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昏迷
但问题就是,他们现在动都动不了,怎么可能去三个打一个。
虽然光头们转过头,但黄海明并没有落下石头砸他们。
毕竟黄海明还不知道来者何人,不过通过余光看到光头们的脸色就大致猜到,对方不是敌人,至少不是光头们一伙的。
那人喘了两口气后,急切的开口道:“你们在干什么?快点走开!再呆在这我就……”说到这,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抬起头看向半空中漂浮的石块,满眼震惊。
“班头!”袁涵月兴奋的喊了声,但就是这一声,让黄海明心里一慌。
虽然平常不怕自己的班主任宏哥,但是他始终是自己的老师啊,而且现在这个情况,黄海明最怕自己的这些事被父母或者老师知道,刚开始他听着声音还只是感觉有些熟悉,但由于宏哥跑了比较急,又喘气,嗓子又有些沙哑,所以导致声音有些变样,一时间才让黄海明感觉熟悉,但又没分清楚是谁。
听到袁涵月喊的那声班头后,在上课看小说,走神等若干次练就的技术,在袁涵月喊出班头的那一刻,先是心里一颤,身体一僵,,紧接着肾上腺素飙升,手脚由冰凉一瞬间变到了有些烫,动作在这一系列的加持下能达到平常的百分之两百而且还不引人注目,当然他现在没什么多余的动作,只不过装作痛苦的哼哼声一下子被吓和激动的两种情绪所取代所以忘记了。
然后他实在忍不住,偏过头,往巷口那边看了一眼。
这一看不要紧,空中的石头都失去了黄海明灵气的支撑,直接从五六米的高空哗的一声掉了下来。
“咚!咚!”
掉落的石头吓了在场所有人一跳,而光头他们几个看到石头掉了下来,都顾不上不到他们打架能力三分之一的宏哥,和明显不到他们能力四分之一的袁涵月,已经还在地上都忘记哼着的黄海明,仿佛看到了机会,直接就跑了。
那个之前扶过迪哥,而后因为迪哥从他手中飞出去而陷入蒙圈和震惊,最后被石块盯着不敢动的还不忘一个公主抱,抱起迪哥,跑了。
石块的落地也惊醒了站在那三观受到风暴般洗礼的宏哥,他来不及拦住跑掉的混混,(实际上他也不敢拦)他转忙看向自己的两个学生。
实际上宏哥就是跟着黄海明来到这的,他家在黄海明家上方,所以有一节会和黄海明同路,但是一般而言他走得比较慢,又比较晚,自身也知道自己要是和学生一起走会给学生多大的压力,所以他从未要求过某个学生和他一起走。
但今天,他临时需要出去办事,所以才能回来早一点,这才刚刚好碰到黄海明偷偷摸摸的往小巷子里面走。
这才引起他的好奇心。
毕竟中午放学,时间本身就不多,基本上都是赶紧回家看书吃饭睡觉的。
而他是知道黄海明家地址所在的,本来中午时间就不长,黄海明竟然还有另外的行动,身为班主任,陈老师觉得自己应该去看一下。
要是在高三这个最后冲刺的时间段里面搞早恋之类的事,在宏哥看起来是得不偿失的。
如果没什么其他问题还好,毕竟学生自己偶尔想要休息他还是很支持的,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但本来他就只敢远远吊着,这里面又七拐八拐的,拐过两个弯他就没跟上黄海明了。
就在他心想算了,还是先回去,之后和黄海明家长聊聊情况,如果出现问题再预防的打算的时候,他突然隐隐约约听到好像有人在说话。
于是他静声一听,马上吓个半死。
之后他就匆匆忙忙的跑过来,幸亏这地方他也算得上熟悉,才能这么快赶过来。
然后就出现了让他质疑自己三观以及那么多年教育甚至是自己所教知识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的一幕。
结果他还没想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就看到了几块石头仿佛失去了支撑掉了下来,随便还差点砸到了那个在地上趴着的人,紧接着就是几个明显小混混模样的人直接跑掉了,他也不敢拦。
再接下来才注意到被逼在墙角看到自己后仿若再一次看到救命恩人的袁涵月,以及在一旁躺在地上都没了动静的不知生死的黄海明。
等等,没有动静,生死不明?
吓得宏哥赶忙上前查看情况,半跪坐在地上,把黄海明架在自己的腿上仔细看了一遍,好在呼吸,体温都在,身上也没看到很明显的外伤。
“刚才黄海明被那个长得黑的给打了好几下。”袁涵月这才想起来和宏哥说。
所以虽然没看到伤口,甚至连被打的地方,尤其是袁涵月记忆深刻的脸上的几拳,连红肿都没有,(实际上本来的受伤痕迹很快就被灵气所治愈,)这都让宏哥怀疑对方有没有打到人。
不过就算这样想,宏哥也没用掉以轻心,而是赶紧打电话到120,顺便报了警,而后让袁涵月照顾一下还在昏迷的黄海明,自己上前捡起了那几块本来漂浮在天空,但自己来了后亲眼看到它掉下来的石块,也是仔细检查了一遍,看不到任何问题,在他看来就是正常的石头。
他也不敢做出过多的猜测,但一时间也理不清楚这件事的整体思路,只好偷偷的把这几块石头小心的塞在拐角。
“袁涵月,你等下警察来了,就不要说石头砸什么的事了,这件事究竟是什么情况很难说,不过现在还是不要说出去好。”宏哥细言细语的对着情绪还有些不太稳定的袁涵月说到,他刚才又仔细想了一遍,袁涵月又把她看到的整件事的过程说了一遍,这是他突然想到了什么说到。
实际上袁涵月没注意到,在她喊出“班头”两个字的时候,天上的石块抖了一下。
要不是当时宏哥一直在震惊中死死的盯着了空中的石块,他也完全不会发现。
但就是这个发现,让他意识到了什么。
因为这个场景对他来说实在太过熟悉了——就如同逮住了上课开小差时学生那一瞬间的惊慌。