐。到了一看,世子和萧妃都已在了。

“明日第一日开猎,陛下的意思,要办得隆重些,所有人必须早早到自己的旗子下。有些规矩不懂,只管问。”

“明日可是人多,世子你跟紧母亲,不要乱跑。猫奴雀奴,你们这几日耳朵立起来,这骊山上野兽不少,前两日清场,怕是都赶到围场之外,不许让世子跑出围场。”萧妃虽不是第一次来,担心世子,因此嘱咐道。

猫奴他们连忙应了,在王府憋了这么些日子,出来了很是开心。

敏儿倒是无所谓,只想明日就去看个热闹,心里惦记着见了惟娘就回府,还要去府里等知韵她们。

李恪见她心不在焉,便道:“敏儿你明日是跟了我狩猎,还是跟萧妃世子在后面守着旗?”

骑马还好,开弓可没练过。守旗也就罢了,那野兽若是袭来只能拿旗子打跑了。

“敏儿还是跟娘子守旗吧,敏儿不会拿弓。”

交待完毕,李恪便让敏儿随自己去太仆寺的马场挑马。李恪自己与随处平日自是有马,萧妃和世子也各有驯服良好的走马。敏儿因入府不久,还未备马,便去马场寻了一匹健硕一点的走马,敏儿上去试了试,骑得还顺手,只是因不熟悉,不敢放开了骑。那马也很温良。敏儿便跟李恪说要骑回去自去练习。好在素日是骑的熟练的,不一会儿就已得心应手了。

这马跟人一样,也要讲究缘分。敏儿的性子,喜欢有些脾气的,不然温温吞吞的,骑着没意思。

有脾气的马也跟人一样,都是有些本事才积的脾气。而驯服了它,它便肯跟主人合为一体,为主人风驰电掣。

。。。

。。。

骑了一大圈,那马越来越有力,也肯跑开了。敏儿带了它冲向后山,猎场不能进,犹豫了一下,敏儿便向汤泉宫西缭墙骑去。绕过缭墙北上,有路直去山顶。

风声、松叶声渐渐越来越密,山顶已隐约可见。路过一所寺庙,飞奔而过,一路上都无人迹。

松林愈发密了。人和马都越跑越有劲头,越来越快,直奔北麓顶。峰回路转,面前一所庙宇。上面三个大字:“朝元阁”。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这朝元阁的名气大,说是烟火旺,也灵验。敏儿可是打小就听说过的。

朝元阁,便立在骊山北麓之顶。

已是汗流浃背。敏儿下了马,马的身上也有了汗渍,鼻子咴咴的响。便四下里在朝元阁寻找水槽,给马饮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