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相知相见知何日【下】
杭城的雨,如瀑布般滂沱而下。
鲜累瓦大口嚼着灵隐寺僧侣递给他的韭菜盒子,补充着体内几近枯竭的能量。
嘀嗒……嘀嗒……嘀嗒……
鲜红的血液自鳞次栉比的细密伤口处渗出,沿着他沟壑分明的肌肉蜿蜒而下,在肘部汇聚成滴,带着相同的节奏落在地上的血泊中。
佛教僧众禁食葱、姜、蒜等五辛,这韭菜盒子原是一位请庙中高僧为其亡夫超度的女香客结的缘。众位僧侣虽好言劝解,见那女香客执意如此便也由得她去了,不想此时竟派上了用场。
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
此乃《楞严经》所载,凭之开示世人。
佛家以葱、蒜、韭、薤、兴渠为五辛。此五辛者,熟着吃容易催发男女之欲,生着吃又会让人情绪变大,易生嗔恨,因此与酒肉一道为僧众所禁食,以免破了清静之境,于修行有碍。
可鲜累瓦需要韭菜盒子。
他需要这些味道极重的食物来提升肾上腺素,让旺盛的荷尔蒙冲淡肉体带来的痛楚。
寺内所剩无几的僧人双手合十,低声念诵佛号。他们的身上有淡淡金光晕开,正是佛门子弟苦修而成,用以度化世人的精纯业力。
这些被高僧囚禁百年的蝗虫妖开了灵智,便知冤有头债有主,转眼就将神州东南的佛门庙宇悉数围住,大肆屠戮其中僧侣。
与其他寺庙不同,灵隐寺绝对不能失守。其中无数佛光舍利还在其次,只因此寺主殿的释迦牟尼金身像中,有丈六铜杵镶嵌于地。
这铜杵,便是西湖这座韦陀降魔大阵的阵眼。一经移位,雷峰塔下所镇的绝世妖魔势必重现人间,届时只怕又是苍生涂炭民不聊生。
那妖魔虽触犯天条,残害无辜百姓造下无尽杀孽,却是正统的佛门弟子,辈分极高。
她有个温柔婉约的名字,唤作素贞。
如果鲜累瓦没记错,应该是姓白。
故事里的美好结局终究只是人们善良的幻想,纵使凌霄殿的玉皇有心网开一面,西方诸天也绝不会放过妄造杀孽的本门中人。
南宋至今,已逾千年。
没有人知道她是否还活着,或许早已油尽灯枯,在雷峰塔底化作一具森森白骨。
一串凌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灵隐寺主殿的大门被一把推开。
“鲜施主,它……它们来了……”
身材清瘦的黄眉小僧跌跌撞撞跑进内殿,看到鲜累瓦身下的血泊大惊失色,脚下一个踉跄险些被自己绊倒。
“小师傅莫慌,累瓦这就来啦!”
两三口将嘴里的韭菜盒子狠狠咬碎,鲜累瓦扶着膝盖长身而起,周身上下传来阵阵裂痛。他呲了下牙,也顾不得擦拭身上血迹,便向门外缓步行去。
他走得很稳,每一步都在调整着自己的呼吸,以便在之后的血战中达到最佳状态。
走至诵念佛号的诸僧身边时,他看了他们一眼。
僧人们的表情安详,眉眼之中并未显现出对于死亡的恐惧。只是他们合十的双手却不自觉地微微颤抖,看来离无欲二字还差那么几分火候。
对于死亡的恐惧是所有生命与生俱来的本能。
鲜累瓦行出大殿,拾级而下走过石阶时,他从身后缓缓抽出了一把寒光闪闪的菜刀。
雨珠迎风卷来,将健硕男人的血迹一扫而空,落在刀身上时发出声声悦耳清音。
寺庙外的蝗妖密集得令人心碎。
它们色泽黄绿不一,多数还未修成人形,黑黝黝的眼睛下,布满利齿的口器在夜里依然能够反射出明亮白光。
正秩司的二级执法官全部牺牲,成了被这些口器分解得支离破碎的血肉。一级执法官也只剩下三个,与灵隐寺几个维持护寺阵法的长老互成犄角,竭力抵抗着敌人的猛攻。
光是这些虫子抖动翅膀的嚓嚓声就足以将人逼疯,遑论还有吱吱吱的尖啸此起彼伏。
鲜累瓦深吸口气,抬起了手中的刀。
嗤。
咬住一位执法官手臂的蝗妖突然感觉脑袋一轻,视线突然向上飘去。
漫天雨丝中,它看到那位执法官目光发直。面前失去了头颅的身躯自脖颈处射出大量黄色体液,溅了他一头一脸。
我的头,是怎么离开身体的?
这是它意识变得模糊前,所能想到的最后一个问题。
寒光闪过数下。
眼见同族头颅纷纷飞起,几位已有半身修成人形的蝗妖有些坐不住了。
“杀了他。”
随着一声尖细的命令,数以百计的蝗妖一拥而上,将那挥舞着寒光的壮硕男子团团围住。
他的刀并非凶器,而是厨具。
而这个世上本不该有人比厨师更擅使刀。
战国时期曾有一丁姓厨师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跨,砉然响然,奏刀骋然,莫不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