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曲江烟波 - 烛九阴乱齐记 - 默姬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烛九阴乱齐记 >

第26章曲江烟波

第26章曲江烟波

离开了吴王在东市的府邸,裴敏儿的马车在大街上奔驰。东西市还未开市,早上的行人还不多。在宽30余丈的官道上,马车越走越快。经过大慈恩寺一路向南,人烟已开始稀少。

大慈恩寺在曲江池的西边。是李稚为了纪念母亲,当太子时亲自督建的。到了这里,便可见远处粼粼波光,这便是长安人踏春和出游最常去的曲江池了。

曲江池立于长安城的东南角。四周垂柳依依,柳条长得都入了水面。虽然送别好友常去折灞柳,但是这曲江池天然一个湖泊,恰恰守在城郊交界,一半水在城内,一半探出城去,是长安人最常去的游玩之所。加上此地再往南,便是少陵原,樊川,站在曲江池的高处,“悠然可见南山”,最是长安绝妙的赏景之地。

一半城内,一半城外的位置,本来是缺陷,若是战乱,断然就封死了它,如今太平盛世,天子还着意多次扩建,引活水进来。曲字,主要是因其西岸蜿蜒多折,便被长安人叫做了曲江。每逢落日余晖,烟雨黄昏,最是吟诗作赋,怀古悼今的好时节,大齐士子爱诗,诗风多磅礴大气,天地不过蜉蝣所,万年一梦归长安。。。

多年的维护壮大,曲江之水越来越大,

“花卉环周,烟水明媚……菰蒲葱翠,柳荫四合,碧波红蕖,湛然可爱”。

皇家也爱此处,行宫殿宇,亭台楼阁,处处美景。若是春日,更是风景绝佳之处。

“彩幄翠帱,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科举秀才们考上最高级的“进士”以后,举行“探花宴”,选的则是这曲江池西侧的杏园。因西侧之地多栽杏树,故名“杏园”。每年春天杏花开放时,曲江池边灿若云霞,与大慈恩寺里的樱花南北相望,让“探花们”更加踌躇满志,壮志凌云。

******

绕湖继续南行。

已是冬日,曲江的风景虽没有春日的妩媚多姿,花红柳绿,在这初冬里也别有一番景象。

此刻的曲江,疏朗开阔,一池烟波浩渺,茫茫然风起云涌。让人顿生怅然之情。登高远眺更南边的终南山,竟惹一番意迟迟的踌躇。

文人骚客,游人市商,大多偏爱来此处饮酒作乐。因此这里的茶肆酒楼也围着曲池错落有致分布着,比比皆是。

找到得月楼并不难。

得月楼楼高七层,比大慈恩寺里快要建完的大雁塔还高两层。在一片飞檐重瓦之中,极易发现。

到了得月楼,店家早早的派人在门前等候,直是便带上了七楼。敏儿只让小芹和两个婢子跟上楼来,将家奴和车夫留在下面,给了银钱,让他们自去吃茶。

昨日小芹连夜派人来,跟店家商量,说是王府有大事,要定最大的房间,连定三日,价格由店家开,绝不还价。

那最大的房间是曲江烟波,可容二三十人的地方,一日便需两百金,酒水茶食另计。一般都是些贵重的客人做什么排场时定,也有一些士人约了结社,或给远来的名家接风洗尘偶尔一用。平日定的人并不多,定一整日的更少。

三日内幸好只有一个人家预定了一个下午,小芹便请店家跟客人商量能否改日子或换个房间,费用都由自己承担,并要店家千万不得说自己是王府的。那客人原是请客聚个诗会,见小芹诚恳相求,自己也乐得落个便宜,便同意了,这才抢了三日。

店家伙计眉眼周正,腿脚勤快,嘴巴也甜。

“娘子请跟我来。娘子可是第一次来我们这得月楼?若如此,小人便跟娘子多说上几句。

此楼既叫得月,便是因为它高。娘子看看,这才爬到五楼,周围已无任何遮拦不是?”

裴敏儿少年时虽父亲外放,对长安这些新的玩乐地方并不熟悉。此时爬楼累了,倚着栏杆,放眼望去,脚下曲江烟波,远处城郭井然,再往北,一片开阔的雄伟建筑,那里,便是大内太极宫。

想起自己在太极宫里的遭遇,此刻远观,里面人如蝼蚁,不由得更加感慨人生不过如一梦。

再听这小二唠叨,“娘子歇歇脚,一鼓作气就到这摘星得月的得月楼啦。为何楼称得月?便是因为站在这里,手可摘星辰的!”

听小二谈吐不凡,裴敏儿不由多看了他一眼。

看来见多了贵人,小二虽低眉顺目,态度里却一派坦然大方。这得月楼看来确有其不一般的地方。连小二都如此能说会道,引经据典。并且,对她的身份并不好奇打听,一副见过世面的模样。

这时已攀到七层,方站稳,四周一片通透,周边景色一起合入眼帘,曲江池此刻是气象万千,浩浩汤汤。而向南边望去,少陵原的平坦,终南山的神秘,都可以坐下来静静观赏、品味。

裴敏儿看这曲江烟波,四面是巨大的屏风到顶,可收可放;四面悬垂丝幔帷幕,亦是可卷起可垂下,客人坐在中间的榻上,四面各置有一案,合围而坐。那桌子雕琢细腻,花鸟鱼虫精致如活物般。用的是黄花梨木,泛起幽光,滑不留手。四角四根大柱,隐隐闻到檀木香。香笼里笼了香,并无果子花香。也是一股淡淡的木香。桌上摆放有喝茶的器具,也是铁壶、瓷碗各是一套。显然是备着客人喜好不同,可按照习惯煮茶吃,或者现用火烹水,冲那抹茶。

摆设的物件都十分精致,看起来宏大华丽,却并不有意张扬。

“娘子来这里,请娘子赏赏这得月楼的一绝。”

小二走到北面的屏风处,自右向左,用手推动机关,面上的一幅山水随着卷了进去,里面露出一扇素纸的屏风。

大齐之前,写字依旧以竹简为多,羊皮纸也常用。这纸,还没有工匠能大量的造出来。因此,那纸便不是一般的贵。像这样大的一面屏风的纸,也得拼接来才行。

而得月楼这面素纸屏风,竟无一丝接缝。果然,当得一绝。便是有心要求这么大的纸,大约也很难求到。更别说无缝。

“我们这素纸,每日仅供一扇。客人愿意把酒临风后题字也可,喜欢这曲江池风景,便入画也可。很多大文人,可是为了这纸,都要前来得月楼一观的。只是钱袋太薄买不得一日烟波。因此,也有人留下墨宝送给我们得月楼,换曲江烟波一日风景,娘子,可是雅事一件?本店规矩,曲江烟波的客人,只要愿意,都可观赏得月楼的墨笔画卷,娘子如需要,吩咐小奴即可。”

大齐士子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少年便仗剑天涯,做出这样风雅之事,换得曲江南山一醉,人生一大乐事阿!看这小二颇为得意的样子,应该是经常耳濡目染,说话行事也就有了儒雅风流之气,敏儿对得月楼倒生了几分敬意。

敏儿给了小二赏银,问他要了茶姑娘来煮茶喝。叫两个婢子守在门口楼梯下,有人来便带上来。

时间还早,便让卷起一半帷幔,屏风全部收起,四面环视,慢慢欣赏这曲江美景。

待小二下去,敏儿让小芹将石珏依惟娘所说,在对着湖心这面挂了上去。

这七层竟就这一个房间,惟娘让包这里,看来是有她的道理。在这里悬上石珏,便人人得见。不愁江湖人不知这黑绸石珏已在曲江得月楼挂起。

只是裴敏儿不知道,自己要等的是谁,那个人会不会来呢?她只能静静的坐着,面对一览无遗的长安冬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