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地下漏斗 - 重生西游之孔雀妖圣 - 青草灰灰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第142章地下漏斗

第142章地下漏斗

落胎泉泉水之中,郑家山被困在红丸之中,本来正要用白色神光将其破开,但是念及外面泉水厉害,这才又吐出一口黒焰将自己自己罩住。说起来那红丸也不知道是什么法宝,身在其中,只敢体内法力滞涩,竟然好似被禁锢了一般。

先前郑家山在外面就已觉那冒出的热气厉害无比,进得泉水中才知道,这泉水的炽热更胜那热气十倍。那红丸虽是神异,外侧的泉水更是惊人,不一会儿的时间就将红丸削得一丝不剩。

郑家山赶紧用黒焰护住自己。可是那黒焰本就是极热之物,泉水之热尤在黒焰之上,两强相遇,黒焰竟然渐渐被泉水同化了不少。

郑家山吓了一跳,正要运起法力护住身体,忽然头顶轰隆之声不绝于耳,陡然间就有大团大团的山石砸了下来。

“该死的!”

见那石块落下,郑家山立即明白是长生大帝动了手,不过眼下几方夹击,根本没办法去理会上方的石块。

紧要关头,元根儿忽然出声道:“往下面去!”郑家山不敢耽误,赶紧拨开炽热的泉水,急急往下方游去。

这泉水也不知道有多深,郑家山被上方的石块逼得无处可去,只得往更深处游去。只是这泉水中黑漆漆的,根本没有任何光亮。他往下游了一阵,忽觉泉水逐渐变得粘稠起来,整个身子渐渐为之滞涩,很是难行。

他正努力抵挡之时,忽然身边泉水一阵激荡,立即就有三个身影往下掠了过去。这时间他已经渐渐适应了黑暗,转头去看时,立即发现那竟然是观音三人。

先前三人被真武大帝的分身骗进泉水,毫无防备之下立即被炽热的泉水烧得面目全非。不过三人毕竟是成名的太乙金仙,只一瞬间便就反应过来,纷纷用法宝护住周身。法力运转之下,表面那一点伤势也自恢复如初。

三人见泉水有异,都欲先脱了泉水再做计较,然而才往上飞了一程,陡然遇到山石落下,知道必定又是长生大帝捣鬼,一个个虽是咬牙切齿,但眼下也没有什么办法可想。

若再往日,只需放出法宝钻透井壁,大不了从侧面破开道路上去。可是现在,众人须得一边抵御泉水侵蚀,一边躲避上方砸下的石块,急切间哪里还敢分出精神去想复仇之事,一个个只得往下躲避。

谁知三人才游了一程,立即撞见被石块追击中的郑家山。三人心中大喜,文殊普贤两人还想先躲到下方以逸待劳,观音却是直接动了手——比起文殊普贤两人,她自是更加清楚郑家山的实力——若不趁他受难之时动手,待他腾出手来,恐怕合三人之力,也必要费一番周折。

当此之时,她猛地甩出杨柳,登时就有一道水幕朝郑家山疾射而来。然而水幕才出她周身,立即被泉水削去了一般,只余下一截水箭朝郑家山射去。

郑家山被那石块追得无处遁形,又分出心神去抵抗泉水的侵蚀,这一下竟然没能避开,黑暗中只听“噗嗤”一声,裹在黒焰中的身体竟是直接被那水箭打穿。

这一下来得是如此突然,郑家山只来得及闷哼一声,便就直接往下潜去。观音还要再动手,陡然见头顶石块坠了下来,不得不将杨柳收在瓶中,身子一纵,直直往下游去。

四个人急急往下,足足游了一刻钟,忽见下方竟有一丝光亮。那光亮也不甚明亮,只不过这镜壁之中本就漆黑一片,是以这光亮此刻就如明月般夺目。

耀眼的白光之中,更有一丝若隐若现的青光渗出来。四人虽知道那地方非同寻常,然而眼下又岂能容得了四人多想,当下将身一沉,直接下到那白光之内。

借助微弱白光的照射,可以看出这里是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形状的地方,下方虽窄也有十丈之距,上方更是比那井壁大出数倍。

漏斗最上方似有一层薄薄的膜,膜与井壁下端相连接,整个就如大型的滤网一般。四人才穿过这层滤网,外侧的山石立即被滤网拦住。随着山石不断坠下,那滤网立即被压得变了形状。

不过饶是如此,那滤网却仍是没有被撑破,只是那滤网中心往下凸出一丈有余,让人看得心惊。

郑家山四人担心那滤网支撑不住,当下不约而同地往后退了一步。然而这一步才刚刚跨出,漏斗下方忽然传出一股无可匹敌的吸力,直接将四人吸了过去。

观音三人乃是太乙金仙,郑家山的实力亦是不遑多让,可是饶是如此,四人当下还是如同枯黄的树叶一般被瞬间吸到了漏斗底部。

“这是?!真武大帝?”

郑家山心中一凛,正待运转法力挣脱出去之时,忽见不远处竟然还有一个人在——那人用全身裹在皂角旗之中,不是真武大帝又是何人。

只见他亦被牢牢吸在漏斗之底,全身法力流转不停,隐隐可见一层青光罩在他的身上,正是郑家山四人先前所见的青光。

“你们……”

真武大帝见郑家山几人下来,立即就是一惊,正待开口说话时,身上青光立即被那头顶的白光削去一层。他身子随即一晃,脸色登时吓得惨白,再也不敢动弹了。

观音三人显然也看到了真武,三人先自一愣,见真武似乎被那白光所制,一时间立即又惊又喜。

文殊普贤对望一眼,均是立即就要对郑家山出手,然而一旁的观音却是拦住了他们。她神色一动,传音道:“那郑家山已是瓮中之鳖,留他一时三刻也不妨事。为防有变,不若先解决了真武帝君,你们看,他已成强弩之末。”

事实上,观音眼中的真武大帝和文殊普贤两人看到的大不一样——后者看来,真武就是真武,只是玉帝之下的一位帝君而已。而在观音看来,这位真武帝君则是在子母河边让自己难堪的人。是以此刻见他危在旦夕,正好顺便报了之前的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