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收复河山
随着内部女真族的兵力渐渐强盛,耶律洪基有种不祥的预兆。“难道,大辽真要葬送在朕的手中吗?”耶律延禧心中充满了不甘,但兵败如山倒,他已经无能为力了。
朝堂上,有臣子建议道:“陛下,当务之急是同大宋罢兵,平掉女真族叛乱才是最关键的。”
耶律延禧深吸了一口气:“嗯,你说的有理,那朕派你出使大宋,你可敢?”
……
大辽的使者行动很快,几天时间便到达了汴梁。
“辽国使臣耶律祥风,拜见大宋皇上,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次,大辽皇帝派出的使者地位很高,乃是当朝副相,皇族后裔。
“辽使请起。”
“谢宋皇陛下,这是我朝陛下的亲笔信,请宋皇陛下过目。”
赵佶点点头,撇了一眼太监。
随后太监拿起辽使的信件,打开,念了起来。
信上语气相当恭敬,大致意思就是希望双方以燕云十六州为界,双方罢兵求和,恢复兄弟国之好。
辽使听完,立即说道:“为表诚意,我大辽陛下特地收集十位美女与珠宝绸缎,送予宋皇陛下。”
赵佶听闻一愣,还特么送美女的,这待遇不赖昂。
随后赵佶让使臣退下,与朝中众臣商议起来。
“官家,这大辽威风已灭,那燕云十六州已经收复,不如我们尽快收兵?”蔡京试探着问了一句。
“臣附议!”
“臣附议!”
……
赵佶有些不爽。话说大辽一直欺压大宋,宋朝年年进贡,岁岁称臣。这帮文臣都特么怂怕了,这边已经形式逆转了,还特么怂的不像样子。
见赵佶脸色不悦,众臣又没了声息。
秦桧上前一步,说道:“官家,臣认为不妥。大辽自古民风彪悍,能征善战,若是给他时机让他休养生息,恐怕是纵虎归山。依臣只见,不如直攻大辽皇城,省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嘶~”
朝堂上立刻响起了震惊的声音,吸凉气的声音。
想覆灭大辽,作死呢吧?
赵佶没想到,整个朝堂上竟然是秦桧反对求和,这让他心里有些奇怪,难不成这货察言观色这么厉害。嗯,定然是如此。
但这确实是赵佶的意思。刚打顺手了,干啥不继续?区区十个美女,那算的了什么。覆灭了大辽,那还不都是我的?
赵佶正色道:“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嗯?”
“什么好消息?”
“请官家明示。”
赵佶咳了一声,说道:“武郡王带领的二十万大军,只折损了一成,现在大军还有十八万之多。覆灭大辽,只在顷刻之间。你们说,朕该不该攻打大辽?”
“嘶~武大郎、不武郡王竟然恐怖如斯。”
“武郡王真乃大宋奇人,真乃我大宋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我大宋开拓疆土,指日可待了。”
“那还求什么和,请官家下令攻打大辽。”
“请官家下令攻打大辽。”
“请官家下令攻打大辽。”
“请官家下令攻打大辽。”
“请官家下令攻打大辽。”
……
赵佶呵呵一笑,说道:“传令武大将军,拿下燕云十六州后不用回朝,务必趁此机会一举灭亡辽国。”
……
在宋朝统治时期,幽云十六州地区是宋朝挥之不去的阴影。宋朝希望收复幽云十六州,但两次北伐都是一败涂地。直到辽国灭亡,幽云十六州始终都在辽国的控制之下。
在辽国的统治下,幽云地区的汉人们,到底处于什么状态呢?其实在宋朝统治的初期,幽云地区百姓还是心向中原的。但是到了宋朝的中期,幽云百姓则已经认同自己是契丹人。
从秦汉时期开始,幽云地区就在中原王朝的手里。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地出现了各路军阀混战的局面。
公元936年,后唐大将石敬瑭为了击败政敌,在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主动向北方的辽国求援。愿意用幽云十六州换取辽国的出兵,在辽国帮助自己以后,石敬瑭确实把幽云地区全部割让给了契丹。当时,幽云地区的汉人认同自己属于中原王朝,辽国接管幽云地区的时候,遭到了百姓们的强烈抵抗。
费了很大的功夫,辽国才占领了幽云地区。
在那个阶段,辽国的汉化程度很有限,不懂得如何治理汉地。因此,幽云地区先后爆发了几次起义,希望南方的中原王朝北伐。但中原各国相互内斗,根本就没有精力理会幽云地区。辽国高层发现幽云地区的汉人众多,契丹人的数量很少,根本无法有效对幽云地区进行控制。
辽国高层推行了移民政策,把幽云地区的部分汉人迁移到辽国的腹地,同时把契丹人迁往幽云地区。在辽国的统治下,幽云地区的汉人开始受北方文化的影响,自己的身份正在出现潜移默化的变化。
在辽国萧太后执政之前,在辽国法律中,汉人和契丹人是不平等的。但从萧太后上台之后,如果契丹人杀了汉人,需要偿命。从这些政策开始,幽云地区的汉人逐步发现辽国开始尊重自己,对辽国的排斥感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