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宇宙的尽头-流水线 - 穿越武大郎,开局便喝药 - 一梦三千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63章宇宙的尽头-流水线

鹰国的通商已经有过几次了,可武大觉得太高看了这个时代的他们。这些人太特么没有素质了,竟然随地大小便。武大也派人去往了鹰国,除了一张床以外,基本上没什么家具,即便是贵族也都是随地大小便。整个大街上臭烘烘的。甚至大多数人一辈子不洗澡,一张床上即有人也有狗,都睡在一张床上。

从鹰国漂洋过海回来的人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去那贫瘠之地了,老老实实在家发展比他们强百倍。本身大宋的科技水平就是世界领先了,再加上赵佶与武植的定向发育,经济已经开始腾飞了。

电瓶车,电动三轮车很快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随着电灯的普及,电动车销量也是越来越大,有时候几家拼一个电动三轮,用来拉货,拉粮食。后来再赚钱就能再次买一辆了。

因为电力的存在,生产效率极大提升了。特别是三轮车以及电瓶车对短途运输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火车对于长途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宋朝的经济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

美洲的这个时代,还都是野人,基本上是奴隶制社会。于是一年半就勘测到了石油,并且占领了方圆百万公里的土地,建立开始建立油井。又过了一年,大船出海,开始往回运输石油,内燃机问世,农用机械开始大规模替代耕牛,灌溉工具也换成了燃油发动机,农业也迎来了产能过剩的时代,解放了更多的生产力。

又有很多人进入了工业领域。

十年,转瞬即逝。

科举改版了,朝廷开始吸纳不同类型的人才,穷人读书成了唯一突破阶级的方法。

科技,需要人才,人们也开始相信,只有尖端的人才才能改变世界。

而其他通过新学堂毕业的学子,也都被招收到了各大机械加工场所。还有一部分人被引流到了工部,特地设立了一个科学院,研究一些新的东西。

比如说电话,比如说汽车,比如说火柴,枪械……毕竟这些研究并不是空穴来风,赵佶和武大都知道具体方向,所以科学院也是大刀阔斧地完善这些概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华夏不需要仰望任何人,不需要仰望任何国家。

岳飞被赵佶授予一品大员的职位,代替了之前高俅的角色。不过不是那种吃空饷的角色,而是打造出了一支几十万人的岳家军,镇守边疆。

火车也修到了边疆,边疆的将士们也不必背井离乡了。只需要镇守一小段时日,就可以回家换班,非常方便。

而且物资的价格也开始全国接近统一了,毕竟交通便利了,运输不是问题了。

内燃车也开始问世,不过武大没有用来设计私家车,一律的公交。

交通管控也是很重要的,医疗还没发展上去,万一某地出现瘟疫,也可以通过交通管制,彻底断绝来往。

城池也用上了混凝土,守城器械也换成了火器。

赵佶的书法很是不错,写下了一句诗:“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挂在了各个边疆城池门口。

瘦金体大字,流光四溢,在各个城门口熠熠生辉,彰显着大宋的国威。

蒙古,党项,西夏,百越,匈奴等等这些边境国家,时不时发动一次战争,但是都是被边疆变态的火力打怕了。

绝对的火力压制,枪炮对长矛,彻底的火力压制,战争已经不算是战争了,而是单方面的屠杀。后来,赵佶开始管制刀具,境外进城,不能带刀具。于是乎城门再也不用关闭了,境外想进来,直接在第一道门就卸下兵器,有惹事的直接射杀,毫不留情。

边境终于迎来了长久的和平,除了进行一些必要的贸易,更多的游牧民族开始进城打工,进机加工厂,进流水线。流水线成了宇宙的尽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