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新气象
夜深了,望着沉沉睡去的扈三娘,武大又出去了。与三位娘子多日未见,不能冷落了人家。于是他径直走向了潘金莲的房间。
“相公?”
“我来了……”
潘金莲噗嗤一笑:“怎么搞到跟偷情似的,相公今晚不陪新娘子,怎么还过来了?”虽然话这么说着,潘金莲却依旧一脸妩媚地看着他,她还是那么体贴入微。
一切尽在不言中……
武大继续运功,使用者那神秘的唫甁鋂秘术。
这次,潘金莲也感觉到了什么。浑身燥热,她之前生孩子的身体竟然也慢慢修复着。皮肤也越来越光滑,体质也增强了不少,本身有些疲倦的精神,以及打了一下午有些酸麻的手臂都舒缓下来,酸痛感顿时消失了……
脑子里有一万个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到底怎么回事?”
武大听着她吃惊疑惑,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似乎,这次系统的礼包,给的东西确实是不得了的东西,恐怕已经超出这个位面的设定了。
几个时辰过去,潘金莲已经沉沉睡去,武大感觉自己又变强了。他觉得自己现在可以打死一头牛,不,可以一拳打死一头老虎……
望着天际渐渐露出的鱼肚白,他放弃了再去那俩人屋里的打算了……
一夜没睡,但是比睡了一夜还要有精神。
“哈哈哈哈……以后白天上班,日夜操劳……”
头脑说不出有多清醒,感知也异常灵敏,视力也增强了许多,体力也十分充沛。不得不说,自从昨晚之后,武大的状态一直都在巅峰,没有一丝不适感。什么疲惫,困倦,通通一丝不存在了。
调整好状态,武大继续努力赚钱了。人家系统赚积分,他这个系统赚钱,不是平白无故就能获得的。若是直接打别人脸就能赚积分升级,那倒简单了。
这个世界的江湖,还不仅仅是打打杀杀,更多的还是人情世故。而武大不喜欢打打杀杀,更不喜欢人情世故。
衣服作坊里众人埋头苦干,那杂碎的布料堆的成了山,每个人守着缝纫机,脚蹬子都快冒烟了。
认真地制作好每一件衣服。而这边的流水线武大完全没参与。基本上都是邵雨彤一手带起来了。毕竟阳谷县那已经成了规范化生产线了,这边照葫芦画瓢即可。
众人见武大进来,也没打招呼。各自默默地猛踩缝纫机,现在厂子里的缝纫机已经一百多台了。而且还分几道工序,流水线比阳谷县分的更细了。
据洛蝶说,至今收留的流民已经接近两万人了,所以产能很大。但是工资只是占一些毛毛雨。毕竟武大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一比以前上百倍的生产效率。这也就造成武大出了趟门,还没回来,钱就够了一百万两。
武大留下的土豆块要吃完了,不过最近的伙食好像已经添加米面了。
东京前些日子的米面比较贵。往年都是几文钱一斗米。灾民来了以后突然变成了五六十文一斗米。武大对这些小钱没太大概念,但是米这东西没有不行。所以基本上所有人都得买米。
不过东京可是足足有上百万人口,仅仅增加两万人,按理说涨不了什么价格。第一就是人们见流民赶紧囤米面,第二点也是奸商见了势头赶紧将囤积的米面涨价。狠狠挣他一波。
结果武大只是消耗了几分之一存量的土豆和一部分鸡鸭,就养活这一两万人两个来月。没从市场买一粒米。
奸商的米却依然都卖光了,为什么,因为正常东京的百姓有钱啊,买涨不买跌,屯的米都够一家人一年吃的了,也特么不怕生虫。
他想起后世人们听见点风声就屯粮食,屯盐……结果,非典屯的盐,一直持续吃到新冠都没吃完……而米面涨价也玩命屯,不过后世有监管部门,仅仅涨价百分之十左右,却也是销售一空。不过后世生产供应链都完善,天天屯依旧天天有货……
持续了一个多月,老百姓感觉不对了,奸商的屯的潮米糙米甚至都销售一空。新一季的米又下来了,所以价格又恢复到了往常的价格。
东京的百姓不是很喜欢吃米,面食还是主要的。只不过比较贵。所以造成了东京穷吃米,富吃面的景象。
洛蝶见米价降下来了,从市场上批发了一批米,可把这帮灾民兴奋坏了。天天吃鸡肉土豆,都有些反酸水了。
这武大回来了,又提供了许多猪肉。而猪肉在宋朝也不是很受待见,价格也不高,但是没什么卖的。这时候还不懂怎么去腥,所以猪肉很少有人吃。不过武大的猪都是经过处理的,所以实用效果比较美味。而且脂肪含量高,又比较香。虽说没有后世的白猪长得快,却依然远超其他养殖场的效率。
书院里的孩子已经大几千人了,来这里上学的孩子都是灾民带来了,一方面有个好去处,另一方面能学习点知识,以后争取不做最贫苦的农民了。所以灾民们从心眼里感谢武大他们一家。更有甚者,把他们的画像挂在家里,没事拜一拜……
武大送他们孩子进来可不是为了学习什么四书五经。涉及的学科不算多,也不算深刻。但是确实这个朝代所没有的东西。
识字算学且不说,这个毕竟都是一个基础认知。重点是物理化学生物这些课程,更重要的是,邵雨彤又与洛蝶一同开设了几个特殊学科。不过只有几节课就完结了,都是工厂、作坊里的基础工作。妥妥的一个大杂烩。
甚至有人到这个学堂来转悠一圈,发现他们学的东西有些奇怪,纷纷鄙视之。
叹息道:“不过如此,连一个能做诗对对子的人都没有。就连老师都是如此……”
洛蝶在学堂听闻此人这么一说,怼道:“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那帮人沉默无言以对,灰溜溜的走了。
外边就传开了,说武大学堂不讲规矩,不光没有四书五经,甚至连女人都进学堂上课,纷纷指责他们胡乱作为。不过这事传到皇上耳朵里,却反骂他们一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武大不得不夸一下当今圣上,别看不干什么事,没什么作为,可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
人家乐意办学堂就办呗,多大点事,有本事你也办!
武大乐此不疲地听着洛蝶跟他介绍着这两个月的事。
后世普通中专技校起码两三年才能出师。这一边学知识,还一边学技能。仅仅一年就学了个七七八八。当然年龄小的学不到,依旧是在啃那些文字,算术。
年龄大点的,心智相对成熟的,脑子里却没什么笔墨的,反而学的特别快。像一张白纸,教什么学什么,一学就会,学不会的那就淘汰,毕竟这玩意还是看天赋。
淘汰的人学习不好,但是体能都已经不错了,洛蝶将一些退学的安排到厂子里帮工,同样也安排的明明白白。
四块地的厂房建设的很宽敞,别说两万人,即使十万人都能容下了。洛蝶趁着天气没上冻,安排阳谷县来的工人给装上了暖器,由于这边闲置的人多,打下手的人也多。所以进度刚刚的,几天就干了将近一个月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