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武大水暖
短短几日,便把大量的鸭毛清洗干净,并且在潘金莲的提醒下,武大也将暖器引进了卧室客房。亏得宋朝煤炭资源也算丰富了,地处山东,毗邻山西,煤炭的价格也并不高。小日子过得越来越舒服了……
风和日丽的一天,武大带着家眷逛起来。本身就是为了制作羽绒服,布匹必不可少的。更何况需要裁缝,还得找人加工。顿时搞得武大一个头两个大。
富足的生活也让潘金莲体验到了富家女子的自在,到了布庄便是买买买,不料人手不够,根本拿不走。
这边让潘金莲苦恼了,太有钱的生活如此朴实无华。
武大一拍脑门,把整个布庄买了下来。一掷千金,惊的满城风雨。
“听说了吗,咱们这武大为了哄老婆,买下了整个布庄!”街头一群贵妇人讨论道。
“嗯是啊,那武大真有魄力,据说潘金莲也是生的一幅好皮囊,要身段有身段,要脸蛋有脸蛋,关键胸挺屁股翘的,能生儿子!”
“听说最近有了身孕,看来是时候给武大说了小妾了!”
“对呀对呀,改日拜访一下武大的夫人,给我家侄女说说,年方18,长得也是水灵着呢,就是不知道武大看得上看不上咱家!”
“人家潘金莲跟了武大,是白手起家,多少人羡慕不来的。若是早些时日给他家说便好了,现在人家已成大户人家,眼光自是高了不少呢!”
“你们快别提了,上次我上门给武大提亲,潘金莲直接给我打发出来了,要去你去,我可拉不下脸。”
众人纷纷讨论着武大的一掷千金,却不想武大并不是很感冒这个布庄。
潘金莲看整个布庄都已经买下,便让招弟倩男各自抱了两匹布,准备回家缝制衣裳了。
武大坐在布庄里,不禁犯了难。他娘的越做越大,老老实实赚钱享福多好!
看着店里的伙计忙上忙下,武大心思这种布料做出来羽绒服也土里土气的。穿身上跟大花棉袄一样,土里土气的。若是能有现代的织布工艺,那便好了。
难不成还要自己织布?武大想起来小时候家里摆放的缝纫机,顿时动起了心思。毕竟随着时代发展,脚踩得缝纫机已经淘汰。后期成了他的书桌。
某次心血来潮,把缝纫机拆了,遍地零件让老妈一顿骂。晚上爸回来又是一顿胖揍。
谁曾想,那时候的武大(原名苏灿)每日受尽毒打,便又开动脑筋,硬生生把缝纫机给组装起来了。他细细回想当初的经历,觉得自己做不出那么精细的机器。
转念一想,这个年代也没有什么机械产品,既然已经有铁质物品,也有了普通的纸张,立刻从脑海里掏取记忆,一张张地画起来。
一个一个的零件在武大的手底下勾勒出来,潘金莲看着武大的奇思妙想,却不明所以。
很快,一个粗糙的模型便画了出来。面板、挑线杆、线钩、压脚、过线器,转轮,夹针器……
许多现在造不出来的精细构造武大便省略,以不可替代的某种造型替代,只需要能织布即可。
涂涂改改地武大修改了不下十余次,终于把图纸制作完成了。当天便迫不及待找到铁匠,工匠去赶制缝纫机了。精细部件只能让工匠们在磨刀石上边慢慢磨蹭。整体构架交于铁匠打造。
武大觉得有点麻烦,但是没办法,现在弄个浇筑铁器模型根本行不通,没有焦炭,炼钢炉也整不起来。越弄越觉得自己越玩越大。这些产业是需要几代人甚至工业革命多少年才制成的。
以后缺乏动力,造个蒸汽机倒是不难,不过武大想想觉得为时尚早。赚钱第一,先不乱搞了……
缝纫机的事先放一边,反正有人在赶制呢。冬季寒冷,家里也安装了暖气管,比其他大户人家都舒适。
做工的工匠也觉得巧夺天工,纷纷佩服武大的奇思妙想。县里的大户人家也纷纷听到了风声。纷纷到武大家串门,各自感叹武大的才华横溢。
某天,花子虚上门拜访,想请求武大帮忙安装一组暖器。恰好那波工匠冬季没有什么工作。武大便召集几个工匠,开设了一个武大水暖!
家家户户安装暖器。城里的各个王公贵族,老少爷们纷纷排队预定了暖器安装。
自此,武大水暖又是一炮而红。招来的工匠也成了老师傅,于是武大再次授权工匠们招收学徒。各自带着一波徒弟,在大冬天忙活了起来。
更有甚者,东京开封的人特地赶来阳谷县,请求武大上门安装暖器。武大便又安排了几个工匠,马车,拉上材料,赶赴外省开展暖器安装工作。
“我特么只想开展房地产项目,怎么弄出这么多产业来!!”武大闲暇时分不禁苦笑。
毕竟是体力活,需要的人手确实很多。武大招聘的很多的底层人民,由于开的工资也挺高,而且冬季本就没什么活干。大批量的人涌入武大水暖。浩浩荡荡地建设起了武大的水暖团队。
自此,武大便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火锅吸引了大批有钱人,暖器也造福了千家万户。暖器也进了各大府宅的家门。很多人们也有了工作,自此吃饱穿暖,衣食无忧。
不过这天气还是太冷,不然不会这么多人家纷纷花重金安装暖器。武大的羽绒服至此还八字没一撇呢。没办法啊,武大太忙了!
由于不是自己使用,武大特地加装了烟囱,排烟,省的有人因为煤气中毒而找上自己。暖气炉子也经过这几次安装组装什么的,发现了问题所在,武大只是稍稍一改动,新款的暖气炉便制作完成了。由于工艺问题,只有暖气管,没有暖气片,武大另辟蹊径,把暖气管组成几个弯,这便成了宋朝最早的暖气片。
其实百姓在乎的无非是衣食住行。有了工作,有了钱,就有了粮食。自从武大的暖器店开设起来以后,众人均尝到了甜头。再后来各个城市开设分店,各个城市招工便成了家常便饭。
也有人想要偷学暖器,或者是想分一杯羹,奈何武大的初衷只是给工人找工作。工资开的高的骇人,那些有钱商人反复计算也挣不到什么钱。即使开设另一个水暖,肯定招不到工人,纷纷放弃了这个想法。当然武大开设这个暖器也只是随便玩玩,挣钱倒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