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二代大号蒸汽机
武大虽说已经是郡王了,可大宋的体制是官是官,职是职。光有等级,也没有具体官职,所以武大也不必上朝,朝堂上按理说都是家国天下事。但据赵佶所言,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反倒是好事,万一有什么事,指不定又是哪里受灾了。
自打灭了大辽,招安了梁山,这大宋的匪徒也变少了许多。京郊之外的百姓能有口饭吃,那便是天下太平。
赵佶已经将土豆推广到贫困地区了。这种植物不怎么挑土地,产量极高。虽说顿顿吃有点适应不了,但是能解饱,起码饿不死人。伙食差点又能咋地?
这天,学堂里有人来喊武大,说是蒸汽机有了新进展。
武大貌似都已经把这事给忘了。
当听闻蒸汽机改良有了进展,脑子瞬间瓦特了。
随后武大一拍脑门,说道:“瞧我这脑子,唉,满奶子都是脑子!走,带我看看去。”
学堂位置并不好,地理位置偏僻,按照武大的思路就是,学堂以后若是发展起来,能把这一代的经济都带动起来。
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总是骨感的。空荡荡的学堂,若不是里面有食堂,这学生们都得饿死。
周边是啥都没有啊。毕竟,这个年代的学生,都是穷人,穷酸穷酸的。作为学子,哪有闲钱吃吃喝喝?
那些逛青楼的书生,大多数都是考取了功名的,还有一部分是贵族子弟,半个读书人,往勾栏里卖弄文采的。
“咦,这玩意是蒸汽机?”武大看着学生们改造的蒸汽机,简直刷新了他的三观。
这蒸汽机都快赶上一匹马大小了。而且,整体都是纯铁制作而成的,这重量都快一千斤了。
好在能用。下边是火炉,灶膛。里面填充煤面。旁边设有风箱,给火炉扇风的。而且,里面填的煤不是煤块,而是捻成粉末的煤,还淋了水,湿漉漉地就往灶膛里填,不过燃烧的却很旺盛。
“这特么谁的主意?”武大惊奇地问道。
一个十七八小伙战战兢兢地走了出来。
“你做的?”
那人点点头:“武大官人,俺家是打铁世家,这样使用煤,燃烧的更旺盛,火炉的温度更高,蒸汽机点燃马力更足。”
众人纷纷点头。
“是啊,武大官人,我们试验了用整煤,可是火候总是不够,火候不够,马力就不足……”
“对呀对啊,武大官人,您别责怪他,这都是我们共同研讨出来的方案!”
武大摇摇头:“谁说我要责怪他了?”
众人松了一口气。
武大点点头:“科学,就是要不断探索,不断从失败中找方法。你们做得不错,我从没想过还能这么烧煤。简直颠覆了我的认知。煤里加水,呵呵!!!你们真棒!”
听闻武大表扬他们,众人纷纷欢呼雀跃。
不过这火炉明明正在烧着呢,怎么不见机器运转呢?
武大好奇地看了过去。
结果,一个小伙,直接关闭了上边水箱的泄压阀。随后又在旁边一个把手上插上一个铁摇把,顺手一带,整齐机缓缓转动了起来。
随着突突突的声响响起,整个机器运转了起来。
上边的泄压阀不知是什么材质做的,时不时喷点蒸汽。整个飞轮蹭蹭蹭地转了起来。只不过没带动任何机械而已。
武大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蒸汽机是做出来了,可这跟他预想的根本不一样。体积太大了。
主要是他制作的小车,根本配不上这种型号的蒸汽机。武大回头又问了一嘴:“还能把这玩意做小一些吗?”
那个年轻人再次站了出来:“武大官人,我们尝试了,确实不行。蒸汽机个头太小了,动力不够,远远没有一头牛有劲!”
“对呀,而且,那个零部件太小了,很难做出来,尺寸要求也太高了,精度根本跟不上。”
武大点点头:“真没想到,这么俩月功夫,你们把蒸汽机弄得这么明白,我很欣慰啊!”
“过奖了武大官人!”
“行了别老叫武大官人,现在武大官人乃是郡王,我们直接称武王如何?”
武大摆摆手:“无所谓啦,现在你们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不必拘泥这种礼节。”
“但是,这个发动机研制出来了,这尼玛得配多大的车啊?”
“配车?配什么车?”
学子们有些疑惑,之前只是告诉他们这个蒸汽机是用来做动力的。所以给他们立的要求是马力要足够,起码顶上七八头牛。其他的一概没说。
本以为他们会从武大研制的蒸汽机上动手,稍加改造。怎料,整个蒸汽机放大了数倍,重新制作了一台。
这让武大耗费了好几天制作的三轮木质拖拉机失去了用武之地。
随后武大再次给他们展示,飞轮上的齿轮设计,乃是用来连接车轮的物件,这样,车子不用牛和马就能靠着蒸汽机自己走了。
由于武大准备直接将小型蒸汽机装在车上,三轮车也被他用系统空间带了过来。
随后找了个空旷的位置,给大伙展示起来。
学堂里确实有聪明人啊,很快就发现了武大设计的三轮车的妙处所在。
刹车,离合,转向,以及操作台什么的,都分析的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