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加钱
“我等皆是十年寒窗苦读,自诩文学上已经略窥门径,若是让我等改投其他学科,那和叛徒有什么分别?”“就是嘛,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等誓死坚守文学。”
“是啊,改其他学科,还得从头再学,实在是没精力一边学一边教啊!”
……
“那你们的意思,是不想改学科了?”
大多数人点头,一个十七八的先生站起来,说道:“倒不是不能改,突然让我等舍弃学了十来年的诗词歌赋,改学其他,也不是不行,只是……得加钱!”
“嘶~这……有辱斯文啊,拿铜臭来侮辱知识,我等唾弃!”
不过武大笑了,随即说道:“除了文学,其他学科,每月奖励十两银子!!”
众人听了加钱,顿时动摇了。十两银子,这都赶上当个小官的俸禄了。
早知道能加这么多钱,还不如说话别那么硬气。
武大见众人纷纷讨论,过了一阵,声音消失了。武大说道:“要知道,学无止境,你们改教别的学科,之前学过的知识,不还是你的吗?这正是扩展知识的好时机啊!”
“武郡王说的对啊!我赞同,我觉得可以试试!”
“武郡王说的有理,我也要改,先说明,我可不是为了银子昂!”
“你不是说宁死不改吗??去去去,继续教你的文学,郡王殿下,也算我一个!”
……
不得不说,银子是好东西,顿时就有人自告奋勇了。陆陆续续又站出来二十多个人,不过武大只是挑选了最合适的十八个先生,后边没改的一脸失落。
毕竟有些先生年龄太大,思想顽固,新事物的学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武大编排了一下课程表,便将此事定了下来。
以后也不是一个先生管一个班了。都设立班主任,任教文学,其他学科的先生,则是辛苦许多,每天几人在二十多个班级里来回讲同一个学科。如此,教学模式简简单单就改了,而且,反复重复地教学,也能省下不少精力。
顿时那些坚守文学的先生,便都有些失落。一月少拿十两银子,那是太大一笔开销了。小县城的县令,也就能拿这么多钱而已,更何况,还有基本的工资呢。
没办法,武大这也是按劳分配原则。武大又设立了一个奖罚制度,但凡及格率高的班级,每月奖励二十两班费。及格率低的,惩罚打扫教室。
现在所有的新产业都是武大一手带起来的,至于他的进步空间也就有限了。必须让更多人跻身到有文化的圈子来,有了新鲜血液加入,才能让经济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虽说朝代更替是自然规律,但是当衣食住行,起码衣和食都不缺了,才能让大宋站的更稳。至于连年征战,什么常胜将军,什么铁血战神,武大不惜的去干这些事。明明几个月就能完成的战争,偏偏古人们发动战争一打就是好多年。白白损失了许多性命不说,还空耗了许多粮食。
享受过一阵奢侈生活,武大也有些沉迷这些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了。不过他很清醒,无论是贪官污吏,还是边疆不断的征战,还是内部不断有人起义,这些都是资产不够造成的,无非是为了吃饱饭,而进行的殊死抵抗。
当国内的产能足够大,效率足够高,资源够得上人人分配的时候,那才是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武大最近捣鼓出来的蒸汽机,也不是为了跟几千万农民抢饭碗,而是将多余的劳动力解放出来,加入到其他行业的制造生产中。不过,这些都是文明前行的一小步,还有更长,更艰辛的道路要走下去。
一定的文化基础,是推进经济前进步伐的必要条件,所以武大不得不重视他创办了一年却又撒手不怎么管的教育。
至今尚未有什么人针对自己,那是因为自己做的事别人还不理解,感觉根本动不了那些权贵的蛋糕。若是从前,他一个小老百姓,确实除了武力没什么能抗衡官僚的,但是现在已经身为郡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任何人想动他也得好好掂量一下轻重了。更何况,武大攻破大辽,乃是大宋的战神,民心所向,上亿的百姓也不会置之不理的。
再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当机械设备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当中,当他所有的产业形成一定规模,那些灾难时囤积地皮的权贵资产就该慢慢贬值了。土地是贵,但是那仅仅限于开发好的土地。当有了足够强大的机械产品,开荒将不再是什么难事,那时候的土地足够养活这一亿多人了。而且,恐怕经过几年发展,大宋会发展到十亿以上人口。
在这个世界三年多了,武大依旧还是更怀念从前的生活。虽说看上去妻妾成群,资产无数,还是个大官。但是很多东西远远不能与后世相提并论。
首先,房屋里的光线就不足,窗户需要玻璃来替换窗户纸。其次,晚上灯火并不是很亮,那些青楼即便是灯火通明,也都是明火照明,差了后世数十倍体验。
屋子里地面也永远没那么干净。只有皇宫才会铺满整齐的大理石,一般人家连地板都铺不上。
大多数人,即便是朝廷的官员,一件衣服也能穿上好多年,别说什么款式了,只要不破洞,那就是一直穿的。三岁以下的小孩,只要不是冬季,那是从来不穿裤子的,包括自己家的武逸。
街上也不都是青石板,但凡下点雨,首先就是积水,其次,一两天过后就是泥泞不堪。下一场大雪,那就是全民禁锢,都不用隔离就出不去门。
通信效率低下,都是靠人为传话,可不是运筹帷幄之中,什么事都能办理的。有时候要通报一个消息,往往需要数日才能传达到。武大琢磨这也是古代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由来。
至于有些王公贵族,富家公子天天打架逛青楼,诗会等会,天天卖弄风骚,那也是极少数,而且也是因为他们家有人在朝中任职,替他们的风花雪月买单,替他们的衣食无忧负重前行。
之前,未曾解决大金问题的时候,武大曾经想过,搬离这个闹市,到一个世外桃源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反正钱财远远足够了。
那也仅仅是个理想状态。即使脱离了衣食住行的羁绊,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生活需求。总不能,有好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去搬倒一个孤岛以野人的方式,或者以农民的状态生活吧?
首先,吃的可以种,肉类自己养,衣服自己织布,棉花自己种,各种小吃都自己做。就连柴米油盐都是自己生产,那房子也自己盖?还得说有材料工人装修,有先进的设备取暖,有足够的煤炭供暖,有便利的医疗可用……
身在古代,万事都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从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热乎劲过来之后,武大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原来电视剧的房屋都是假的,原来电视剧上的盛世美颜也都是假的,原来饿了有钱也可能买不到想吃的东西,原来出远门不是一趟火车票就能玩几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