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农用机车问世 - 穿越武大郎,开局便喝药 - 一梦三千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90章农用机车问世

武大沉浸在平静的幸福生活里面,时间像流水一般,缓缓前行。一转眼,正月已经快到月末了,天气也暖和了起来。

过年,本是平常人家最喜庆,伙食最好的时候。而武大家里一直是锦衣玉食,反倒缺少了那一点气氛。

不过天气暖和了,武大知道,铁轨铺设的工作就要开始了。

学堂放假了,也没弄出新的能配套的蒸汽机,武大至今没开上他的第一辆机动车。

赵佶已经派人选好了路线。按照他的思路,是先划地,然后分段铺设。毕竟线都划好了,按照线路,总不会接不上。

这个时代人工反倒是最便宜,最实惠的。恰好大宋人口也多,招收一些铁路员工并不是很难。而且,据赵佶的意思表示,这可能都不是临时工。

毕竟吃过交通便利的甜头,恐怕以后还得一直修,修到海枯石烂,修到遍地开花。

待铁路修好了,即使是身在北方,也能吃到南方的水果蔬菜了。省的跟杨贵妃一样,吃个荔枝还能跑死几匹马。

往北有许多山路,往南则一马平川。不过北方是必须修的,毕竟连接幽州,整个铁路周边都得有所发展才行。即使现在没有,只要铁路发展起来,周边经济肯定会带动起来的。

现在的条件,挖山洞肯定不现实,最好的办法就是绕开群山,虽说远了一点,但是一点不算浪费。因为山上的人少,而铁路覆盖面越大,所覆盖的周边越多,带动的经济效果越好。

赵佶已经安排了一大批人制作了炼钢厂。本身宋朝除了铁匠铺,已经有开始炼钢的作坊了,只不过规模小,产能低下。这次,赵佶也是命人召集了许多工匠,兴办炼钢厂。

武大望着一段段铁轨出场,心里一阵悸动。恐怕用不了百年,宋朝就能赶上新社会。现在的经济基础,远远胜过腐败的清政府。

按照赵佶的规划,此路南通南京应天府,北通云州。由于燕云十六州地势不平,只能到云州了,这些平坦道路,已经为长途节约了不少时间了,之后再次从云州疏散到幽州什么的,也不费力了。

其实兴办交通这事,之前也有皇帝干过,只不过是打着游玩的目的,隋炀帝刚刚把运河打通,王朝就灭亡了。

赵佶总不能办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这里面干活的工人,都有粮饷分发。什么军队,照他的话说,这东西也可以算是军事储备。几十万大军,修个区区铁路还不轻轻松松。

而且,银子都是武大出的,粮饷是赵佶出了,每隔一段路程,设置一个货物集散点,也就是停车区,周边建设一些库房,平整一下道路。

铁路工程,在开春没几天,就已经开始动工了。

武大在工地上跑了几天,便交给下边人去办理了。毕竟,他手里有系统空间,现在火车还没造出来,也没法上路呢。就这运输,起码得耗费小半年功夫。不过有了系统空间这个bug以后,前期的运输都是武大来办理的。每个集散点都是堆积铁轨的地点。建设了几个库房,临时作为工人的休息居住地。而且,这钢铁的价值不菲,总得有人日夜看管。

就在武大铺设铁轨,来回跑的这些天里。

学堂的好消息传来了。新的机动车完成了,武大兴冲冲地跑去了学堂,想见识一下这世间第一辆机动车。

学堂门口,已经挤满了人,这钢铁巨兽的问世,震惊了周边一代百姓,纷纷从大老远过来观赏。

就连赵佶,都已经带着文武百官,在学堂门口等着蒸汽机车初次运行。

“这玩意都是钢铁制成的,恐怕很重吧?”

“那可不,起码一千多斤,若是拉上货物,还不得把东京路上的地砖都压坏了?”

"切,你操什么心,坏了有咱武郡王出钱修,再不然官家也不会置之不理的。"

“我还是觉得我家马车更轻便,即便拉满货物,也就一千多斤,而且,马也好喂,给草就行。听说这玩意还得烧煤,那特么得多贵啊。”

“是啊是啊,这车只要一走,就得源源不断地烧煤,简直是烧钱啊,也不知道做出这玩意干啥?”

“我敢打赌,这车肯定没马跑的快。”

“废话,用特么你说,这么重的车,还想跑多快?”

“你看那车斗里,那闪闪发光的是什么玩意?”

“嘶~那玩意都是刀刃,莫不是凶器?”

……

众人你一言我一嘴,不断讨论着新机器。

赵佶武大在工匠们的准备下,耐心等候。不一会,蒸汽机已经烧开了。随着泄压阀的关闭,蒸汽机运转了起来。

武大亲自上车,控制车子前进。

离合,挂前行挡,松脚。

机车缓缓地动起来了。

蒸汽机上方的泄压阀时不时地喷出蒸汽,让周边人看的惊奇不已,这像极了烧开的锅。只不过个头比较大而已。

车子越走越快,很快,速度就达到了极限,将近有四十迈车,速度已经算是极快了,不过这玩意除了刹车,也没什么好办法减速,毕竟档位都没设计。

武大开车一路颠簸,屁股都快磨出泡来了。

这款机车体积很大,即便路面宽敞,武大也不得不小心驾驶,万一不小心翻车了,以他的身手还能立即跳车避险。

随着上千米的试运行,武大踩住离合刹车,停了下来。

赵佶一脸兴奋,当场宣布,第一辆机动车问世了。

当然文武百官都跟着恭喜,不过却并没有太过兴奋。就这速度而已,耗费巨资制作。还特么不如马车跑的快,也不如马车稳当,灵活呢。

不过武大和赵佶都明白。新的机器问世,肯定有许多能改进,优化的地方。

中午时分,武大与众人将机车开到了城北的一片农田里。

现在是初春,即将耕种了。在学子们的一通迷惑操作下,耕地的那个机械也安装了上去。

蒸汽机再次响动,车子缓缓地在地里前行。这次,由于一个蒸汽机带动车子行走,又要带动耕地机械运转,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但是,随着机械运转,所有人的目光都凝滞了。

“嘶~这种耕地机械好厉害啊,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翻地一亩多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