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猗猗十五 他想,若是能把她藏起来就好……
陆宜祯总觉得,祖母的这番话像是意有所指。
但她不敢问。
垂头看着满桌席的各色珍馐,不知为何就想到了隋意。
她已经整整十三天没有见到他了。
……
姜谨言成婚后,姜家变得更热闹了些。
陆宜祯想要找谢,也不必特意乘马车去谢家了,只要在府里走几步路。
但谢与姜谨言毕竟是新婚,陆家小姑娘也不好成日去叨扰,更多时候,她只是独自呆在房里琢磨着该给谁写信。
姜谢两家结亲的第四日,是上巳节。
上巳节又俗称女儿节,在扬州,年轻的公子与姑娘们莫不是想趁这一日出门踏踏青、放放风,顺带结交几个好友。
不过陆宜祯在姜家的表姐统共两位,全都嫁出去了,与她年纪相仿的、又未成家的,仅剩一个姜敏行。
她只能同姜敏行一起出门。
据姜敏行所说,这几年上巳节,扬州城最热闹的地方当属护城河畔。
他没骗人。
陆宜祯甫一走下车踏,入目只见柔嫩青翠的杨柳枝、碧波粼粼的腰带河,暮春的气息在眼前的画卷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微风清润舒和,还裹带着少男少女的谈笑声。
漫步在河堤柳色间,裙摆也被河风吹得猎猎作响。
陆小姑娘只觉得,近几日闷在家中的郁气,都被这阵风儿吹走得无影无踪了。
“姑娘,留步。”
忽有小公子脸颊晕红地叫住她,送上一支绯色的芍药。
陆宜祯转头瞧见他的举动,心下讶然,耳尖也泛了粉色,但并没有收下花儿。
“多谢你的好意,这花我不能收。”
那小公子还想再说什么,姜敏行见状,叉腰挡上来:“我表妹既说不收,这位公子,你还是把花儿另送他人罢。”
小公子脸色更红,讷讷应着,转身离开。
姜敏行见人已走远,挠挠后脑,略显暴躁地回头,对陆宜祯说:“真搞不懂祖母他们究竟在想什么。叫你上巳节出门,这摆明了是让你自个儿相看相看的意思;可又叫我半步不离地跟着你,这是想让我帮你打发人呀。”
陆宜祯故作高深地叹了口气:“或者你该反过来想,我比你惹人喜欢,你寸步不离地跟着我,可以为你吸引更多姑娘的注意。祖母他们或许是为了你的终身大事考虑呢?”
姜敏行气得面色通红,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陆家小姑娘埋下头,复往前走。
心中明确地知道,姜敏行先前的那番话并没有错。
祖母十成十是晓得了她藏在心里的情思,但并未挑明说。只不过,无论是阿言表哥大婚当夜对她说的话、还是这回上巳节的做法,都在告诉她:
不要在隋小世子这一棵树上吊死。
假如祖母能亲眼见见隋意就好了,那样,她一定会知道,他有多么地好。
……
陆宜祯走累了,倚靠在一株绿柳下休息。
姜敏行无聊地拔了根狗尾巴草,叼在嘴里,咬得草根上下晃动。
大约过了一刻钟,又有人朝这边走来。
姜敏行以为又是如先前那送花小公子似的人物,眼皮一抬,却在触到来人的一瞬间,怔了怔,张口欲出的话卡在了嗓子眼里。
陆宜祯觉得他的神色奇怪,顺着他的视线一看,才发现,那人竟是谢从文身边的小厮百发。
而此刻,他手里正捧着一大束浅黄色的芍药,稍显踌躇。
姜敏行嘴角微抽,不可思议极了。
“你,你难道也……”
“不不,这花儿可不是小人要送的。”
百发见他误会,连忙摇头否认,又朝陆宜祯走近几步,说道:“陆姑娘,我家公子说,他已经深深地思考过了,姑娘虽已有心悦之人,但他还是无法放下姑娘,因此特意遣我来送这捧花儿,为的就是告诉姑娘――他可以等,姑娘喜欢的那人、往后也许会对姑娘不好,但他是愿意一直一直把姑娘当成祖宗供着的。”
小厮也仿佛是第一回说出这么羞惭的话,还没说完,脸和脖子就已经烧红了。
而陆宜祯听完这话,更是羞得手足无措,眼睛都不知该往哪儿看了。
“你,你回去罢。这花儿我不会收的。”
百发似也不想在这儿多待,道一声“得罪”后,飞快地弯下腰,把花丛放到陆家姑娘的脚边,便逃命似的溜了。
徒留陆宜祯对着脚下花捧干瞪眼。
这东西,该怎么办呀?捡也不是、扔也不是,难道就让它摆在这儿,慢慢地枯萎吗?
正适时,她又听到了姜敏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