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烧制水泥
第二天一大早,武大醒了过来,望着床榻之上沉睡的潘金莲,宛如睡美人一般丝丝动人。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这一世,真让人不枉此生啊!稍微一动弹,潘金莲醒了过来,两人四目相视。一脸笑意地望着武大,武大也满脸温柔地望着她。突然,潘金莲再次爬了上来……
“唔唔!娘子你慢点,别冻着身子……”
无奈武大早晨又做起了早操……
二人温存一直持续到中午时分。工匠们在外堂等了足足一个上午。
武大深感抱歉地走向众人:“实在抱歉啊,让众位久等了,今天上午照样算半天工。”
“武老板真是痛快啊,我这又找了几个人,不知道武老板还有什么活安排!”
“是啊,武老板的待遇简直太好了,恨不得全镇子里都想给武老板打工呢!”
看着大厅里站着几十号人,而且每人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武大渐渐心里有了打算。
这几日,新买的地皮临时的厂房也总算建起来了,虽然不太结实,遮风挡雨足矣,几年肯定塌不了的。而且由于自己水暖产业的撅起,给这大大的厂房里也铺设了一圈暖器。
随着工匠进了屋子,感受到屋里的温度,便觉得在武大这吃不了多少苦了。
武大近日也装好了烧制的炉子,他要烧石灰,造水泥。遍地的青砖随便用,各种需要的台子暂时都用青砖搭建。
众人拾柴火焰高,何况古代的人们都有一膀子力气,生产效率并不比现代弱多少。
只用了短短几天,武大的反复纠正,第一批水泥便制作完成了。只可惜山石运输过来不是很方便,好在有马车在,也没让他费太大力气。
就这样,这帮人不断地运输,不断烧水泥。武大又命人把烧制好的水泥放在阴凉干燥处,小心存放。
怕以后下雨糟蹋了,还把搁置水泥的台子垒的很高,正面下边用台阶连接,方便人向上搬运。侧边高度略微高于马车,方便以后运输。
望着成堆的水泥渐渐烧制出来,还有运输而来的碎石料,沙子堆得成了一座座小山,武大觉得自己的房地产大业距离不远了。
至此,已经有不下100人成了武大的建筑工人,帮武大干活。还有武大水暖,也陆续发展到几百人了,武大安排赵虎几人看管,招聘。以及后期质量的验收。弄得也是风生水起。
加上孙二娘以及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们,都有了饭吃,有了暖器,有了衣服穿。富足的工钱让他们也都提早步入了小康生活。
孙二娘也渐渐招收一些无家可归的人,替她做事,替武大做事,渐渐的便劳动力过剩了。
于是孙二娘便汇报给武大,觉得有些对不住武大。却不曾想,武大狠狠地表扬了孙二娘。人手富足,没关系。转过头武大又在南城、北城、乃至西城各自买了商铺。
告诉孙二娘往大了干,人多了就开分店。全阳谷县开满了就往京城发展。什么开封、东阿、东平、乃至郓城、梁山,只要人手够用往多了去开。另外有江湖上的兄弟投奔,也都一概收留。毕竟产业大了,也得有人给看着场子。
武大也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毕竟梁山已经开始有人聚集了,多招一些江湖义士,有一些自保之力的同时,还能无形瓦解梁山的队伍。毕竟武大的思维不一样,创建和谐社会,人人有钱花,有事干,有饭吃,谁还寻思着造反,谁还寻思落草为寇呢?
一番话说的孙二娘心坎里了,孙二娘也有不少江湖人士的来往,若是给江湖上的弟兄们谋一份好差事,就不必在江湖上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了。
武大的鸡汤也起到了巨大作用,孙二娘随即不再压制招收人手的事。只要有难处,就来川味火锅店。武大的豪爽也赢得了孙二娘以及一些江湖人士的赞许。后期不断有人加入武大的产业中,当然不会都去开火锅店,各种产业缺人不少,纷纷跟着孙二娘和武大干起了平凡而伟大的事业,赚钱。
武大的点子都来自现代,很多古人没有这么多奇思妙想,也没有武大的魄力,所以短时间倒是无人可复制他的创举。
毕竟一开始武大便把工钱定的很高很高,这让人想跟风起步也没了兴致。生意,讲究的是一本万利。这武大倒好,给群众谋福利来了。
几天过后,武大也找到了几个裁缝,纷纷教会了他们使用缝纫机。武大画图,缝制羽绒服。几个裁缝也不断修改。最终武大还是把版型设计成了上衣,裤子的造型。
虽说新潮,但毕竟世人没见过羽绒服,当许多创意添加到了这里,众人反倒不太觉得奇怪了。反而是随大流的东西从武大手里传出去才让人意外。
又是两天过去,武大的第一批羽绒服问世了。随后武大脱了厚且沉重的貂皮大衣。穿上了轻便保暖的羽绒服,羽绒裤。顿时觉得轻便了许多。
再次过了几天,武大又在金莲的提议下,根据女人的身材,制作出了几款女士的羽绒服,还有几件小孩子的版型。
大多数是价格比较低的布料缝制。卖的价格也比较低廉。还弄了一批用绸缎制成的羽绒服,标价数两银子,专供有钱人购买。
武大把布匹店面分割出一间,挂上了各式各样的羽绒服,羽绒裤,欢欢喜喜地放了两挂鞭炮。武大成衣店开业了!
“听说了吗,武大成衣店开业了,据说卖的衣服都是制作好的。”
“恩,邻居们都传遍了,各式各样的都有,还有什么男款小码、中码、大码、特大码、超大码之分。”
“恩是啊,女款也一样,除了分几种码数,还分为包身版,宽松版,加肥加大版!”
“这个武大净整这个新鲜玩意,不如咱们去他店里逛逛?毕竟人家给咱家装暖气,这个冬天真没受罪,我得谢谢人家,多多少少给捧个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