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同学们
1998年的北方农村,一片质朴而又略显贫穷的景象。
村子里大多是低矮的土坯房,道路也是坑洼不平的土路。
一到下雨天就变得泥泞不堪。
洛慈新学期第一天开学的日子到了,那是一个阳光初升的清晨。
洛进带着小洛慈去学校。
洛进穿着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布衫,洛慈则穿着妈妈王红亲手做的碎花小花袄。
小花袄虽然旧了些,但洗得干干净净,上面的碎花依然透着淡淡的温馨。
洛慈紧紧地拉着洛进的手,她的眼睛里既有对学校新学期的期待,又有一丝小小的紧张。
她那两条小辫子在脑后晃来晃去,就像两只欢快的小黑蝴蝶。
学校是村子里几间破旧的瓦房,教室的窗户玻璃有些破损,用报纸糊着。
然而,当洛慈走进校园,那股新鲜的气息还是扑面而来。
报名的时候,老师微笑着看着洛慈,洛慈则害羞地躲在洛进身后,偷偷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开学后,洛慈在学校里就像一颗明亮的小星星,迅速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她性格开朗又善良,很快就和同学们打成了一片。
课间休息的时候,同学们都围在她身边。
有虎头虎脑的东克,他总是咧着嘴笑着说:“洛慈,我们去玩弹珠吧,我昨天赢了好多呢。”
腼腆的小芳也凑过来,细声细语地说:“洛慈,我编了个新的草蚂蚱,可好看了,给你看看呀。”
还有调皮的兴富,他大声地喊着:“洛慈,我们到操场那边去赛跑吧。”
洛慈的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小伙伴的心。
她热情地回应着大家的邀请,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欢乐的小集体。
在学习上,洛慈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知疲倦地汲取着知识的花蜜。
课堂上,她坐得笔直,眼睛紧紧盯着老师手中那根已经磨得发亮的粉笔。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她的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一个字。
每当老师提问,她总是第一个举起手。
她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清脆响亮。
无论是语文的生字背诵,还是数学的简单运算,她都能轻松应对,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她的作业本总是工工整整的,那一个个娟秀的字仿佛是她对知识尊重的体现。
盼盼,这个如同邻家小妹般亲切的女孩,是洛慈最好的朋友。
盼盼的家在村子的正中心,她家的那个苹果园在村子里可是出了名的大。
苹果园里的苹果树虽然没有精心修剪过的那般整齐,但每一棵都充满了生机。
春天,苹果花开满枝头,那一片洁白如雪的花海,引得无数蜜蜂和蝴蝶在其间飞舞。
那淡淡的花香弥漫在整个村子的上空,仿佛是大自然对这个贫穷村落的馈赠。
到了秋天,苹果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
那些苹果大小不一,但每一个都透着诱人的色泽。
盼盼家的房间里,地上堆满了苹果,角落里也放着几大筐。
每次洛慈去盼盼家玩,盼盼都会兴高采烈地拉着她的手,跑到苹果堆前。
盼盼会挑选那些又大又红的苹果,一个一个地放进小篮子里,边放边说:“洛慈,这些苹果可甜了,你带回去吃。”
有时候,盼盼还会跑到院子里的鹅舍旁。
她家的鹅在院子里大摇大摆地走着,盼盼从鹅窝里掏出几个又大又白的鹅蛋。
像捧着宝贝似的递给洛慈,说:“洛慈,这鹅蛋可营养了,你拿回去让你妈妈煮给你吃。”
王红是一个非常传统而又善良的农村妇女。
她深知在这个贫穷的村子里,每一份收获都来之不易。
每次看到洛慈提着一篮子苹果欢欢喜喜地回家,她都会默默地拿起两块钱,然后拉着洛慈的手走向盼盼家。
在去盼盼家的土路上,王红会对洛慈说:“阿慈啊,盼盼给你苹果是因为她喜欢你,咱们可不能随便拿别人家的东西。
这两块钱虽然不多,但这是咱做人的本分。”
来到盼盼家,王红会笑着对盼盼的妈妈说:“盼盼妈妈,这孩子每次从您家拿苹果。
我给您两块钱,咱可不能让孩子养成随便拿东西的习惯。”
盼盼妈妈总是连忙摆手说:“哎呀,王红啊,这都是孩子之间的分享,哪用得着给钱呢。
再说了,这苹果也不值几个钱。”
但王红总是很坚持,她把钱塞到盼盼妈妈的手里,说:“你就收下吧,这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