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七十八章大计划
对于扶苏说自己能保下淳于越的话,乐正是不相信的,想当初韩非如此得到始皇帝的喜爱,最终还不是身死狱中。
不是队友不强力,而是对手太可怕。
扶苏是谁?他只是始皇帝的皇长子!是始皇帝众多孩子中的一个而已!
始皇帝并没有确立太子的现在,扶苏并不能名正言顺的行使太子的权利!
虽然看起来始皇帝一直是把扶苏当做太子培养的,但是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扶苏的身份还只是皇长子。没有得到始皇帝的允许,扶苏是没有权利插手军国事物的,现在只是在学习而已。
当然这种话乐正是不能随便说的,万一把扶苏的声望给说掉了乐正可就没办法实施自己的大计划了!
“大计划?”
扶苏对于乐正的话有些惊讶了,毕竟用计划来形容一件事在大秦还真不流行。军事上那叫战略和计策,政务上叫做国策和旨意,用计划来形容还真的让扶苏有点惊讶。
乐正并没有让扶苏等太久,而是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公子是否听过一个词,叫做追本溯源?”
“追本溯源?”
扶苏的脸上露出了茫然的神色,乐正一看这样猛然就想起来好像这个词在大秦还真是没出现呐,难怪扶苏不知道啊!
“唔,这个词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不过看字面的意思应该是追求根本吧?”
不愧是扶苏!不愧是皇长子,这么快就反应了过来。
“对!就是追求根本,寻找源头!追本溯源!公子真是学识渊博,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啊!”
乐正急忙一通马屁拍了过去,把扶苏说的也忍不住脸红了一下。
“咳咳,乐正才是才华横溢啊,能做出明月千里寄相思这样的名篇,我也是佩服的很啊。但是这和你说的大计划又有什么关系呢?”
“公子,陛下之所以同意焚书是为了什么?”
“禁谣言!不让这些学子以古讽今影响国策!”
“公子有没有想过谣言可以禁止吗?那些私底下的非议可以止住吗?”
“这......焚书之后也许会有些效果吧......”
扶苏也不敢完全肯定,只能犹豫的回答,实在是扶苏也知道虽然可以在明面上禁止谣言,但是私底下的事谁又能保证,大秦也没有办法管到所有人的口舌啊。
“公子,所谓堵不如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有什么办法可以止住?既然止不住,为何不疏导他们!”
“疏导?堵不如疏?乐正你到底有什么办法?”
扶苏的眼睛渐渐的开始闪出亮光来,他没有想到乐正再次给了自己一个惊喜。这些话哪个不是自己为所未闻的,但是乐正看起来胸有成竹的样子,难道真的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此事?想到这里,扶苏看向乐正的眼神再次亲切了几分。
“公子,你可知我们如何承载文字?”
“承载文字?自然是竹简、木渎和丝薄,也许有时候还会用到羊皮和布匹,但是这些太过贵重,大多时候还是用竹简和木渎的。”
扶苏回答这些问题还是很简单的,当下就把大秦时代的记录工具都说了出来,但是眼里的光芒越来越盛,他不知道乐正问这些做什么,但是他就是感觉乐正一定会说出来一个让自己震惊的大计划!就像那天在义渠城门口的军营里,乐正让无数逃民高呼陛下万岁一样!似乎乐正身上有一种非同寻常的东西。
“公子,竹简和木渎太过沉重和不便,所记载的文字也不多。而且丝绸和羊皮较为贵重,不适合大规模使用。如果有一种东西既廉价又轻便,而且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那这种东西,会不会带来非凡的效果?”
“廉价又轻便?乐正,你说的到底是什么?”
扶苏隐隐的感觉到乐正似乎要拿出一种不同凡响的东西,但是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扶苏还猜不到乐正的意思。但是通过乐正的描述,扶苏感觉到这种东西一定会很不一般!
“公子,我说的这个东西,叫做纸!”
乐正终于说出了自己的计划,但是只有乐正知道这只是自己计划的一角。纸的出现是在汉朝时代,而且距今200年才会出现那个惊才绝艳的人物。那个人一手改进了造纸术,把文字的书写一举推向巅峰!
“纸?真的有这种东西?”
扶苏忍不住挪了挪身子,他没想到乐正提出这样一个东西来,但是......
“可是纸又能改变什么?只是让书写更方便了而已,我们是要让父皇收回焚书的旨意,单单一个纸又能改变什么?”
“公子,你要知道纸的作用,它是用来承载文字的。而文字,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乐正不由得挺起了胸膛,他知道自己的计划是否能够成功需要来自扶苏的支持。之所以不断吊扶苏的胃口,也是为了更好的说出自己的计划。如果自己的计划真的可以成功,那焚书就没有必要了!
“强大的力量?”
扶苏呢喃着这几个文字,此时的他真的想象不到一个简单的书写工具,怎么就会有强大的力量!
“是的公子,这种力量超乎你的想象,这种力量无法阻挡。我的大计划是这样的......”
扶苏的府邸里面,乐正正在侃侃而谈,而扶苏正在仔细的聆听,脸上时不时的露出惊讶的神色。他是震惊于乐正的想法,震惊于乐正的大计划!此时的扶苏正在被乐正的全新理念一次次冲击着......
良久,乐正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唇,终于把自己的计划说完了,然后就静静的看着扶苏。
此时的扶苏还在消化着乐正的理论,渐渐的一抹喜色浮上脸庞。
“啪——”扶苏忍不住拍案而起,兴冲冲的走到乐正面前,深深的施了一礼。
“先生大才,请受扶苏一拜!”
乐正急忙起身扶住了扶苏,开玩笑,这位可是皇子啊,自己怎么可以受他的礼数。等等,先生?这称呼可不一样啊!
“公子过誉了,属下也只不过是班门弄斧而已,当不得公子如此称呼。”
“不,先生话让在下耳目一新,想不到这轻便的纸张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想当初我还以为先生只是一位少年俊杰,不但勇武过人而且文采斐然,如今听完先生这一番话,我才发现真是一叶障目不识高人啊,原来先生的才学不止于此,实在是让我刮目相看啊。”
扶苏的话真的很真诚,本身作为皇长子的扶苏就温和亲善,继承了始皇帝的政治眼光,再加上也对有真才实学的人甚是喜爱。这才有了听完乐正大计划之后的称呼,要知道先生这个词在大秦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可以被称呼的。乐正能得到扶苏的如此礼遇,可见乐正的大计划真的对扶苏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